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1-07 22:11关树萍
人物画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对策研究

关树萍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公共艺术在郑州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分析郑州城市公共艺术的问题和现象,把油石工业题材、地域性文化特色以及郑州精神文化结合起来,设计出适合郑州城市环境的有精神特质的公共艺术作品。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转型离不开展现本土工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公共艺术。

关键词:公共艺术;郑州精神;对策研究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以郑州为代表的能源型工业城市逐步转型发展,实现由单一资源型经济城市向综合型经济城市跨越。完善和建设公共艺术是郑州城市转型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城市公共艺术作用在于重塑城市功能、经济、情感、文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定位对于城市本身的阶段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提升作用,合理发展公共艺术是促进郑州城市转型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郑州城市转型中的公共艺术现状

(一)设计的“同质化”,在郑州城市建设和转型的过程中,大部分公共艺术模仿其他地区的艺术形式,城市文化艺术特色缺乏个性。忽视了是本土油石文化凝练,强调了大量的政治题材,反映郑州精神的公共艺术展示相对不足,出现了“油石符号”设计元素重复的同质化问题。

(二)“非艺术”现象,郑州城市建设中诸多公共艺术设施忽视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属性,工业文化以及环境因素融入不合理,缺乏对油石文化地域性的个体凝练,对艺术的理解深度也不够,盲目地把工业元素堆积到公共环境当中,导致了城市公共设施缺乏艺术感。艺术家、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以及室内设计师设计过程中对于公共环境艺术缺乏本质专业认知,只是创作了单纯的创作了艺术作品,使用了油石工业符号,缺少对本土油石文化特色的提炼。

第三是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体现在城市为了迎接检查或者为了城市建设评比而做的短期快速的形象工程,短期美化城市行为与体现该城市本土文化的精神体现都没有任何关联性。郑州在多年的建设中,参加全国的卫生城市和美丽城市评比中出现过多次的“快餐文化”美化城市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礼都在逐渐消失,说明这种艺术文化经不起推敲。

(三)工业印象的保留,郑州作为能源型工业城市,在早期的城市建设中,各城区遗留了具有时代记忆的雕塑和景观设施,经过多年的洗礼已经陈旧。很多城区在转型发展和拓展城区的过程中改造拆掉了原有公共艺术作品和设施,造成了工业文化的缺失,保存下来的公共艺术设施寥寥无几,例如仅有的市团结路转盘道“油石之光”依然记载着时代的痕迹,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公共艺术对城市的重塑作用

(一)公共艺术重塑城市功能

由于发展重点在生产建设上,缺少对城市的居民公共空间的建设,其厂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而面对这些大型建设项目民众缺乏话语权,民众也便越来越缺乏对城市建设的关注。公共艺术可发挥其社会治疗的属性,通过治疗来改变大众不健康的行为习惯,错误的认识和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公共艺术在介入郑州城市建设是极具优势的,是复兴城市功能的明智选择。多年来,工业城市发展主要围绕工业能源生产为主要任务,忽略了城市人文发展建设。

(二)公共艺术重塑城市文化

工业城市发展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工业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和灵魂,它记载着这座城市工业发展的历程,彰显着企业精神和闻名遐迩的工业特色。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关键所在,通过艺术形态设计体现着这座城市文化的凝结,同时与当地地域性文化所相关联。工业城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结合自己工业特色,凝练出属于自己的工业文化精神、工业文明,融入城市公共艺术中,创作地域性特色公共艺术,体现本土工业文化的传承。

三、鄭州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对策

(一)位置的开放性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前提,艺术作品要处于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具有大众服务功能和大众意识。公众可以主动选择自己喜好的公共艺术对象,这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增加郑州城市公共空间中服务设施开放,位置要广泛,避免由于城市“线性”发展而带来的局限性。

(二)题材通俗性

公共艺术是需要被大众所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题材的通俗性。即题材符合大众化和群众接受的程度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让作品融入公众号活动当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

(三)形式的综合性

形式要综合,而不是单一地体现油石工业题材。要在工业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性作为最根本的因素体现。形式方面要多样化,不能一味地追求简单的普遍性工业符号,要在景观、道路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城市雕塑等公共空间各种形式中都要有所体现,也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共同性。

(四)内涵现代性

结合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融入时代科技与文化,内容要与时俱进。同时要体现在本地郑州油石工业文化的个性特点,塑造和凝练、内涵要体现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现代工业文明的特色,以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五)功能实用性

作为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环境中,公共空间中所有的设施和公共艺术形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这样,在公共空间环境中才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共性应用。尤其是公共设施要体现公众的普遍性,在实用功能方面要充分考虑各类的受众人群,使公共艺术将实用性和艺术所结合。在实用性当中能体现艺术设计的特色,也就是包豪斯提出的“设计要以人为本,设计是科技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四、结束语

中原文化构建的郑州公共艺术,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中原文化跟随时代步伐,以更加清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是功能化与信息化的合理运用,人们通过中原文化视觉化后的郑州公共艺术图案,借助于信息网络了解它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是艺术形式与传统题材的联结,以质朴、纯粹的中原文化为底蕴,构成了集艺术性、装饰性、人文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满足了大众精神层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家骥,阎岩,崔菁菁.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06):64-66.

[2]陈继军. 中小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07.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