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在云班课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20-01-08 13:2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云班金课活动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需要平台支撑,主流应用的平台类型有两种,分别是 MOOC(SPOC)平台和课堂教学平台,MOOC(SPOC)平台偏重课程建设与运行,课堂教学平台偏重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目前,这两类平台有互相借鉴发展的趋势,MOOC(SPOC)平台也逐步开发了课堂教学的功能设计,当然这是由课程建设的大趋势决定的。本文主要分析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在课程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建设“金课”为核心,就如何在教学平台上融合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1 金课的内涵及意义

2018年6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金课”概念,指出对大学生要有效“增负”,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把“水课”转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提出了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分别是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2 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上采用有别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线上指的是把一些课前资源发布到平台上,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备终端完成内容学习和课前评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如果学生对于知识了解不够,可以反复观看,达到自适应自主学习的目标;线下指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开展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方法有学生外化表达、总结陈述、分析判断、小组讨论、小组演示等。课后作业可以采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提交,一般都是具有一定挑战度的问题或是小组协作完成的问题。

一般的混合式教学流程是课前发布线上学习资源,包括视频和测试,视频学习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达成知识目标的目的,测试主要用于课前学生自主测评,如果测评成绩不高,说明学生知识达成度不高,学习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最终达成目标。在学生提前学习并达成知识目标后,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组织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来进行,知识内容可以加强学生外化表达来评测,只要学生能表达出来,学生就完成了知识的初步加工和整理,能力目标可以分团队协作来完成,例如,本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先讲授一个例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同种类型比较复杂的题目,最后抽取一组进行汇报。课后,给学生布置一定有难度和挑战度的问题,学生通过课前和课中的学习,已具备了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所学,进行知识应用。

3 课堂教学平台云班课

云班课是偏重课堂教学的云平台,本教学团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直使用了该平台进行教学,可以方便的发布课前视频和作业,在课堂线下活动的开展上优点突出,签到、随机点名、分组活动、评分系统都贴合课堂活动设计,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都是在一个APP上完成,更具特色的是该系统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随时关注学习达成度高和不高的两类学生,是金课建设推荐的主要平台之一。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教学活动和学生参与情况都可以很方便的从系统导出进行分析,为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状态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其后台系统得到教师在班级开展的活动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可以有效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为教学决策提供支持。

4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云班课的融合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当前,很多学校都是比较关注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完全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展开的。课堂教学也比较容易被观测,观测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采用智能化的云平台观测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一种新的形势,课程平台不仅能够观测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还可以观测到班级学生课前和课后的学习情况,可以说,为教学质量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云班课的教学观测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的,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发布的活动,学生的在活动中的参与,每个活动的得分情况都是可被观测的数据来源,下面就云班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可组织的活动来进行分析。

4.1 课前资源的发布、学习与教师备课

课前资源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视频资源、课前测试和课前作业等。学习目标可以编辑成文档发布,视频资源、课前测试和课前作业按照按日期或是章节顺序自定义编辑发布。发布可以采用即时方式或是定时方式。

学生按照教师发布的资源进行学习和验证,对于测试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多次观看视频,测试可以设置为解答多次,课前作业按教师要求来进行线上提交。

教师针对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视频的观看反刍比来有针对性的备课,备课课件可以上场平台,教学组成员教师可以共享该文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课件及时推送给学生,方便组织教学。

4.2 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课堂活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载体,主要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是构建以学生学位主体的教学过程,通常的活动包括复述教学内容、表述观察结果或观点、对比分析相似和不同点、总结凝练、团队讨论和表达等内容。针对上面的教学组织活动,云班课都有相应的模块来对照进行,例如头脑风暴背对背收集学生观点、随机点名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准备、讨论和作业让学生即时提交表达输出结果,小组任务针对小组活动展开。另外,课堂活动除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外,还必须设计高阶性知识内容和情感目标的内容,可以推送课程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运用并培养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人。

4.3 课后活动的设计与实现

课后活动主要是通过大作业或课题的方式来对所学内容进行拔高和凝练,可以使用云班课的作业和小组任务模块来进行发布和统计。发布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多班级的同步和共享,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5 云班课的人工智能功能

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并能够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跟进督促和提高。云班课利用后台大数据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画像描述,教师能够及时通过不同维度的描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可以进行及时监督。云班课还能够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和效果进行智能推送,这样就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需要关注的学生。

6 总结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目标是开发出符合“两性一度”的金课,要让教师把人才培养放到大学教育的核心地位,要开展以学生学位中心的教学,就当前云平台来说,云班课可以很方便契合教师在课堂开展教学工作,当然,其它平台也大致具有类似功能,广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云班金课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