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

2020-01-08 20:41
课外语文 2020年13期
关键词:日货归有光阿Q

杨 梦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江苏 镇江 212121)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因此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其自发地去读去写呢?

一、故意为之

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各门学科轮番轰炸,没有多余的时间阅读,加之部分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限制学生阅读时间,久而久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阅读名著越发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挖空心思”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项脊轩志》是江苏教材必修五中的一篇古文,作者归有光在文章中表现出对已逝亲人的眷恋之情着实令人动容,文中寥寥几笔就让归有光母亲的形象鲜活起来,但这为数不多的几笔,着实让人意犹未尽。所幸归有光有一篇专门为母亲而写的文章《先妣事略》,带着孩子去读,默读、译读、分角色朗读……孩子真的感动了,感动于这位质朴而不辞劳苦的母亲,悲伤于这位慈母短暂的一生,叹服于作者絮絮道来的笔触能够如此扣动人心。孩子还想读更多关于写母亲的文章,又一口气找来史铁生《我与地坛》写母亲的片段,老舍、胡适等人写的《我的母亲》……时逢假期在即,我让孩子自己去找写母亲的文章来读,他们欣然答应,假期之后的周记上,鲜活的80多位母亲真的让我感动。

二、无心插柳

教育教学是动态的生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个教师如果缺乏教育机智,他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也永远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我们要把握时机,适时引导。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发生了,社会舆论纷纷扬扬,学生也激动万分,那日我一踏入教室就看到学生课桌上插着的鲜红的小国旗,不知道哪个调皮的学生大喊了一声“钓鱼岛是我们的”,课堂上顿时炸开了锅。这课肯定是上不下去了,我转念一想,不如让学生来说说对钓鱼岛事件的看法,从钓鱼岛的历史、地理位置到《波茨坦公告》到中国主权……真没想到一些学生懂得真多,一节课戛然而止,我大力称赞那些爱读书读报的同学,于是乎班上刮起了一阵读报热,学生不断追踪钓鱼岛事件的进展。

那一天课间,孩子纷纷议论着日本的强盗行径,有人说要抵制日货,有人说要砸了日本产品……说着说着又有不少同学激动了起来,我看这真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这样爱国对吗”“我们应该如何爱国”我连发两问,班级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若有所思,于是接下来的语文课,学生洋洋洒洒写了起来。其中不乏思考深刻的文章,有学生写道:“最近,钓鱼岛闹得是全国都是一片乌烟瘴气,在这一片动荡不安的局势下,我忽然发现,我怕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社会似乎越来越浮躁了,人们也开始躁动不安了吧!我真的无法想象,我们的国产货多么的糟糕!毒豆芽、毒奶粉,还有许多劣质货,连同胞都要伤害的中国人说‘我们要抵制日货’,所以接下去我们买韩货、美货、德货吗?这也许不是最糟糕的,一个国家可以被打败,但是语言、思想这些精魄我们也慢慢失去,我们跳着韩国热舞,崇拜韩星,迷恋日本动漫,被日韩文化慢慢消融的我们,又要说抵制日货,还真是忙啊!最后,我只说一句,爱国不是仅仅挂在嘴边的,而是要放在心中,踏踏实实做中国人!”甚至在过了两个星期的周记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篇文章:“记得一个月前,日本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立刻引起了全国上下一致反对,游行、砸车、拒买日货……国人纷纷宣泄心中的不满,就连学校街旁‘紫燕百味鸡’下方的屏幕上都赫然写着‘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的字样。可仅一个月,一百八十度大逆转,这件事来势汹汹,却走得轻轻。人们不必要一直记住这件事不放,但是要以此为警示:一个月前的局势和现在基本没有两样,甚至更严峻,但国内部分群众的三分钟热度已经消散!发生了‘国仇’,自然匹夫有责,有人会用激进的手段,我比不上他们,但是我会持续关注……”这些学生独到的见解,让我看到了希望,孩子是热爱读书、热爱思考的!

三、相得益彰

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时间扩展到无限大,这需要挖掘孩子的兴趣,教学视频是很好的手段之一。鲁迅的作品一向难读难懂,不受中学生的欢迎,在调动孩子阅读《阿Q正传》之前,我先让孩子看了经典电影《阿Q正传》,电影中的情节引发孩子深刻的思考,于是有学生翻来原著细细品读,电影中预示着阿Q走向末路的细节,还原到原著之中是那么意味深长,甚至有学生感叹文字的力量要比图像丰富深刻、耐人寻味得多。记得那一周,变成了“鲁迅作品阅读周”,学生课后读鲁迅写鲁迅,课上我们探讨鲁迅,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相得益彰。有位学生交来的《阿Q正传读后感》颇有自己的思考:阿Q是鲁迅笔下一个有些滑稽却又委实中肯的旧中国的缩影。英法的“花玩巧物”之于天朝上国亦如假洋鬼子之于阿Q,他多半不屑。国人回击失败、嘲笑时会说“吾五千年之中华,秦元之强,汉唐之盛,康乾已极。天朝上国,一朝败绩,犹有可为,岂汝小国可与之并耶”,亦如阿Q名言“我先前比你们阔多啦!你们算什么东西”……学生的智慧真不可小觑,要靠教师去引导,引导其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将阅读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中,让读和写变成像呼吸一样自如的事情,这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思考和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日货归有光阿Q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抵制日货,韩国女性更积极
阿Q和老A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
吴芳吉:第一个用诗歌抵制日货的爱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