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

2020-01-09 02:56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宋宗明
天津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实验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 宋宗明

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很多结论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学生通过生物实验可以对很多抽象的生物概念进行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课堂开设的目的都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不用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

实验教学是一种必要的课堂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而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生物的要求,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站在讲台上面机械式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而实行实验教学以后,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增加了不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课堂中。总的来说,生物课堂中引入实验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手段方法,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一、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进行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内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他们对生物课堂有了兴趣,便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育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实验教育则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在缺乏兴趣的课堂上,学生的兴致低迷,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我教你记,学生难以全程集中注意力并参与课堂互动,尤其在初中生物较为抽象的问题探究中,枯燥难懂的生物原理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结束了传统生物课堂的无趣性,真正把课堂的趣味性引进了生物教学中。初中的学生因脱离小学教学不久,对很多新鲜的事物都有着很强的探究欲望,对课程中涉及的内容都想亲自去探索。实验教学无疑迎合了学生的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对生物课堂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一直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教育的最本质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后能够解决问题,提高操作能力。但是我国初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等到实际应用这些知识时却困难重重。

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初中生物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都有着一种固定的思维,教师认为只要他们把教材上的内容按照要求全讲给学生,学生再将其学到的知识熟记下来,之后考试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就可以了。但是教师的这种思维定式会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导致学生养成惰性,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会因这种教学方法而丧失。学生在课堂上简单听教师讲解书本知识,一般很难消化,但是实验教学刚好避开了这种教学弊端,可以以开放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去观察,进而发现生物学的美好和奥妙,把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之分析

(一)教师和学校要转变思想,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学科在初中教学中不像数、语、英课程那样属于占分比较高的学科,在高中是属于理科的科目,初中对生物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教师和学校也不会在生物上投入功夫,导致学生也没有对生物引起重视,在生物课堂上没有学习动力。大部分学生在生物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

在这样的现状下,教师直接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对晦涩难懂、干巴巴的知识没有任何兴趣。比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大部分教师课堂开始就直接给学生讲解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样课堂会显得十分无趣。而如果教师给学生设定一个猜想,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创设实验,在实验中探究自己的猜想,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最终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这种实验的辅助下,课堂气氛融洽了,学生会被感染,慢慢地进入课堂学习。所以,要想改变这种枯燥的课堂,教师和学校就必须重视生物学科,重视实验教学,抛弃固有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灵活地融合起来,确保学生喜欢上生物这一门课。

(二)丰富实验教学形式

生物内容一般来源于自然,生物教学也应该不仅仅限于实验,而是要和生活、自然结合起来。教师要结合多种情况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还要考虑其接受能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外实验教学。比如,开展家庭中的生活小实验。学生生活中的实验非常贴近生活,实验中的器材和材料都是来源于学生家庭的,寻找起来方便,操作简单,学生在家庭实验中学到的内容更加有趣味性。通过家庭实验学生可以和课堂实验形成对比,让学生更愿意参加课堂实验。

(三)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分组实验

在初中教学中,单靠一个人是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完成实验全部内容的,而合理有针对性的分组则可以提升课堂的效率。在实际的课堂实验中,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其擅长的实验都会有差异,作为生物教师,平时可以和学生多接触,找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同时结合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表现,在实验过程中合理分工,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在实验开始前,可以培养几个合适的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发挥组织能力,解决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尽情地观察实验,对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讨论。

实验的目的是在学生亲身参与中形成知识积累,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实验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感受实验的快乐,并爱上实验。比如在学习绿色植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观察绿色植物,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观察,记下每种植物之间的差别,让学生对不同的植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这个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而收获一些生物知识。

三、结语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无论是语、数、外还是史、地、生,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初中学生在经过小学的学习后,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初中教师和学校还没有对生物重视起来,在生物课堂中也没有结合实验,只是进行填鸭式教育,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生物的意识。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课目多,内容晦涩难懂,学生对生物的参与性不高。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和学校应该转变教育思想,重视生物课堂,同时重视实验,丰富实验的形式,联系学生的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中,要做好分组,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使抽象的生物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总之,实验教学不是教师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需要各方面的综合发力,将实验教学真正用到生物课堂教育中,才能促进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生物实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第12话 完美生物
做个怪怪长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