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路径探讨

2020-01-08 13:2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英雄信息技术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 广东·广州 510800)

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寻找恰当的时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让学生可以在健康的氛围中成长,变成有理想、文化、道德以及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爱国教育已经变成所有教师的共识,遵循“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人文、伦理与法律方面进行教导,提高学生分辨信息真假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1 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部分,并且这是培养我国四有新人的需要。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具有爱国精神,使其爱国觉悟得到提升,对学生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是中国优秀的光荣传统,能够让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课题。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特别重要,能为学生以后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让教育的形式更加直观。信息技术课堂具有其灵活性、丰富性和多样性能够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而怎样在信息技术中更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呢?

2 初中信息技术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2.1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英雄教育”

布鲁纳曾经就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但可以运用网络教学,也能够运用音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设计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可让全部资料变成直接、具体、具有感染力的画面;让学生在学习时将精力、情感和积极性都保证更好的状态,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就“英雄教育”而言,即使能够运用参加和访问等形式,引导学生找到英雄的身影,而不能让引导学生对英雄具有深刻体会。时光是不能向回流的,而却能够运用多媒体来回放历史,让学生和英雄的距离越来越近。教师可以在以前的旧影片中剪切或者翻拍一些片段,然后运用互联网找到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与文本资料定制成多媒体课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来展示那时的景物与英雄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深入理解英雄的行为,让学生产生对英雄崇高的敬意。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视频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时,可以融入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当做开场,体现出长征真实历史进程,可以制定长征路线图,将红军所走过的路线展示出来,可以在其中加入遵义会议的图片,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影视片段,使学生具有身在其中的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红军士兵,不仅让历史变得更加真实,而且还让学生有一次得到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保证这种教育能够长久和继承下去,还应该运用一些技术方式将制作好的专题论坛上传到校园网站上。在制作网页内容方面,大部分内容可以是学生通过图书、互联网、访问、观看陈列展览的形式获得。制作网页方面,可以经过在学生之间调查与建议采集、较高年级学生制作、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合作来引导,让制作出的内容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制作内容上都要满足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掌握英雄人物的同时,还能让网页更加完善与丰富,让其在良好循环中,逐渐深入理解与体会英雄精神。

2.2 学习英雄是对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

沟通是学生主要的成长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在沟通中说出自身的想法、观点、问题,将自身的所见、所听、所想的内容与学生之间交流,在交流中,形成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一章时,引导学生以英雄为素材,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并设立一个论坛,再根据班级不同在论坛中设置各类英雄的分论坛,比如他们分享其周边的英雄故事等。这样学生不相同和主题沟通与讨论,改变以前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提出意见不应该非要在课中提出,互相之间交流不是非要在小组之内,发言不是非要在课堂中,可以在英雄贴中,帖子就可以这样一条一条积累到很多,变成了一种校园气氛与时尚。不仅让学生掌握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深入认识了英雄,而且也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素质。

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为学生带去深刻的体会,可以让学生具有向前冲的动力,形成准确的目标,对于革命方面的教育也符合这样气氛的创造。例如:在讲解动画制作时,首先让学生学习Flash制作,技术可以设计这种内容:引导跟随互联网共同演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让班级学生对我国产生自豪感与创作热情,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Flash动画,绘制一个早晨徐徐上升而且飘扬的五星红旗,之后运用音乐资料引入有关技术。运用这种具体操作,让学生真实从心底体会到成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3 信息技术和历史教学互相结合,形成振兴中华信念

中国近代史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历史,数百年以来,对于帝国主义强行入侵,我国每个民族的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多次破坏了西方想要侵略我国的阴谋,防止让我国再次沦为殖民地,比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举不胜收。我国近代史始终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做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应该学习必备的历史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亲自深入理解和感受历史,进一步深刻的领悟。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有更加直接的体会,能够帮助学生节省上课时间,让教学密度不断扩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组织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课程,首先制定一个详细的活动方案:活动目标是让学生搜集与整合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和我国人民勇于战斗的素材,深入认识中国近代屈辱史和战争史,使学生深入体会历史,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意识;具体活动形式是仿照具体事件报道,把学生分为几个组别,分贝为学生分配任务,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备好资料,从而制作课件,让学生模仿记者与主持人,通过采访、朗读、多媒体展现等方式进行沟通,面对重点问题要进行主要研究与讨论。具体活动举办地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放出《国歌》或者与革命有关的内容来产生一定的氛围,利用具有震撼力场面展现几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国门洞开、血海、深仇、血铸中华、沉思过去,面向未来”,对于这种教学情境教学学生都会集中精神,让学生情绪更昂扬,其反响特别热烈。经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参与的时候体会历史,同时也得到了启发,从而形成不能忘记屈辱,努力学习,为我国多做贡献的信念,让学生形成爱国热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用信息技术,也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改变课堂氛围中节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中国古时候教育学家特别注重“学与思互相融合”。“思”指的是学生对学过的内容和对体会身在其中的情境、具体活动去分析与体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掌握英雄事迹时,不仅受到了德育教育,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让与“英雄教育”有关的内容不那么枯燥而无味,让学校整体上得到发展。信息技术与“英雄”教育结合、发展,在两者互动中,逐渐形成了德育教育的特点,获得更好的社会效应。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英雄信息技术
英雄犬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重走英雄路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自古英雄出少年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