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分析

2020-01-08 13:2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科阅读教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0 引言

阅读是利用已有知识去了解、理解未知知识,并将其内化的过程。在高校英语阅读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应当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思维能力,以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以防止学生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对于教师依赖性,不能真正提升自身英语水平。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从发现问题、提出原则、探究策略三个角度出发,促进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与优化。

1 发现英语阅读教学现状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跨国交流、合作等机会越来越多,于高校学生而言,掌握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更精彩、更丰富的人生。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下,英语学科的教学也经历着优化与革新。其中,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关注到了“阅读”这一部分,从教学准备、实施的各个环节对课堂进行了优化。但在现状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1 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不足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能够更具耐心、信心、决心去完成某一任务,努力在某一领域提升自己、升华自己。而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专注度、投入度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无法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在英语学科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科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应试过程当中,许多学生都将英语作为一种“考试”、一种“压力”,而非一种能够为自己带来便利生活的语言工具。在这样的心理的指导下,许多学生不仅没有产生英语学习兴趣,甚至还对英语学科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十分不利于高校时期英语学科的学习。阅读部分教学当中,这样的现象更为显著。由于阅读首先要求阅读者保持一定时间的静心、专心,在缺乏阅读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静心专心时间就会显著降低,阅读效率十分低下,从而不利于阅读素养的提升。

1.2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差

阅读既是一个接受作者所要传达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者融入自身思考、获得独特感受的体验。在英语阅读当中,学生需要利用所具备的单词、短语、语法知识去理解文章内容,完成相关题目,同时也要通过思考去发现作者所要传达的文章主旨,如此才能真正从阅读过程中汲取足够营养,为自己的素养提升带来帮助。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学生当中,受到过去中小学阶段英语学习方法的影响,许多学生并未关注到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常常认为只需要背诵记忆一定的单词、短语等就足够应付升学考试,很少去关注自己能否应用英语思维思考,能否理解英语思维。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解答一些主旨大意类型题目时会无从下手,或不能理解,这便体现出学生在英语思维能力上的不足。

1.3 教师课后作业常采用题海战术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能考验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也能体现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过程当中,许多教师都会采用增加阅读理解相关课后练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理念指导下,许多教师都将题海战术融入到了阅读理解当中,希望学生在刷题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然而,这样的课后作业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课下接触英语学科的机会,但却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是低效的教学活动。同时,题海战术的长期使用也容易导致学生在大量的练习当中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阻碍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

2 提出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原则

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策略的探究才能保证策略的针对性与高效性。通过对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中问题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教学改革应该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即趣味性、启发性与多样性,以有效解决现状问题、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2.1 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科兴趣

在进行阅读教学改革时,教师应当重视“趣味性”这一原则。于任意阶段的学生而言,课堂活动的形式的趣味性高低都对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投入课堂的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前文提到,在高校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学生普遍没能展现出充足的学科兴趣,因此容易在阅读学习、阅读练习的过程当中产生偷懒、浑水摸鱼等心理,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提升阅读活动的趣味性。通过趣味性的提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后续内容的支持下维持学生的专注度。当学生愿意静下心来体会阅读过程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就能够逐渐帮助学生发现英语学科魅力,形成英语学科兴趣。

2.2 呈现启发性,促进思维形成

学生相应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教师进行一堂课、一周课的教学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教师给予学生长期的、正确的引导,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或问题解答来引导学生了解、理解英语思维,在启发中成长,在思考中提升。因此,在对高校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改革时,教师还应当遵守“启发性”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进行内容讲解时应当把握住“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核心,积极为学生创设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引导帮助学生“一层一层”理解文章、理解题意,同教师一起找到通往正确答案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在体现启发性的教学当中,学生就能够锻炼自身“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切身体验的过中形成英语思考,提升英语素养。

2.3 活动多样性,培养综合素养

针对课后作业中题海战术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讲、学生听”、“课上讲、课后练”等比较常见,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促进大部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解答基本问题。但这样单一的形式不仅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发展,也局限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因此,在进行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时,教师应当关注“多样性”原则。

3 探究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策略

在现状分析与原则确立的基础上,策略的制定就能更符合情境、更具备效应,以高效促进高校学生提升自身英语阅读素养,发现英语之美、感受阅读之乐。

3.1 积极结合多媒体,生动呈现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工具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于教育事业而言,信息技术也可以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帮助。在改革高效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从结合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巧妙利用多媒体等表现力丰富的现代授课更具去增添课堂的生动性。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还能通过多媒体呈现更加直观的内容给学生,降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的难度,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以提升自身英语学科素养。

例如,在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首先进行情境的创设,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来吸引学生走近文章。在一篇以“暑假工作”为主体的阅读理解文章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展示一些学生暑期常见活动的照片,比如家庭旅游、宅家游戏、外出打工或是学习技能等等。在观看这些照片时,学生首先会被这些熟悉的活动所吸引,而后会开始思考:“老师为什么会放这些照片?”如此一来,就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而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What do you usually doinsummer vacation?”,将学生从“观看别人的假期”的状态中拉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不知不觉地走入“暑期工作”这一情境中来。

3.2 重视问题的引导,促进学生思考

启发性的体现可以通过课堂上引导性问题的提出来完成。在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找到思考的正确方向,又不受教师的思维逻辑所限制,能够沿着正确的切入点去深入、拓展,较为独立地挖掘出英语文章当中的内涵与精神。因此,这一过程能够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重视,而引导性问题的提出同时也是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进行高效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时,教师可以通过重视问题引导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阅读理解文章中的主旨大意题目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文意,而不是直接讲出答案,再照念解析。在一篇介绍生活哲理的文章当中,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达自己对于“detoursin life”与“narrow road toward goals”的见解,它的题目中就有一道主旨大意题,即“What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要求学生选出最佳的标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首先抛出一个问题:“Read 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s of the article.What can you find?”在这一引导下,许多学生都会发首段与末段中出现的“detours”,即“弯路”。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What about the main body of the article?”,以帮助学生发现与“detours”相关的“joy”这一主要内容,再通过这两个关键词切入文章,思考四个选项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最终引导学生领悟选择“A.Charm of the Detour”的原因。

3.3 开设探究性活动,发现英语魅力

在提升阅读素养的过程当中,进行题目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题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检验自身阅读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不断提升。但这一课后活动开展的前提在于其量的合理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教师不能将课外活动局限在阅读理解练习这一题目当中。在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就可以遵循“多样性”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具意义与效率的课外活动。

例如,大学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探究活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别样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每周给定一篇名家文章,要求学生组内分工,进行重难点字词翻译、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想探讨等等,以帮助学生在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英语阅读课堂的改革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现状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升。通过对现状的探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不足、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师所开设课后活动的低效。在解决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趣味性、启发性与多样性三个原则出发,设计积极结合多媒体、生动呈现课堂,重视问题的引导、促进学生思考,以及开设探究性活动、促进学生发现英语魅力的活动,以完成更高效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学科阅读教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超学科”来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