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路径

2020-01-09 02:56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段写作能力小学生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 崔 珺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得知,通过读写结合这一方式的应用,不但迎合了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基本特点,又与新课改中所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小学中段采取读写结合,主要是通过阅读材料的使用,让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进行阅读,在全面掌握阅读材料所讲述的内容及传递出来的内涵后,学生就能够发散自身的思维,尝试着进行写作训练,可谓一举两得。一般来说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选择合理的阅读材料进行教学

基于中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枯燥的文字故事并无太高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选择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这一阅读材料中所配备的图片应当具备深层次的意义,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图像探寻到故事的内核,吸引学生对其进行反复挖掘与回味。在对美进行鉴赏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体会到阅读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并在进行阅读时充分发散自我的思维,这样才能够在后续的写作练习之中始终保持积极性。由于中段小学生所储备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较少,表达水平也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时应当倾向于具备较强故事性、较为简单的情节以及较为清晰明了的画面。并充分考虑到这类阅读材料能够将学生的读写兴趣充分激发,能够与小学生的审美特点完美契合,能够满足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及内容。

例如教师就可以选择《我父亲》这一阅读材料来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在这一材料之中,作者将父亲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一呈现,包含了大力士、舞蹈家、音乐家等,从而体现出父亲通过各种各样的角色来全力呵护作者健康成长。在材料的结尾部分,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对父亲的爱,能够打动小学生的内心,让他们能够想到自己的父亲,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描写自己的父亲,并充分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写作方式,从而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

同时教师所选取的阅读材料应当与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主要依赖于教材,很少引入其他的资源,这就使教师与学生受到了教材的限制,课堂气氛较为枯燥,学习索然无味,不能够达到新课改要求的高效教学这一目标。因此教师应当选择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也将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局面打破。生动且多元的教学方式以及全新的教学资源能够充分迎合中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其认知发展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读写学习的热情。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类阅读材料,将其引入语文课堂之中,遵循科学整合、有的放矢的基本原则,让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当前所采用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类主题选择类似的阅读材料,并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的取舍,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从而有目的性地进行读写教学。

二、完成阅读之后让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在进行小学语文中段教学时,教师应当让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在不同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现,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案,从而让学生能够达到训练的目的。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下一堂课的课文,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想法完成读后感的写作。通过这一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提升自我的阅读理解水平,也能够让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够全面地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从而推动教学进程的良好发展。例如在对《花的校园》这一阅读材料进行教学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写作读后感的任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解,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对花花草草进行保护的环保意识等,部分学生也会发散自身的思维,从故事中破坏环境的现象引入对自身的思考,从而掌握换位思考这一基本准则。由于每个人在理解阅读材料时出发点各有差异,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写作创新意识也得以有效培养。

三、对小标题进行归纳,结合批注进行练习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时,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整篇阅读材料的结构,让学生尝试着归纳总结阅读材料中不同段落的小标题,从而让学生的概括水平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全面理解阅读材料的结构,这对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例如在对《纸的发明》这一阅读材料进行学习时,其中某个段落对造纸术的由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即蔡伦改进了原有的纸质,并流传至今。这一段落在整篇文章中属于关键结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一段落进行拟题,当学生所归纳出的小标题契合整篇段落大意时,他们就能够大体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从而有效锻炼了自身的读写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将自身的观点与想法记录下来,从而实现批注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主旨产生深入的理解,将自身的观点与作者的想法进行印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水平,同时也能够给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对《赵州桥》这篇阅读材料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赵州桥的外观特征进行总结,并拿出一篇空白的纸张来批注文章的相关内容。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对材料进行阅读前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这样能够让阅读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四、以写作教学为基础的读写结合

在对小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提高其阅读水平及写作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二者在语文教学体系中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采取读写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写作教学为基础,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与阅读过程之中无形地提升这两项水平。

例如在对《火烧云》这一段落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这篇文章所采取的写作方法、作者所使用的相关句式,在学生能够大致掌握这类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句式或段落的仿写。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也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续写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及阅读能力。部分阅读材料在结尾都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学生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自身的思维进行续写,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都能够同步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也面临着革新,传统的宣讲式教学已经无法迎合当前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读写结合这一方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学生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导,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大幅提升,从而保障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中段写作能力小学生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我是小学生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