从文化角度分析莱芜区村庄名称

2020-01-07 19:23韩宪钦刘季航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名称村庄文化

韩宪钦 刘季航

摘要:地名是人们赋予的,而不是本身自有或天然的,这种赋予从历史发展看,经历了從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从语言到文字,从约定俗成到标准化、法定化。地名映射了一个地区历史沿革与地域特征,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村庄名更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具现,它糅合了一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文化积淀。而部分村庄名称因易名导致部分文化内涵消失的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点本文通过对莱芜部分村庄名称的剖析阐述保护当地村名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村庄名称;宗族制度;方位;地形地貌;文化;方言;保护

地名能够反映文化现象, 是人类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它能够从各个角度反映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等文化,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区域甚至整个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莱芜区大部分村庄名称都蕴含丰富的文化背景,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剖析。

一、体现重视宗族制度的文化

首先,部分村名能够体现重视宗族制度的文化。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宗族社会,人们的宗族观念很强,在移民到一个新的地方时,他们也会将宗族的观念印证到所居住的新地区的名称上。村庄名称大多以姓氏为专名,体现了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宗族制度。而很多村名中的姓氏与村民家族姓氏不同,也体现了以家族为单位的人口的消失与迁移。

例如:(*家庄)

北王家庄

在大信村东北4.8公里,洪江河东岸。明宣德时(1426~1436),王姓来地处定居,称王家庄。1958年成立金家人民公社时,同一公社有两个王家庄,此村在北,改称北王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有王家庄。

东张家庄(原名张家庄)

据《张氏谱》记载:明末张姓由南文字迁此建村,以姓名村张家庄:随后不久,刘、谢、信几户也迁至此地。后因重名,1982年经莱芜县人民政府批准,改称东张家庄。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社会成员赋予他某些规定性,用以形成一种姓氏制度。”在中国,姓氏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是宗法制度的体现。地名冠以姓氏,正是宗法制度影响人们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体现重视方位的文化

地名命名中,人们习惯于用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数词加上一些较为熟悉的事物或纪念性的地点作为一个地区的地名。村庄名称中大多有“东”、“西”、“南”、“北”、“上”、“下”、“前”、“中”、“后”等方位名词,体现了方位情结和群居特点。

例如:

上崔村

隶属莱城区和庄乡,位于莱城东北24公里、乡驻地南7公里处。北邻佛羊村,南邻下崔村,东靠摩云山西麓,西隔燕子山与苗山镇王家庄村接壤。

上田庄村

隶属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办事处,位于钢城以北15公里青龙山前怀。北面是南王家庄村,南面是北蛇沟村,东南方向是簸箩村,西面是苗家庄村。

前王家峪村

位于莱城以南12公里,马嘴山南麓,新甫河西岸。东与纪家庄、蔺家庄相邻,西和田家庄、野店村隔山相对,南与莲花山相望。

南朱家峪

在朱家峪北村以南,据《亓氏谱》记载:清康熙年间亓姓迁此,张姓早居,因址在朱家峪村南,以村名村,故名南朱家峪,属朱家峪行政村。

用方位词命名的地名对所在地理位置有着准确的描述性。

三、体现当地地方风貌

莱芜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部山脉为泰山余脉,南部为徂徕山脉,西部开阔,中部为低缓起伏的泰莱平原。山地约占莱芜市总面积的67%,丘陵占19%,平原占11%,洼地占3%。”,中部平原大部分属于市区,且临近村庄基本整合改造成了新型社区,利用市区的人口资源和交通条件快速发展,而地处周围山区或较偏远地带的村庄则仍需在政府的带动支持下进一步转型。对于村庄名的调查,大部分村名较为直接地体现出了改村庄所周围的环境特色,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部分人工环境。

(一)地形风貌

为体现当地地方风貌,村庄名称大多以 “沟”、“峪”、“坡”、“岭”等具有地理风貌的词为通名,分别体现了村庄所在地的地形特征,总体的通名用词体现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例如:

岭——相连或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

沟——水道,但由于地方水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大多为土沟或水量小而不稳定;

峪——山谷,也包括几座山之间低处;

埠——停船的码头,也指未建码头而可天然停靠船只的水岸;

泉——指村附近有天然泉水或村中人工开凿水量大有特点的泉水;

坡——山地倾斜的地方,多指上山的路附近;

洼——深水池,较湖小但水不活;

河——村中有河流过或村庄附近有河;

桥——既指村庄建立以前已存在的桥,也指村庄建立后人工修建的意义重大的桥;

林——指村庄附近有较大连成片的树林。(注:莱芜方言中“林”亦指碑多的墓地,因此在某些村庄另传是因村庄依古时贤达或显贵家族的墓地而建,所以称之为林。)

此类村名大致有几种形成方式:第一,是用建村时头户人家姓氏或占大多数的姓氏结合村庄附近地貌特征作为村名;第二,是在村庄建立之后又有他户在附近建村或邻村迁至此,以村名村,为了避免混淆加以区别在村名之前冠以姓氏。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村名大都是成组出现,且由于村庄地理位置接近划归为同一行政村或归同一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管辖。

部分村名不带形式而直接用村庄周围特色地形地貌命名,例如“古石沟、地理沟、老鸦峪、坡草洼、响水河、蜂崖、团山、井峪、沙岭子、小洼、青杨行、大崮山、五色崖、陡峪、响水湾、崮山、珍峪、双山泉、花林、涝洼、花峪、鲁地、孤山、龙尾、黄鹭湾、江良沟、陡崖、干山子、大小下河、宅科、大荒峪、沟头、柳行沟、涝坡、红岭子”等。

此类村名部分可以直接找到村名所对应的自然地点,如“古石沟、响水河、团山”;部分是村庄建立之前周围自然地点尚未命名,因此结合地形和气候、自然生物等特点等创立村名,如“地理沟、大荒峪、沙岭子、青杨行、花林、蜂崖、黄鹭湾、江良沟、沟头”。

其中后一类为大多数,究其原因是因为多数此类村庄属于明代建村,建村之前当地少有人活动,更不必说系统地为周边地形地貌命名;而直接以现成地形地貌命名的则多数是因为在建村以前该址便有大量人类活动并有证据加以佐证,如当地人口口相传、村庄附近原有或出土的石碑上所镌碑文等。如“老鸦峪(又相传战国时期有一大将名叫老鸹,曾在此占山为王,故村名为老鸹峪。因老鸹学名叫老鸦,后人也就把老鸹峪改为老鸦峪)”、”黄崖(据《刘氏谱》记载,黄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黄伢的故里,黄伢死后,家乡为了纪念他,将其故里定名为“黄伢村”、元末明初战乱,黄姓灭绝。明正德年间双龙峪村刘姓迁此建村,仍沿用黄伢村名,后来人们根据该村处于黄土坡下的地理位置,遂演绎为黄崖村。)”等。

(二)历史沿革

村名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沿革。一是在建村之前原址为重要的工业或手工业场所,后来慢慢依址建村或旧址不再进行生产活动后,参与生产的人便在此落户将其发展为村庄。二是村址处于交通要道,往来于此的行人多在此落脚,于是自发建起供应物资补给,承接食宿的小店等,随着发展便逐步变为村庄。

前者例如:“铜山(古时炼铜之所)、冶河(古时炼铁之所)、官厂(古时兵工之所)、站里(古时设驿站)、址坊(古时造纸之所)、南北十里铺(曾设邮铺)”等

后者例如:“野店、山头店、埠口”等

(三)标志物

少数村名是以村庄附近极具辩识性的标志物命名,如“豆腐石(有石状如豆腐)、瓜屋子(两块巨石相对状如瓜)、冢子(建村于巨石之上其状如冢)、红崖(村后有红石悬崖)、石桥子(村附近有五孔石桥)、铁牛岭(村中有牛状铁石)、古城(村东有大量秦砖汉瓦残片)”等。

四、体现人们的美好愿望

体现愿景。部分村名在命名中明确表达出了村民求和平图兴旺的美好意愿,此类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建村较早而后期处于其他原因更改村名,以此将村名改为此类;二是建村时间较晚且周围可能未有特点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便以此作为村名。

前者例如:“孝义楼(据《刘氏谱》记载,明初刘姓由安徽省凤阳县迁居茶峪村,后迁到此建村,立村后建一小楼,取忠孝仁意之意,名之孝义楼)”、“茂盛堂明朝初年,吴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此处靠山、傍水、依沃土,是人生繁衍之地,取吉祥之意)”等。

后者如:“长安(建村时因村东一岭陡峭,众称陡嶺子,借以名村。后村西出土的古碑上有“长安”字样,于是改为长安村)”、“和平(据村碑记载1960年莱芜县人民政府组织雪野、邢家峪两村部分村民迁此建村,取吉祥之意名为和平)”等。

五、体现当地方言文化:

(一)村名读音变化

部分村名通过因避讳而用谐音或方言与官话语音相似易讹读等方式发生了变化,久而久之固定下来成为了正式的村庄名称,如“响山口(据《亓氏谱》记载,明朝初年亓姓迁此建村。因址在象山口,借以名村。后借谐音成响山口)、黄崖(据《刘氏谱》记载,黄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黄伢的故里,黄伢死后,家乡为了纪念他,将其故里定名为“黄伢村”、元末明初战乱,黄姓灭绝。明正德年间双龙峪村刘姓迁此建村,仍沿用黄伢村名,后来人们根据该村处于黄土坡下的地理位置,遂演绎为黄崖村)、学山(据《朱氏谱》记载,明朝初年,魏、王两姓建村,因址在山坡,曾名斜山,后人厌其不雅,改称学山。)、官正(因村西有一巨石棺,房屋多为石砌,取名为“棺材石屋”,后人厌其不雅,民国初年始改称官正村。)、安子湾(因村南有湾,常有鹌鹑栖息,曾名鹌子湾,后谐音安子湾。现在村中只有毛、朱两姓,以毛姓居多。)、虎口崖(据原村内观音庙碑记载,明初谷姓由大曹村迁此建村,因址在卧虎山下沟中,村西为悬崖,曾名“虎沟崖”,后谐音为虎口崖。)、河马石(倪姓建村时因原村东有一怪石,形似蛤蟆,故以石名村,叫蛤蟆石村。民国初年,村民因此名不雅,遂改为河马石村,一直沿用。)、安子(据传东西两安子村早年分别有尼姑庵,原名庵子,后逐渐演化为安子村。)”等。

(二)村名命名与传说

部分方言文化蕴含在村名来源的传说中,其中体现出了当地居民的朴素信仰崇拜,即不光是原始神化的自然物,历史上有源可溯的真实人物如皇帝、将军以至起义军领袖都可以作为崇拜和敬奉的对象。如:“牛旺泉(古时财主来泉边放牛时,牛群中总是多出一头,听老人说此乃神牛,放牛人找出神牛想要将其栓住时,神牛一头跳入泉中再不见踪迹,以此为村名)、龙尾村(如果把蜿蜒曲折的黑龙大峡谷看做一条龙的话,黑龙潭就像龙头,黑龙潭水幻化成黑龙河沿着大峡谷曲折蜿蜒,如龙身一样腾挪舞动,龙尾村恰好处在大峡谷的出口处,就像翘起的龙的尾巴)、接驾埠(相传唐朝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被困,大将薛仁贵救驾,众人称此地为接驾埠)、渐河(相传明万历年间,有一强人做下恶事,被京里人捉拿。他不服朝政,逃至现渐河村以北的云台山上,自称寨主大王。天天练箭,箭落于云台山以南一里路之遥的小河中。时间一长,箭头成堆成片,由此得名箭河,后演变成渐河,渐河村也因此而得名)”等,此外,还有起义将领李本与上车场、下车场与运粮石村(起义军上下车活动与寄存粮食的地方)、朱元璋与牛头河村(朱元璋少时和同龄孩子宰杀了地主家的牛,吃了后将牛头牛尾巴等四散扔在各处)、黄巢与望米台村(起义军存粮之地)、曹操与曹东曹西村(大曹村),吕洞宾与吕祖泉(吕洞宾云游至此)等。体现出了民间信仰的多样性和某种程度上的乡土自信——人们希望通过先贤达烈的事迹为村庄蒙上一层英武的色彩,以此与外乡人提及时使故乡更加高尚神秘。

六、总结

综上所述,莱芜区很大一部分村庄名称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他们有的体现出人们在为村庄起名时所考虑到的自然文化因素,而有的则取人文文化因素为村庄命名。其中更不乏有大量村庄名称通过更名而体现出整个历史变迁的过程,而在更名的过程中,有一些村庄很好的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痕迹,但也有一些村庄名称将部分历史积淀色彩给抹去了,像是众所周知的一些令人惋惜的改名:长安——西安、琅琊——临沂......,所以,对于极具文化色彩的村庄名称的保护是极为必要的,这样不仅将文化很好地保存在村名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更是作为地方独特的文化标志彰显地方文化。因此,不论是地方相关部门还是群众都应采取积极的手段来保护地名文化。

作者简介:

韩宪钦(1999年2月—),女,汉族,北京人,现学习于山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名称的保护和文化传承研究——以济南市莱芜区为例。

猜你喜欢
名称村庄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初 春
谁远谁近?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