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1-09 02:56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一中学张耀萍
天津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核心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一中学 张耀萍

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呆板,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动力。不过,随着我国教育部正式实施核心素养教育战略,大大推动了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等发挥了积极作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大内容,即:语言建构和应用、思维拓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新、文化传承和融入,这也是语文学科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一个根本体现。为了满足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转型和创新,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关注且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值青春期,生理发育及心理素质愈发成熟,智力发展也逐渐接近成人状态,已经逐渐创建且形成了基础语言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语言建构及应用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和拓展。假若一位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那就为其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稳固的发展基础。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及解决的问题,也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情感及人格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全面融合和交流。不过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却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和内容。例如,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思考能力的培养,甚至在阅读教学中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及人格培养。教师无法准确定位自己,且对阅读作品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正确的阐释,只是习惯于用一套僵化的标准去管制学生,这必然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学生缺乏情感体验,无法更好地诠释文本内容及思想,仅仅得到一些浅层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等。

(二)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如果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精神,那么自然没有合作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丧失深入探究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将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面对教师的谆谆教导完全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课下并未进行独立思考和巩固,久而久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的下降,导致其阅读训练效果不理想。

(三)缺乏课堂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少要求学生出声朗读,且很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个人看法和认识,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学生只是单向地聆听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却并未真正地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并鼓励学生大声朗读,由此能够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朗读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想更活跃、更激进,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过程中,不可完全被文章结构及字词讲解所束缚,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拓展能力。对此,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深入探索,提高阅读思维能力。在人教版高二《老人与海》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利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一味地强调文章结构的分析,而应先引导学生自由阅读,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课文的主题内容进行解析,明确课文中的深层次内涵,接着安排一名小组成员进行表达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中,教师首先截取《水浒传》的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以便学生对林教头的性格特点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由于这一篇文章属于古代文本性质,对此学生不易理解,这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信息技术等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全面、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同时,教师也能够利用图片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段落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思考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

(二)结合课内课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将目光限定于课堂之上,需要加强课外拓展教育。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对接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和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并且也有利于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阅读一些精美文章的过程中增强审美意识及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挥积极作用。对此,在上课前,教师需要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引导,安排学生进行课外文章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例如,在《荷塘月色》教学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想一些与荷花等相关的词句、古文等,以便在课堂上检验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句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导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诗句,由此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引导学生品味美、审视美。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及能力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及作者情感,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明方向。

审美不但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自我认同、突破及塑造的一个重要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核心要求,也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课内课外的有效对接,帮助学生不断拓宽视野,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发挥积极作用。

(三)创建阅读情境,加强学生文化理解

从本质上来看,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有效对话和深层交流,是思想碰撞、心灵沟通的一个必要过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沟通,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且在特定的学习氛围中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探究。对此,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情境,培养其阅读兴趣,加强其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表演情境,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扮演文本中的人物,然后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去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内心想法,这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具有很大的帮助。在讨论负荆请罪语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及文本内容,说出自己最喜爱的人物。让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看法和认识,一些学生认为廉颇光明磊落、直爽坦荡,一些学生认为廉颇有敢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的勇气等等。经过课堂讨论和分析,学生与文本对话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此学生在掌握相关文言词汇的过程中,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的人格魅力,由此获得更深层的领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推进会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需求。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实际内容,不断地完善教学方式,利用小组讨论、多媒体资源应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也需要加强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其对文本的理解力和传承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实现其整体发展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