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听策略提高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实效的探索与实践

2020-01-09 06:31贺冬梅
科教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谈心谈话谈话辅导员

贺冬梅 严 俊

([1]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8;[2]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电务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1)

0 引言

谈心谈话工作是辅导员日常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与学生的谈话,辅导员并非听之任之,而需配合技巧、习惯和态度,方能听出话内含有的事实、情感和态度,进而疏导情绪,开展思想交流和价值引领的实际工作。

倾听是谈心谈话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倾听在心理学中侧重于沟通,是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倾听使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倾听者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调动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和理解。诉说者感受到信息接受认可,两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泄感情的作用。

如辅导员能熟练掌握倾听手段,将有助于和学生开展交流,进而进行疏导困惑和思想价值引领工作;极大地提高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实效。

1 倾听的作用

首先,倾听能让话者有时间感受融洽的交流空间,充分感受自我情绪并最大限度客观地表述事实。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可以调动学生追探自我、感受情绪、找寻自我意识、理顺思路并正向表达。叶圣陶先生说:“如果真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因此,辅导员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倾听,善于创设有效表达的情境,以激发学生自我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需要指出的是,针对犯错的学生,也要用心倾听,找寻错误背后的原因。倾听过程中,让他自己回顾思维进入误区的过程,挖掘学生的认知中存在的能力障碍,对学生的思维等各种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不一定急于回答,通过倾听发现学生认知上的偏差,或举反例或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也或许还能反省自己的认知障碍,问题暴露的越彻底,反而越能产生认知冲突,越能使问题明朗化,有时顿悟并无师自通。老师的静听,让学生缓冲,并思考寻求方案,锻炼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纠正先前某一阶段出现某种错误或者认知。

其次,倾听能让师生双方大脑充分调动。当听人说话时,倾听者的大脑会与说话同步。团队进行了一项实验,让被试者听他人说话的录音,并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器记录他们的脑部活动。实验发现,在听别人说话时,倾听者与说话者的大脑模式开始同步。脑同步程度越高,倾听者就越能理解说话者传达的观点和信息。通过观察大脑不同部位的活动,发现大脑中负责预言和预期的部位激活了。用心倾听会使双方大脑产生同步,促进双方理解。对于辅导员来说,倾听通过细节入手发现并观察情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协调资源充分调动自我能动性,专注倾听和深入的沟通,能激发师生共同思考,在情感上共鸣,在更高的起点交流。

再次,倾听能引导话者在交谈中聚焦自我认识,回到问题本身。对于缺乏勇气学生,不打断学生的表述,给与正面的姿态、关注的眼神,学生觉得自己受重视,会逐渐鼓起勇气,继续表述。就算学生有困惑,缺乏勇气,倾听式的交流中,能够避免尴尬,让学生自主寻找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建构解决方案。辅导员是倾听者,正面引导者,解疑答惑的“引路人”。

2 开展倾听的可能性

埃里克森认为,青年大学生处于寻找的自我同一性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年遇到冲突时,用全部过往的经验和知识去解决,修正自我认知,并借尝试性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成功了,他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成大人了,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

情感上,大学生此时思想情感最丰富,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生活和学习上,面临学习压力,交际困惑,择业等问题。由于开始成熟,他们渴望的“成人感”,内心世界逐渐复杂,但又不愿表露内心活动。因为缺乏生活历练,时有畏难情绪,其语言上偶尔某种掩饰,在行为上出现文饰、内隐、游离的现象。这种表面现象的“老成”,容易被忽视或误解。当学生的答案偏离预定设想时,辅导员不要急于纠正其错误,要以“倾听”入手,打开话匣子并给予表达和主动暴露机会,引导认识问题具体化,从而针对性地帮学生寻因纠错,引导其自我修正。

成长环境中,大部分的大学生习惯于接受父母的灌输。家长常以“考试成绩”或“表现好坏”的结果为导向,在此基础上进行想当然的推测。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时,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是指责,剥夺孩子表达的权力,次数多了以后,孩子就不会愿意和家长交流,因为他们再多辩解父母也不会听。师生间倾听模式却不同,它能极大地营造平等民主的沟通的氛围,让其学会表达,提高学生的交流意识和交流能力。

与同伴相处中,大学生渴望得被倾听。据一项对1000多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41.1%的同学对“你认为自己是个孤独的人”表示认同,当被问到“你当前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时,学生提到最多的时人际关系苦恼,难以被人理解。当问及大学生渴望的是什么,大多数回答是“友谊”和“成功”。大学生有很强的交往需求,渴望被听见,渴望被人接受与理解,渴望爱与被爱。

3 倾听的策略

首先,倾听者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维持大脑的和身体兴奋状态和警觉状态。在挑起话题后,借用动作、姿态和表情如微笑,点头等呼应学生,营造融洽谈话氛围。姿态上要始终面向学生,开放的姿态,身体前倾。保持目光的亲密接触,也可以配合一定的手势。观察学生的表情,说话的语气、音调和语速等,努力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做好准备积极适应他的思路。

其次,必要的沉默。体贴的静默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手段。虽然仅仅是一种状态,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是,沉默要用到对时机和场合,不能故作高深而滥用沉默,而且一定要与语言追踪相辅相成,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适时适度的提问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比如:“怎样”“为什么”“什么原因”等词语发问,让学生对有关问题、事件和困惑做出较为详尽的反应,引出他对某些问题、思想和情感的内在理解和思考。

再次,充分建立信任后,辅导员适时推进谈话。当深入至问题澄清的阶段,倾听者要及时地捕捉学生瞬间的表情,并及时进行反应,此时可以提一些问题,比如“你怎么看”“你的感觉如何”“说说你的需要”等反馈感受的词语。但是要注意,不能提太多问题,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精力难以集中。要把学生讲的每一句话都听进去,别匆忙下结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表述时间。有时候,学生表述不全面、观点偏激或词不达意时,要在学生表述结束后恰当及时准确地反馈。

4 倾听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区分话题类型。辅导员常遇到谈话类型有学业和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学生违纪和干部事务类。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需鉴别话题类型,通过倾听为主,适时的反馈帮助沟通梳理事实经过,明确问题关键点,为下之后的谈话打下基础。

(2)尊重对话方。态度上,辅导员要尊重对话方,放下防卫心,专注地听对方。俗话说:先通情后达理。辅导员可适时地提问,控制情绪化反应,不打岔,尽量保持安静,不预设,不假设,要把听到的信息归类到自己的信息框架,适当提醒目标。用耳听,用眼看,用心悟。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赏;解除其的压力,帮助清理思绪。如有内在矛盾,积极的倾听能触发内心冲突暴露,并使其正向转化。

(3)注重适时推进话题。实施过程中,有了互相理解与包容的氛围后,辅导员适当主动、适度地表述其观察到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让其了解老师,放下戒心。此时辅导员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语言比如:“我看你对此有疑惑”“可以具体描述吗”“你需要什么”“你有什么希望”等等。一旦触发了他的感受,就进入了“破冰”阶段。因为构成了互信的氛围,学生会有信心分享自己的背景,且推心置腹坦述自己的观点。倾听能使学生真的坐下来,听进去,说得出来。学生在倾诉过程中自觉的探索,寻找困惑焦点,为构建自我意识,寻找自我。辅导员全面了解情况后,也能因材施教,更好地开展心理疏导和思想价值引领开展工作,形成共赢的局面。

5 结束语

本人在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运用倾听策略,在针对500名学生的谈心谈话实施过程中,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主动性,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让老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和内心的困惑,快速的找到了学生的症结,行之有效的采取了对应策略和措施,使育人工作有的放矢并取得了良好实效。

猜你喜欢
谈心谈话谈话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未来5年,你会不会成为被淘汰的料企之一?从海大薛华的谈话中,窥见“危与机”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基于心理咨询技巧的辅导员谈心谈话模式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