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引的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2020-01-09 02:56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尚红霞
天津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生目标探究

■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 尚红霞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学生具体需求来定制适合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减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关注教授理论知识,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空间,也没有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育,这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而言是不利的,而且很可能会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其生活密不可分,相较于数学等理论性强的学科,语文科目是最基础的科目,有助于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但实际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成效却不太理想,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小学生对语文并不看重,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都注意力不集中,对这些学生抽查访问,说法竟然惊人的一致,他们觉得学习语文没有什么意义,课堂上是否集中精力和成绩关联性不大,教师教的知识实用性不大等。足以可知,存在部分学生对语文不重视的现象。

其次,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够专注。之所以有这种现象,一则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无法吸引学生投身学习中,二则是学生本身对语文的重视度不高。无论哪种原因,教师都应想尽办法加以解决。最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不到乐趣性,从中无法获得愉快的体验。很多学生看起来上课认真听讲、用心做笔记,但实则内心对语文并没兴趣,自然也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没有兴趣做支撑,是很难学好一个科目的。加上小学生本身好动,三分钟热度,使语文教学效率更为降低。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误解,无法领悟当中的内涵,在不断地背诵、阅读、写作中深感乏味,从而阻碍学习语文习惯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开展问题——探究教学具体策略

(一)确立探究目标

不论是采取何种方式来组织学生探究,至关重要的一点都是确立探究目标、方向。不能令学生单纯地为了探究而去探究,必须在一定目标和清晰的方向下,有思路的探究,以思维引导逐步完成学习目标。

首先,目标确立要考量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程度等。教师在进行探究之前,必须全面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比如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点、思维能力到达何种层次,是否具备能力完成探究活动,以及学生的经验、兴趣是怎样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偏小,所以探究任务难度不应过高。掌控好分寸,目标才有意义。

其次,目标要具备综合全面性。从学习角度讲,该探究活动要令学生学会一定技能,掌握一些知识点,不能和教学方向背离。从素养培育来讲,该探究活动要能够启发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沟通等。探究活动要满足上述两点方可发挥作用。无论缺少哪一个,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探究活动,都要对目标、活动进行修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是教师必须告诉学生的,唯有让学生知晓正确方向,才能确保沿着方向顺利开展探究活动。而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目标,是一种隐形化目标,不必让学生知道,只要活动过程中有所体现和完成即可。

(二)引导严谨探究

有的教师在组织探究式教学时,过于注重探究的自主化、开放化,觉得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受到学习、素养的双向熏陶,至于探究结果是否按照探究既定过程展开并不重要。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不管是学习什么科目,探究哪种学问,都需要端正态度,认真严谨,不附带强烈的主观性。倘若学生不能谨慎对待,探究过程中马虎大意,那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反而是有害的。态度的不端正、不认真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都造成影响。因此教师要纠正学生在探究方面的负面情绪和意识,为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根基。例如,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时,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及课后资料分组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展开探究式学习。倘若对学生不做要求,那学生最终的探究结果无外乎是一些较为笼统、模糊的讯息,如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峡谷等,这些知识点都是较为浅显的,并不深入,价值性也不高。大峡谷规模最大,那大到怎样的程度呢?大峡谷是关键性的地理事件,其原因和根据是什么呢?诸如此类的疑问都应当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与目标。所以在发现学生探究结果出现偏差时,教师要给予指导,提前告知他们探究的方向、重点应是怎样的,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也是新时代环境下语文教学的诉求之一。

(三)关注问题引出

探究式教学要先具备一个导入环节,然后再引发学生去展开有效的探究活动。通俗点讲,就是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理。但存在一个关键性问题,即探究活动的思维模式,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探究活动从头至尾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探究活动的线索。因此探究活动的设立和创建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对问题的设计、引导。

这一问题上,教师可以采取直接向学生提问题的方式。例如,教授《火烧云》时,教师直接向学生提问:大家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傍晚或者雨后的云彩?有没有同学记得那时候的云是什么颜色的?是不是像火一样的红色?那你们知道这种颜色的云彩是如何产生的吗?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导索让学生展开阅读,进行探究学习,也能激起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兴趣。也可以用问题导引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互动创建轻松活跃的环境,不要让学生觉得枯燥、压力和尴尬,要使其主动交流,沟通自我想法。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提倡大家积极举手表达,这也是让教师了解学生想法的一个良好契机。通过举手发言,教师可以知道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对学生存在的误区和偏差及时纠正,了解学生不理解的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在分组讨论中,也锻炼学生的协作、沟通、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除了这种方式外,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比如学习《黄果树瀑布》时,我没有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是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组的形式互提问题,接着所有同学一起来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教师要主动探索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常教师和学生年龄差较大,很多内容教师觉得兴趣性强,但学生却觉得毫无吸引力,所以要想消除这一代沟,教师就要积极地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着手,设计活动方案环节,提高探究活动实效性。其次,组织多元化行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小学生通会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极重,所以教师可以参考使用多种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活动趣味性,不断获得学生的自主关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基于问题导引下的探究教学是一种高效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难度,推动教学目标不断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设立好清晰的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锻炼和培育其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提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分析,最终获得结果,推动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能力的培育。

猜你喜欢
小学生目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是小学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