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现状浅析
——以台江县为例

2020-01-09 07:20陈玥锟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流行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台江台江县特色旅游

陈玥锟(贵州师范大学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一、台江县特色旅游商品发展背景

贵州山地多,民族构成复杂,传统手工艺保存相对比较完整,丰富的文化土壤。其中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截止2019年10月,贵州省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2项[侗族大歌、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分别为85项(140处)、628项(1026处),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96名、402名。目前,黔东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比最多,特色旅游商品发展最好。

台江隶属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同胞占比超过95%,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台江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其中包括台江县的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苗族织锦技艺、苗绣、苗族服饰艺术与特色旅游商品发展联系紧密。

相对于目前大火的千户苗寨、丹寨万达小镇来说,台江相对受关注比较少,而且游客量较少。也正因为此,针对台江的调研比较具有普遍意义。

二、台江县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现状

台江的特色旅游商品基本都集中在一条名为“台江姊妹街”的街道上,街区不大,里面包括了十几家文创品牌商店和餐饮店,如图1。为了发展,台江县根据自身情况在2016年底的时候成立了台江县民族手工艺品行业协会,开启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的模式。协会成立三年来,对整个台江县的文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企业在协会平台上成长迅速。

图1 台江姊妹街(笔者摄)

一是自主意识增强。以前,刺绣、织锦等技能是手艺人生活的一部分,台江苗族人多,依照传统,女孩是五六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刺绣、织锦等,在女孩出嫁前,母亲也会为其准备嫁衣。到现在,各家苗族姑娘妇女依然会穿着传统服饰去参加节日,或是去他人家做客。而且刺绣、织锦技艺好坏依然是大家品头论足的话题之一。现在,大家不止会对刺绣、织锦、锻制银饰等的技艺进行评论,还知道这些技艺不止是他们生活的部分,还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很多人感兴趣、想要去了解的文化。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带头人看到新时代传统手工艺的可发展,也开始致力于特色旅游商品发展,起码在意识上想要去做好特色旅游商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在台江县手艺人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自信”几个字的含义。苗族因为是迁徙民族,在贵州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一度非常自卑,在不久前汉族人与他们讲话他们都会感到惊喜。现在,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技艺能转化为生存本事,看到自己的生活富有文化,看到大家对他们的赞赏和肯定,不再是汉族人口中的“苗子”,不再是“土”的代表,不再是落后的象征。现在我们接触到的苗族同胞充满自信。

二是政府帮扶加速特色旅游商品发展。2019年,台江县吸引了“妈妈制造”落地台江,不仅为台江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带来了300万元资金帮扶,还为台江文创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台江苗手工特色旅游商品作品亮相纽约时代广场、伦敦时装周、北京时装周、北京798尤伦斯毕加索艺术展、杭州国际布艺时尚峰会等;与腾讯公益、网易严选、王的手创、小巷三寻建立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提取文化和技艺创作特色产品。这使台江从接订单到自主开发设计产品向前进了一大步,同时推动台江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向前进了一大步。图2、图3为“妈妈制造”设计团队结合台江刺绣、银饰锻制技艺,加上北京798尤伦斯毕加索艺术展授权设计的特色旅游商品。

图2 刺绣胸针(笔者摄)

图3 银饰耳环(笔者摄)

三、台江县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几年在整个手工艺、非遗、文创发展的大环境下,台江县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取得了一定发展,但还有很多问题。

1.商业意识不够

与传统手工艺相比,特色旅游商品产业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但显然台江特色旅游商品产业从业人士对此意识不够。虽然现在有少数人意识到传统手工艺是具有文化性的,但是地方的落后性导致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甚至在有带头人牵头的时候依然不积极。手艺人不配合的情况还比较多,他们还没有商业意识。比如在合作社上班的手艺人,就常常因回家种地、带孩子、走亲戚等各种理由请假,即使扣工资都没用。不仅手工艺人如此,许多企业老板也如此,因为他们大多也是手艺人做大的。比如有一个传承人绣法很好,去参加国际妇女交流会时,她的一张绣片被意大利一家企业看中。次月,意大利企业派代表赴台江进行第一次考察,没有达成合作。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看到一个产业应有的样子,不相信该企业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1880张绣片的订单。经多几次考察,最终合作达成,但是因为比较随意,一开始便损失了两万多元材料费及多张已做好的绣片。

2.市场活力不够

目前台江特色旅游商品产业存在消费面及销路狭窄的问题。调查显示,当地人很少采购。只有在刚需时采购传统手工艺品,比如结婚、节庆时需采购服装、银饰等。而旅游文创产品最大的销售途径相对很弱,台江的游客不多。所以看起来好像对特色旅游商品需求不大。

3.缺乏品牌建设

台江县是一个文化大县,但同时也是文化弱县。在“妈妈制造”项目落地之前,台江县所谓的特色旅游商品产品几乎都是大通货,不可避免地产品雷同,更不要说自己设计的产品和品牌了,也没有专门的设计师和团队,多还是手艺人自己的个体发展。所以在对手工文化的人士和深度挖掘整理、品牌文化内涵梳理建设方面极度缺乏。

四、台江县特色旅游商品发展的探索

1.激发内源动力和市场活力

截至目前,就整个台江特色旅游商品发展而言,政府和妇联组织牵头联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支持是好的,但还需要两个激发。一是激发内源动力,这需要充分调动企业和手艺人的自身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内在需求。让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要让人们自发地,把对新生活、新时代的美好向往转化为其内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商业意识,遵守商业规则。让他们意识到不再是随心随意地做一个小东西,而是在做一件商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内源动力、建立商业意识。而要激发市场活力。需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借助政府的力量却不完全依赖政府,要在市场中积极摸索,科学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规律,以培养市场为前提,达到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有效市场”的目的。就台江目前的情况来说,发展特色旅游商品,首先需得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游客量。还要拉动产品内销,将当地人转化为消费者。再者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加入,需要吸纳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和专业的营销团队。

2.重视文化挖掘和品牌开发

特色旅游商品不再是仅仅满足个人生活的用品,而是一种商业行为。其特殊性意味着对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需对当地文化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深度地挖掘。目前在台江从事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销售的人员几乎都是手工艺人中头脑比较灵活的,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发展就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包括对文化的梳理,与现代的设计结合等。手艺人不要被眼前利益冲晕了头脑,坚持原创。在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原创品牌。特色旅游商品还不能局限于现有产品,但也不能盲目开发,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开发。在调动当地人消费方面,可在家居软装、民宿用品设计、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礼品包装等等方面进行拓展。另外针对旅游业发展不够的情况,可加强电商渠道销售,据统计,目前我国乡村手工产业的消费趋向在手艺人/传承人工作坊占比53.74%,在文化市集占比50.80%,在专卖店占比40.19%,在景区占比26.57%,在网络占比仅23.43%。所以网络销售空间还很大。

总的来说,在新时代文化旅游的大融合下,在优秀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大力发展的现状下,台江县特色旅游商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放在整个贵州来说,其发展显得非常缓慢,而且存在很多问题。然而在增强民族自信、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旅融合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并且在脱贫攻坚、解决农村妇女就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方面都奉献了一份力量。相信贵州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会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台江台江县特色旅游
贵州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
台江县老同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中国·台江 苗族姊妹节
2016上海特色旅游食品新入选名单
仙灵骨葆对老年妇女Colles骨折血清碱性磷酸酶及钙磷的影响
台江县举办中老年舞蹈健身队成立九周年庆典活动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