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出血合并错构瘤、囊肿1例

2020-01-08 21:37姜阁阁伍建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错构瘤肾囊肿界限

汪 琼,尹 柯,梁 媛,姜阁阁,伍建林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辽宁 大连 116001)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62岁,既往身体健康,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疼痛,为胀痛,呈持续性,伴有恶心等症状,经抗炎治疗后左腰腹疼痛症状略有缓解。体格检查:左肾区叩痛阳性,左输尿管走行区深压痛,膀胱区轻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检测:平扫示左肾体积增大,左肾上极实质内见类圆形密度不均匀肿块影,界限较清,大小约6.3cm×5.2cm,CT值约37~58HU,局部突出肾轮廓之外,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图1~2,封三);左肾下极可见类圆形混杂密度病灶向外突出,界限清晰,大小约1.9cm×1.3cm,其内似见脂肪密度影,CT值约为-54HU,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另在左肾中部内侧可见椭圆形、界限清晰的液性密度病灶,大小约3.0cm×2.0cm,CT值约11HU,增强时无强化;此外,在左肾周可见上下走行的新月形稍高密度影,CT值约67HU,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诊断为“左肾恶性肿瘤伴肾周血肿,左肾错构瘤及囊肿”。手术所见:患者全麻下行腹腔镜-后腹膜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Gerota筋膜内大量陈旧性血肿,左肾上极可探及肿瘤,呈破裂状态,大小约6cm×5cm;术中切除肾脏后剖开可见到类圆形含脂混杂密度灶及类圆形囊性密度灶。病理诊断:左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Ⅱ级)伴大片出血坏死;左肾错构瘤及肾囊肿。

2 讨 论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肾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男女比例为3∶1,好发年龄为60~80岁[1-2],当向肾轮廓之外较快生长时可继发破裂出血;肾透明细胞癌多来源于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血供丰富,以实性组织为主,具有易坏死、囊变、出血等病理特点,CT平扫呈密度不均肿块影,增强时典型者为“快进快出”强化特点。本例也显示出该种特点,但密度更加不均匀,在病灶上极轮廓不整、界限不清,可能为肿瘤破裂出血之处(图2B红箭头)。

肾错构瘤是发生于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为女性,以20~50岁多见。肾错构瘤又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起源于中胚层肾间叶细胞,由不同比例平滑肌和脂肪及异常血管组成,多以脂肪成分为主[3],可通过CT或MRI检出并提示诊断。本例病灶内部见脂肪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而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良性病变,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中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单纯性肾囊肿目前认为是肾缺血或损伤引起的囊肿异常增生性反应,代偿性超滤过进一步导致肾单位缺失[4],它是由封闭的液体或半固态的流体组成[5],CT上平扫呈液性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为其特点,当继发出血时密度可增高类似实性病变,但CT增强无强化。

由上可知,肾透明细胞癌、肾错构瘤、肾囊肿起源不同,组织成分各异,良恶性不同,互为独立病灶,并无明确因果关系。国内外文献[6-7]偶有报道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错构瘤或肾囊肿病例,而本例为三种不同病变发生于同一患肾,且合并肾透明细胞癌出血十分罕见,在影像诊断时应仔细观察、为临床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

猜你喜欢
错构瘤肾囊肿界限
界限
间隙
过去
什么是肾错构瘤?
发现肾囊肿怎么办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大肾错构瘤1例
体检查出肾囊肿, 一定要治疗吗?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怎么办
肾囊肿,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