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建园技术

2020-01-08 04:40崔贵花
山西林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林带作业区核桃树

崔贵花

(忻州市忻府区秀容国有林场,山西 忻州 034000)

核桃树是重要的坚果树种。我国的核桃栽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在核桃栽培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良种化程度低、散乱栽植、管理粗放等。依据核桃的生态学特性,以适地适树和品种区域化为原则,从园地选择、规划设计到苗木定植,都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精细管理,对增加核桃产量、提高其品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核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光照

核桃是喜光树种,普通核桃光合作用最适的光照强度为6 000lx。全年日照时数在2 000h 以上时,核桃产量才能有所保证,品质也会更好。阴雨、低温天气过多,日照时数低于1 000h 时,容易造成落花落果,使坚果发育不良。生长在阳坡半阳坡的核桃树比生产在阴坡的产量高,树木外围比内膛结果多。

1.2 土壤

核桃为深根性树种,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含盐量低于0.25%的土壤上生长正常,适宜的土壤pH6.2~8.2,最适pH6.5~7.5。核桃喜钙,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结果良好。其根系具有内生和外生菌根,这些菌根能够促进根系对土壤中营养的吸收,有利于核桃的生长发育。核桃树重茬会导致土壤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而使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使土壤中线虫和有害真菌密度增加,重茬园营养元素的失调也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1.3 温度

适宜核桃生长的年均温度为9℃~16℃,极端低温-25℃,极端最高温38℃,无霜期150d~240d 的地区适宜栽培。春季日平均温度9℃以上,树芽开始萌动,14℃~16℃进入花期。秋季日平均温度10℃开始落叶,进入休眠期。温度低于-20℃时幼树即有冻害,-25℃枝芽产生冻害,-29℃时产生严重冻害。

1.4 水分

一般年降水量500mm~800mm、且分布均匀的地区,基本上可以满足核桃生长发育的需要。核桃果实发育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迅速生长。土壤过干,常会引起大量的落花落果,甚至落叶。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最有利于核桃生长发育;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60%,或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8.0%~12%时,树木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造成落花落果,叶片枯萎,需要适时浇水。水分过多对核桃的生长发育也不利,因为土壤长时间积水会使树木根系呼吸受到抑制,严重时可以导致根系窒息、腐烂,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1.5 地形地貌

核桃适应性较强,栽培广泛,在山西多分布于海拔1 000m 以下的地带。在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地带生长良好,阳坡核桃树生长量和产量明显高于阴坡和半阳坡。核桃适宜生长在10°以下缓坡地带,在10°~25°坡地栽植需要采取水保工程措施,25°以上坡度不宜栽植。在柳、杨、槐生长过的地方栽植核桃,易染根腐病。核桃重茬连作,对生长也有不利影响,应尽量避免。核桃生长的园区周围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的各项标准要求,避免工业废气废水、垃圾、灰尘等对环境的影响。

2 核桃建园规划

核桃园地规划内容,包括区域设计、品种选择、栽植密度、排灌系统、防护林带设置等。规划时应根据科学利用土地的原则,尽量扩大树木占地比例,减少非生产用地比例。一般来讲,核桃树占地∶排灌系统∶园区道路∶防护林∶其他面积,即90 ∶1.5 ∶3 ∶5 ∶0.5。

2.1 区域设计

耕作比较方便的园区,作业区面积3.33hm2~6.67hm2;规模较小的园区,作业区面积2.0hm2~3.33hm2。地形复杂的山地核桃园,为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最好按自然流域划定作业区,其面积不宜作硬性规定。作业区形状一般为长方形。山地核桃园作业区的长边应与地形等高线的走向一致;平地作业区的长边应与当地风害的方向垂直,行向与作业区长边一致,以减少和防止风害。

园区应设置相应规模的建筑设施,包括管理用房、药械、核桃、农用机具等储藏库、配药池等,管理用房和各种库房,最好设计在靠近主路、交通方便、地势较高、有水源的地方。配药池最好位于园区的中心部位,以便于药液的运输。园区主路宽度6.0m~8.0m,并与园外道路相通,作业区之间的支路宽度宜为4.0m~6.0m。为方便各项田间作业,必要时可设置1.50m 宽的作业便道。

2.2 品种选择

建园时选用的核桃品种,除应具有良好的商品性状外,还要注意其适应性。特别是从外地引进的品种,在缺乏确切的区域栽培试验等引种资料以前,不可盲目大量引种,要弄清其对土壤、肥力、不良气候条件等的适应能力之后,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引种。合理配置授粉树,最好选用2 个~4 个主栽品种,雌先型和雄先型各占一半,互相提供授粉。如专门配置授粉树时,可以按照每4 行~5 行主栽品种,配置1 行授粉品种。山地梯田栽植时,根据梯田面宽度,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不得超过8 ∶1。

2.3 栽植密度

核桃树栽植方式有3 种:一是园片式栽植,无论幼树期是否间作,到成龄树时均为单一核桃园,这种形式能够进行集约化经营,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二是间作式栽培,即将核桃与低秆农作物、药用植物等进行间作;三是利用闲散土地零星栽植。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立地条件、管理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是,总的来说,栽植密度应以单位面积能够保证丰产稳产、便于管理为宗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且品种为晚实核桃时,株行距应大些,以6.0m×8.0m 为宜;土层较薄、肥力较差的丘陵地,株行距应小些,以5.0m×7.0m 为佳;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果粮间作的,株行距应加大到7.0m×14m 或者7.0m×20m;山地栽植依梯田宽窄而定,台面较窄时只栽1 行,台面大于20m 时可栽2 行,株距5.0m~8.0m;早实品种树体较小,可采用3.0m×5.0m 或者4.0m×6.0m 的株行距。

2.4 排灌系统

建园前应慎重选定园址,栽树前应进行土壤改良,山坡地种植核桃应做好增厚土层、健全水土保持设施等工程。平地建园应解决排水问题,地下水位应在2.0m 以下。结果树若遇秋雨频繁时,常会引起果实青皮早裂,导致坚果变黑,降低坚果的营养和商品价值。山地核桃园,应该结合水土保持工程修水池保蓄雨水;平地核桃园,除引水修渠扩大灌溉以外,易涝的低洼地带,要注意排水系统的设置。灌溉系统的设计要根据水源确定,引用流水的干渠位置应高些,支渠设在干渠下边;干渠的走向应与作业区的长边一致,支渠与作业区短边一致。

2.5 防护林带

为了加强对有害风的防护,通常采用较宽的林带,即主林带(宽约20m)。主林带与主要有害风向垂直,主林带之间距离可加大到50m~80m。垂直于主林带设置较窄的林带,宽度10m~20m,称为副林带,用来防护其他方向的风害。在主、副林带之间,可加设1条~2 条林带,也称折风线,以进一步减低风速,提高防护效果,这样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即林网),林带网格内的核桃树可得到较好的防护。林带树种常以高大乔木和灌木组成,行距2.0m~2.50m,株距1.0m~1.50m。华北地区乔木树种多用杨、臭椿、皂角、榆、柳、白蜡等,灌木用紫穗槐、柠条、柽柳等。为防止林带遮阳并与树木争夺土壤养分,林带南侧距树木宽度10m~15m,北侧距离20m~30m。

猜你喜欢
林带作业区核桃树
核桃树栽植技术要点
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
结果期核桃树改接品种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
高海拔区核桃树体器官养分累积、分配及生长发育特征
不同配置乔灌混交林防风效益的风洞试验
我国铁水联运港口作业区 布局优化研究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