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1-08 04:40郭宇霞
山西林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吕梁市储备树种

郭宇霞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国家储备林工程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区域,通过人工林培育、现有林改造、中幼林抚育、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国家储备林作为国家战略,可提升区域木材生产率,提高木材质量水平,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矛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经确定吕梁市为国家储备林建设北方地区试点之一。

1 基本现状

1.1 自然地理概况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黄河中游地区,吕梁山脉纵贯全境。地理坐标东经110°22'~112°19',北纬36°43'~38°43',北与忻州市为邻,南与临汾市接壤,东与太原市、晋中市相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吕梁市境内地势中间高两翼低,平均海拔在1 000m~2 000m 之间。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吕梁市属于半干旱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02.50mm,年平均气温8℃左右,年平均日照2 351.70h~2 871.70h,年平均无霜期133d~178d。境内河流有黄河、汾河、文峪河、湫水河、蔚汾河、三川河等河流。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资源总量约14.47 亿m3。

全市土壤类型有棕土、褐土、栗褐土、山地草甸土、潮土、黄绵土等。树种结构从南到北,从低山到中山,依次由栎类、杨桦阔叶杂木林逐步过渡到以油松、华北落叶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

1.2 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17 年林地变更数据统计,全市林地面积132.06 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2.46%,其中有林地69.87 万hm2、疏林地4.25 万hm2、灌木林地24.20万hm2,未成林造林地8.06 万hm2、苗圃地660hm2、无立木林地7.53 万hm2、宜林地18.06 万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180hm2。森林覆盖率27.60%。

吕梁市市属林地(省直林区除外)面积为92.59万hm2,其中有林地44.67 万hm2、疏林地2.59 万hm2、灌木林地14.86 万hm2、未成林造林地7.17 万hm2、苗圃地620 万hm2、无立木林地6.88 万hm2、宜林地16.35 万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66.67 万hm2。

1.3 国家储备林项目概况

吕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该市所辖的离石区、柳林县、石楼县、兴县、临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汾阳市、交城县等各县(市、区)。

1.3.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总规模16.62 万hm2,其中集约人工林栽培9.27 万hm2、现有林改造培育1.70 万hm2、中幼龄林抚育6 900hm2、林下经济5 100hm2、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3.56 万hm2、森林康养0.85 万hm2、种苗基地建设346.67hm2。配套基础设施包括新建管护林道、维修林道、水利设施、管护设施等。

1.3.2 项目建设期限及项目投资总额

项目计算期为2019 年-2048 年,其中建设期2019 年-2024 年,运营期2025 年-2048 年。

项目总投资657 360.64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16 607.4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59%,建设期利息82 760.2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59%,流动资金57 993.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82%。

项目资金来源: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32 637.72万元,占总投资的20.18%;项目拟申请国家财政营造林补助资金95 552.00 万元,占总投资的14.54%;项目拟申请银行贷款429 170.92 万元,占总投资的65.28%。

2 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树种缺乏培育经验,培育技术薄弱

项目依据国家储备林树种名录,选择的树种多为珍贵阔叶树种或大径级用材林树种,如辽东栎、核桃楸、白蜡、元宝槭、云杉、落叶松等,这一类型的树种生长周期长,需要较长的培育周期。以吕梁市现有林林分结构来看,部分树种生长较少,生长状况不一。人工培育经验缺乏,不能有效防止或解决储备林树种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2 项目建设期限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项目计算期30 年,其中建设期6 年。项目计算期内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自然环境、市场经济及工程质量等。对项目是否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是否能如期获取相应收益,是否能按时还款均有较大影响。如何科学合理防控各类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2.3 项目投资多,资金缺口较大

该市国家储备林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国家营造林补贴及银行贷款等。项目拟申请银行贷款429 170.92 万元。现有的融资担保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为林权证载明的林木抵押担保,抵押物不充足。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短期内收益较少,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能按时还款的现象。

2.4 国家储备林项目管理经验缺乏

吕梁市国家储备林项目是山西省首个国家储备林项目,全省缺乏国家储备林建设经验,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措施欠缺,对于项目内包含的林业产业项目、产业管理及收益分配等,尚未提出详细的实施方案。另外,项目各项工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不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加大验收难度。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造林成活率

要针对国家储备林项目所涉及树种,聘请林业专家开展培训,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好先进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实地培训,将起苗、运苗、栽植中的技术要点进行重点讲解,以保证成活率。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实行造管并重,强调管护的重要性,对林木进行定期施肥及适时修剪,将人畜破坏、病虫害为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并通过补植补造提高林木成活率。

3.2 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推进项目顺利运行

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国家储备林项目组织管理办法,明确各级的具体职责及考核办法,指导项目正常运行。尽快建立完善各级项目公司,以市级项目公司为统领,所有项目与资金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县级项目公司以书面申请方式向市级项目公司提出项目申请及提款申请,市级项目公司对县级项目公司所属区域的资源情况及资金运转情况进行评估,给予合理的任务安排以及资金发放。整个项目管理可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避免由于人员变动等原因产生的项目混乱、失控,保证项目长周期顺利运行。

3.3 识别项目主要风险因素,采取相关对策和措施

影响项目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自然环境、资金风险和工程建设质量等。要针对不同类别风险提出不同的规避、降低风险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各级政府和实施机构,应该加强对项目监管和绩效考核,加强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的全程跟踪,及时发现隐患进行相应调整。

3.4 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

积极宣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前景,让更多的社会投资方了解国家储备林建设过程,以制度创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且明确政府与社会投资方的责任与权利,保证社会投资方的合理收益。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协会等多重增信,丰富担保方式,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吕梁市储备树种
吕梁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吕梁市:召开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
吕梁市土蝗发生趋势预报
吕梁市科协举办功能食品开发研讨会 同时吕梁市第一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建单位挂牌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