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分析

2020-01-08 05:22天祝县华藏寺镇农业农村办张军瑗
河北农机 2020年7期
关键词:整地田间农作物

天祝县华藏寺镇农业农村办 张军瑗

引文

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切实提升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关注。研究发现与特定农作物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 简述农作物栽培管理的基本要求

1.1 以农作物的生物特性为基础

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有其特有的生物特性,只有遵循农作物的生态生理机制,掌握种植地的光、湿度、温度、土壤特性等外界环境因素对相应农作物的影响,才能采用人为手段来提升农作物产量。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对生存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红薯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不需要农民多余干预就能够达到亩产2000kg以上;而水稻喜水,如果田间或土壤中水量不足,其产量便会急剧下降。此外,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也是值得注意的因素,种植密度过高会使农作物间抢夺土壤中的养分、影响光照,造成农作物生长情况不良。

1.2 以培育优质农产品为目标

优质的农产品在市场中有很大的需求,人们如今更加倾向于食用质量高、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农作物的品质与农产品的价格呈正相关,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身体安全。而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做好种植、栽培、养护、收割工作,对传统的农作物生产模式进行改良,通过农业技术人员提升农民的种植能力,进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农作物。

1.3 以建立标准化农业栽培模式为方法

首先需要在合适的土壤中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然后精良选种,再对种植地开展松土整地工作。通过标准化的土地栽培管理,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模式和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促使农业能够辐射更多领域。

2 提升农作物栽培水平的具体措施

2.1 精心选择农作物品种

农户在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然环境因素,其余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为降低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攻击的风险,首先需要对农作物种子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这是农作物种植前的第一道工序;第二,在选种时必须要将不合格的种子筛除掉,尽量选择颗粒饱满、表面有光泽、无病虫害的种子;第三,根据土壤特性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其中包括当地的气候、空气湿度、阳光强度等。

2.2 合理选择轮作农作物种类

每类农作物都有相应的生长周期,如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通过合理轮作农作物种类,并采取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栽培技术,能够使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种植完农作物后,需对其加强管理和养护,尤其需要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护。例如,种植水稻要避免蝗虫群壮大,还可以在田间安插稻草人来防止水稻被鸟类破坏。

2.3 定期整地平田

整地平田是播种前的重要工序之一,通过松土、除杂、耕土等工作,能够使土壤特性达到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耕土的深度最好要在10cm以上,有经济条件的农户还可以在整地平田的过程中喷洒一定量的消毒剂,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中病虫、害虫的数量。此外,通过整地平田能够使种植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等得到调整,有效提升土壤的肥沃度,进而达到提升田间管理强度的目的。

2.4 科学使用肥料

水、养分、空气是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农作物在每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水、养分是不同的。因此,农户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根据其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水量、养分量考虑是否需要施肥,从而保证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同时,农户必须要了解自己使用的肥料的成分,不能盲目施肥,必须要坚持农作物“缺啥补啥”的原则。

2.5 做好田间残留管理工作

农作物在收割之后,农户需要及时对田地间的残留物、杂物进行处理,通过加强田间残留管理能够有效保护田地间的生态系统,避免病虫、害虫滋生。科学的田间残留管理还能够有效降低下一次种植农作物的细菌感染可能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达到生产出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的目的,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农作物种植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简单来说,农户必须要遵循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自然特性,通过标准化的农作物生产过程达到生产高品质农产品的目的。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要求,是促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趋向程序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政策,这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弊端。

猜你喜欢
整地田间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田间地头“惠”果农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