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利
(武汉市黄陂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 武汉 432200)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推广农机工作,首先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经济环境,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1]。农业生产工具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广农机工作,实现农机化发展,从根本上为农民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其次,可以转移农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农机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工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年轻力壮的中年人便可以外出打工贴补家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也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稀缺的问题。再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比,农机推广工作能够增加粮食产量,为农民创造更多经济收益。农机推广技术是将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机技术和农业生产很大程度的融合,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最后,推广农机工作也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农机推广工作做得好,农业生产发展效率高,更能有效带动农业机械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再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开放农业产业园吸引一些城市游客到农村体验生活,进一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
农机推广的对象大多为农村地区,而且一般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又比较远,因此很少有工作人员愿意深入到农村中去,所以才使农机工作在推广过程中专业人员偏少,专业素养不高[2]。此外,大部分农机推广人员长期处于农村地区工作,得到学习进修的机会就会偏少,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接触延缓,也会对农机推广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农机技术,经常会出现经费短缺的状况。大部分原因都是经费来源少,在农村推广农机过程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老化、陈旧,却因经费不足迟迟不能购买新的先进农机设备。
由于农业生产的经费十分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对于先进设备的使用情况,农业机械一些硬件设备由于资金少相对匮乏,现存的机械设备满足不了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大多依靠下乡补贴的方式,这一过程耗费大量精力、物力、人力、财力。但是由于资金紧张,只能导致声势浩大,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经费落实不到位,许多推广农机工作的技术人员积极性也会相应降低,一定程度上又给农机推广工作带来了困难。
目前,在我国推广农机技术过程中,也存在着农机推广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推广农机工作中,不能做到稳抓稳打,结构体系不健全,推广机制不完善,如何组织推广人员进行推广,怎样在农村地区进行销售农机技术,达到多少的预期销售量等等,都没有明确的划分,导致农机技术人员在推广时敷衍了事,从根本上不能发挥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身为一名优秀的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要时刻注意自我学习,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保持良好的专业素养,积极投入到农机推广工作中,不断将农机技术理论和农机推广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掌握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3]。
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大力培养农机推广专业的技术人才,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较高的责任意识,才能全面推广农机工作,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根据农机推广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优先聘请当地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对他们进行技能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聘用当地大学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当地推广可信度高,农民会更加信任大学生推广农机技术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农民使用农机技术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推广作用才会达到最大化。
农机推广工作最为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推广农机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予农机推广工作的资金补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为农机推广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考虑农机推广工作遇到的资金障碍问题,积极配合农机推广人员在农村推广农机新技术,同时也可以对购买农机的农民提供购置补贴。
此外,在农机推广过程中,也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持,农机推广人员也要学会利用自身条件去获得更多的资金经费来源。在农村地区推广农机时,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广农机技术,才能提高农机技术的普及率。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农机技术的农业产业,扩大资金链条,才能有序推进农机推广工作。
在农机推广工作实际中,要健全农机推广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农机推广沟通机制,不仅要加强与当地农业经济的联系;还要加强售后服务机制,为购买农机的农民提供良好售后服务。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机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致使传统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已供不应求,因此,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地位突显。农机推广工作非常重要,广大农机推广工作者一定要振奋精神,积极开展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