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分析

2020-01-08 20:41芮海燕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体验式情境探究

芮海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教育局,宁夏 银川 750021)

小学语文的体验式学习在新时期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获得语文知识,这种学习方法一改传统教师为主的灌输式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实践和体会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通过阅读、聆听、研究等,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模式充分借助了小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探索欲的心理特点,符合现代小学教育的要求。

一、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体验式学习的应用

体验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学生的参与、共享和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指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获得语文知识。在学习中学生通过个人的体验或者小组共同合作体验,获得经验和感受,再经过总结反思,实现语文知识的获取。体验式学习也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传统学习方式和体验式学习的区别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和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并且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材阅读和教师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体验式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成为了课堂的中心,教师以指导和引导为主,强调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领悟和体会是学习的重要法则。

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

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在体验式学习应用中的位置,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确立学生语言活动实践者的位置,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语言知识构建,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地位和观念。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者、学习组织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合作者和协调者,并且教师要在学习体验中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做到实时评价反馈,对学生的体验成就进行指导和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应用中,教师虽然不再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学生的体验学习进行需要教师提供学习资料,提供帮助和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完善的体验活动方案,为学生的体验活动开展提供保障。通过教师的指导,保障学生能够在体验学习中顺利完成知识的获取,少走弯路,提高体验学习的效率。

(二)为学生创设体验学习的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自制力、注意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进行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指点,教师在学生开展体验之前,要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体验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进行体验探究的兴趣。语文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语言描述、多媒体视频、图片、音乐等创建教学情境。比如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雷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言创设情境,“雨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我们都见过雨,你还记得下雨前的天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风又是什么样的?庄稼等待雨降临的情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了解吗?”此时学生必然会异口同声说“想”。教师可以借此引出《雷雨》这篇文章,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寻找教师在课前提问的答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三)精读文章,深刻品味语言文字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在阅读教学中开展体验式学习,必须要重视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品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文本有足够的重视。对文本的研究和理解有多深,就会有多少收获。而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自身要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研读和体会,并且对学生进行引导。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要允许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比如《江雪》这一首古诗的学习中,通过学生自读和教师提供的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等,不同的学生得出了以下几种体会:学生甲认为,柳宗元当时处于苦闷的生活情境,老人是诗人的化身,他钓的不是鱼,是像姜子牙一样在钓一个机遇。学生乙认为,深冬冰天雪地,水下没有鱼,老人钓鱼钓的是春天,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学生丙认为,这是一首藏头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抒发的是作者内心的孤独。体验式学习的实施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体验学习的主动性。

(四)实施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体验成效

体验活动虽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但是有效的体验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保障学生的体验学习价值。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为学生提供探究体验实践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及时的指导,避免学生在体验中走弯路。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备课,预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失误,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体验式学习中除了学生的自主体验还有接受的成分,学生要适当接受教师的经验和相应的知识。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体验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是保障学生体验成效的手段。

(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完善体验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生文学素养、人文情怀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凝聚了作家的心血,这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价值观念的塑造,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该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语文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将生活与语文知识相关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的文本内容,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三年级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理解诗歌的大致含义,并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的环境中春天的景色和变化,多数学生的体会与杜甫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感受的春天是不是也像杜甫的感受一样美好呢?诗人在这样的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小组之间展开探讨,探究诗歌中的情感。

三、结语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在教学中不但是学生获得文字运用能力的平台,也是学生养成人文情怀、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媒介。开展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想象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体验式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