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践行价值分析

2020-01-08 20:41王丽丽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文本

王丽丽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福建 三明 365114)

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中,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信息的获取质量状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话题,对核心素养进行培育也体现了育人功能,学科核心素养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践行过程中,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载体,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践行价值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能力的应用本身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语文核心素养是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阅读材料里面,实用类文本会凸显出这类文本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这些阅读的内容侧重于对学生的沟通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而这方面的能力也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所慢慢积累的,因此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来说,将会通过语言的运用和建构,不断培养学生在沟通与运用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文本内容中,也蕴含了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些内容与引导,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育,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传承型教学可以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实际上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其次,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的重要途径,这类型文本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实用性比较强,能够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与价值,在这些文本中无论是新闻还是演讲稿,抑或是内容丰富的科普文,都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对科学的内容进行传播,能够恰如其分地对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选择,让学生得到不同情态的审美方面的体验,因此对于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对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进行培育。

最后通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实施,可以多层面多层次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培育。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到多样化的载体,那么整个素养的形成效果就会更加理想,同时学生在这过程中的学习经历也会更加突出。对于现在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事物有着比较强的敏感性,喜欢新鲜多样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突出,相比之下,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真正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养成。

二、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实施样本教学,促进学生语言生成能力的提升

调查发现,对于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篇幅长、专业术语多且难理解等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障碍。选择一些典型的实用类文本作为样本,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方法,然后由此及彼地延伸到其他实用类文本,把样本文本阅读中学习到的经验转移到目标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进而获得语言生成建构能力的提升。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重在阅读以及写作方法”,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一般是在教材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样本类的选文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其中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形式去了解内容的意义。基于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而言,要注重开展样本化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同时在一个比较充足的时间,直接对实用类文本的语言进行直接的感知和相关的体验工作,同时学生也可以上台展示段落在划分方面的思路。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在展示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以及交流的能力会得到有效的增强,并且他们能够在自己探讨的过程中,了解这一类型文章阅读方面的技巧和学习方面的方法,能够在语言建构的过程中不断开展自我感知和自我总结,慢慢掌握这类型文本在阅读方面的规律。

(二)在质疑中开展阅读

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所使用的一定思维方式,对感性材料开展认知和记忆存储最终转化为自我理性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可以说思维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源于学生对于疑问所开展的一些主动思考,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角度出发,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育,因此也要注重发挥实用论文的阅读教学作用,使其成为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的载体。在所有的思维习惯中,“质疑和批判思维是有着直接关联性的,批判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质疑并不代表着对于实用类文本的内容就保持着一种否定的态度,而是应该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为什么,多提问为什么,并且积极主动在自己的思考中挖掘文本里所包含的一些深层次内涵和内容。例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其中揭示的就是法西斯的罪行,但是在新闻语言形式方面,我们可以对企业产生一定的质疑。通过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生最终能够体会到这个文本中内容的真正意义,实际上是为了告诫人们在和平年代也不要忘记历史。

(三)细读文本,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语言来说,这类型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比较突出,在思想主旨上存在着“单一又明确”的特点。学生在简单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失去阅读方面的兴趣。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在细读的过程中进行领悟和探索。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科普文实际上是对科学小知识的一个普及,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抽象和枯燥的特点,此时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自身在教学方面的引导性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对文章中一些内容进行深度研究,读出一些规律的特点和一些美学特点,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细细解读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的奥妙之处,并且体会科学小品语言结构的特点与规律。

三、结语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实用文本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也要像重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一样,重视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实用类文本的价值,从中学会实用文写作的知识,也学会实用类文体语言的表达风格,并学会实用类文体语言的构建,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