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在阐释学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差异

2020-01-09 16:29董佳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科海故事博览 2020年2期
关键词:阐释学译作女性主义

董佳艺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多数翻译理论都过分强调原作和原作者的强势地位,而忽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导致了译者地位长期处于文化的边缘地带。20 世纪70 年代的“文化转向”为翻译开辟了新的视角,翻译活动被放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语境中,翻译理论家关注的重心转向了文本外的因素。自此,翻译的译者主体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其中从阐释学和女性主义译论的视角研究译者主体性发展得较为成熟,理论成果丰硕。

一、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发展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翻译理论学家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传统翻译理论和文化转向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原作和原作者与译者的关系被解释为“二主一仆”,即原作与原作者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译者则要尽量做到“隐形”,保持沉默,降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0 世纪70 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逐渐从动态的、功能的、交际的视角进行,译者的地位逐渐显现。许多翻译理论学家,如佐哈尔、巴斯耐特、德里达等重新思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定位。首先,多元系统论推翻了译作译者附属于原作原作者的观念,并指出翻译研究应该在更大的文化框架中进行,而译者可根据翻译需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次,操纵学派认为翻译过程受译者操控,译者是翻译行为的主体;最后,解构学派更为激进地指出翻译过程的开始就标志着“作者已死”。自此,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二、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在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研究译者主体性时,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阐释学的理论和观点被广泛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对认识翻译过程和译者身份等相关问题大有裨益。

(一)阐释学翻译理论简介

阐释学源于古希腊,传至中世纪时主要应用于阐释《圣经》,传递神意,传播宗教;20 世纪时,阐释学经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翻译的相关研究。阐释学认为,一切翻译都是阐释,是对原作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阐释,简言之,翻译过程就是解释的过程,而译者既扮演原作的解释者又担当译作的创作者。

(二)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斯坦纳的4 个阐释的步骤,即信赖、侵入、吸纳和补偿。斯坦纳强调翻译过程不是译者原封不动的将原作意思传递到译作中,而是译者能动地、主观地、有目的地根据自身因素以及目的语文化的需求去解释原作。

1 信赖。信赖指的是译者对于原作持有的态度。只有译者对原作信赖,肯定其具有翻译的意义,那么翻译过程才能开始。这一阶段,译者的主体性具体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等方面。译者在接触翻译文本时,会调动自我意识,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文本进行翻译。由此可见,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识形态选择翻译的原文本,体现了译者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反之,恰当的文本又能为译者主动性提供保证,因为译者的思想能够自然地与原作融合,最大程度地遵守忠实原则。同时,译者会根据翻译的文化目的定好全文的基调,借助翻译,引入外来文化支持或反对本土文化,这也是取决于译者的态度。一旦确定了基调后,译者就会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如异化、归化、直译、意译等,以达到相应的文化目的。

3.吸纳。吸纳指的是吸收目的语中的文化因素,用其代替源语中的因素。译者侵入原作后,创造出译作,然后“吸纳”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方式,在尽量保证原作意义和风格的基础上,对译作进行加工,提高译作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这一阶段,译者需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异同,根据自身主观能动性去调节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4.补偿。阐释学认为译者在理解原文时是有“偏见”的,无法避免,所以原作到译作的转化不可能是完好无损的,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如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语言层面的句法结构差异以及文体风格差异等。这样的差异会导致原作意义传达的不准确,不完整甚至是不正确,进而导致读者的误读或理解的困难。译者在这个翻译转化的过程中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将原作中隐含的文化信息补偿到译作中去。

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译者主体性在文化转向中得到了肯定,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又进一步的重新定义并突出强调了译者主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通过关注译者性别为研究译者主动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简介

女性主义者认为社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也是语言的问题,因此极力提倡以女性的立场为基础对语言进行改造,以此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而依赖于语言的翻译活动则成为女性主义者实施语言变革的工具。女性主义者通过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各种概念层面或语言层面的技巧、策略使得女性的痕迹在文中得到凸显。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强调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强调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自身因素所导致的“创造性”和“差异性”。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又将性别因素引入到了译者主动性的研究当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是重要理论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忠实原则、意义的差异性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具体彰显的重新理解和定义。

1.强调原作与译作的平等地位。传统翻译观认为,译作从属于原作,正如地位卑劣的女性从属于强势有力的男性。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以后,结构主义则认为译作对于原作是继承而非从属关系。同时,任何文本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识,所以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差异也是允许的。女性主义进一步指出译作并没有“背叛”原作,而是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原作译作的差异是因为译者补充或赋予了原作更丰富、更深刻的含义。因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推翻了原作霸权地位,而强调原作和译作的平等地位。

2.重新定义“忠实”原则。“忠实”一直以来被奉为评价翻译优劣的最高标准。译作要忠实于原作,否则译作就是失败的。因此,绝对的“忠实”抹杀了原作译作的差异性,压制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坚决反对绝对的忠实原则,并重新定义了忠实原则,即忠实既不是对于作者,也不是对于读者,而是对于由作者和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方案而言的(Simon,1996:2)。女性主义翻译观不再要求译作必须完全忠实于原作,而是允许原作和译作之间存有差异,允许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翻译的需求、各类自身因素等发挥其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这种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凸显出了女性译者的主体性,让女性意识驾驭文本。

It took three times as long as I had expected.这件事比我预料的多花了两倍的时间。

3.强调意义的差异性。传统译论中,原作的意义被认为是确定的、绝对的,译者必须要完全忠实于原文,然后将其意义准确无误地转入译作中。女性主义翻译者借助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认为,由于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差异,具有一定前知识的译者在理解原作的时候也必定会产生差异,产生不同的意义。同时,文本本身具有多层含义,允许不同理解,因此,翻译意味着揭示文本意义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此外,由于译者自身的差异,其对原作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原作的解构解读再创出译作。

4.译者主体性的具体彰显。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又体现在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中,翻译策略又细分为增补、前言与注脚以及劫持3 种方式。文本的选择指的是女性主义译者选择翻译那些被忽略的女性作品,并重新解释被男性译者扭曲了的女性文本、女性角色等。增补指的是译者注重增补原作在转化成译作时所产生损失的性别意义。前言通常是向读者阐释翻译的意图以及采用的翻译策略。脚注是阐释一些如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等背景信息。劫持指的是女性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和偏好一定程度上对原文本进行“重写”,具体可以通过赋予旧词新意义或者创造新词来实现。

四、译者主体性在阐释学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差异

译者主体性在阐释学翻译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相关研究都是在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后逐渐兴起起来的。在这两种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肯定,并且它们在译者主体性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译者主体性在这两种翻译理论中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译者主动性研究的动因、方式、侧重点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异。

(一)译者主动性研究动因的差异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阐释学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针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和理解。而翻译的实质是以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思想目的、是重现原作意义。因此可以说翻译首先是对原文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的阐释。这样一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阐释与译者的翻译过程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在翻译过程中,文本“艺术品”的阐释者正是译者,所以为了能够理解和阐释文本,就必须要先研究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因此,大量学者从阐释学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译者的主体性。

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则是起源于女性意识的觉醒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性别因素。因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将翻译作为语言变革的工具,认为女性主义译者可以通过翻译的文化重建来建构女性主体,帮助女性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个领域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于达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因此,女性主义译者则会有意识地在翻译中采用概念层面或语言层面的技巧和策略来凸显女性的主体地位,那么也就是凸显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

(二)译者主动性研究方式的差异

阐释学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部分是斯坦纳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提出的翻译阶段的4 个过程,即信赖、侵入、吸纳以及补偿。因此,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方式是通过其在翻译4 个阶段、4 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担当的角色进行研究的。在信赖过程中,译者的主动性体现在对文本的主观选择、根据主观判断确定翻译的文化目的以及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翻译文本选好后,译者需要侵入原文,对其意义进行解、理解。同时吸纳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并通过补偿两种文化、两种文本的差异性,创造和调整译作。

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对译者主动性的研究则是通过强调原作和译作平等的地位、重新定义“忠实”原则、强调意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具体的翻译策略来进行的。它并没有像阐释学翻译理论那样比较有系统地去研究译者主体性。

(三)译者主动性研究侧重点的差异

阐释学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侧重的就是译者对于原文本的阐释和理解。它强调,由于译者在理解原文本时已经具有了“前理解”包括自身意识形态、接受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因此,所有对于原文本的理解一定存在“偏见”,这种“偏见”是普遍又客观的存在。这样必然会导致原作与译作的差异,而译者则再次通过“融合视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弥补这些差异。简言之,译者对于原作的理解和阐释、对于两种语言背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阐释是阐释学翻译理论中译者主动性研究的重点。

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侧重的是对女性主义译者以及女性的凸显。比如,选择翻译文本时,女性主义译者会选择之前被忽略的女性作品,或者选择重新翻译被男性扭曲的女性角色。再比如,重新定义“忠实”原则,使得女性主义译者能够加入更多的主观意识。又比如,译者会主动地、有意识地选择突出女性的翻译策略,如选择中性词汇而替代男性词汇,创造新词凸显女性。

(四)其他方面的细微差异

阐释学翻译理论中译者主动性研究主要将译者对于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因素理解考虑在其中,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译者主动性研究则是将译者性别因素作为重点研究。换言之,阐释学派是将翻译过程看作是一项跨文化交流的过程,而译者在其中发挥主动作用,而女性主义译观则是认为翻译是女性发声的工具。

在具体的翻译策略方面,阐释学翻译理论观不建议采用脚注等附加式解释,而是建议通过直接在文本中进行语义补偿即可。但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则提出采用前言、脚注等额外的附加式解释能更好地增补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差异。

五、结语

翻译理论的文化转向之后,阐释学和女性主义被引入到了翻译理论研究中,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传统译论中“译者隐形”的观点,并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肯定了译者主动性的地位。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是通过斯坦纳的四个翻译过程进行研究的,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是通过引入性别因素进行研究的。通过对比分析,两个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体现在其研究动因、研究方式、研究侧重点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异。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动因不同,阐释学派是源于对文本艺术品的阐释而研究译者作为阐释者的主动性,而女性主义译观则是源于通过女性译者发挥主动性提高女性主体地位。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方式不同,阐释学译观是在翻译过程中研究译者主体性,而女性主义译观则没有固定顺序。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阐释学译观侧重译者对于原文本和源语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而女性主义侧重翻译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增加和凸显。其他方面也有细微的差异。但二者均通过不同视角研究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阐释学译作女性主义
实际生命的阐释学处境
——关于海德格尔的“那托普报告”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what用法大搜索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