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驻村扶贫的一流业绩
——记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党委副书记兼穆家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涛

2020-01-10 03:10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刘涛工作队第一书记

2016年3月,时任鞍山市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的刘涛与鞍山市工商联的潘辉、李琦组成驻村工作队,肩负精准扶贫的重任,来到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穆家岭村,刘涛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与村民心连心

山清水秀的穆家岭村地处大山深处,16.2平方公里的沟沟岔岔散落着11个村民组、368户人家,种植玉米和放养柞蚕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村集体长期处于负债状态。

“当这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真不容易!”但刘涛始终信守一个“种子理念”:“我们驻村工作队就好比玉米种子,到了穆家岭村,就要融入这里的乡亲,生根、拔节、出棒,与村民心连心。我是第一书记,要拿出‘绣花’的功夫,认真细致地走好每一针、每一线。”

入驻当晚,刘涛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到深夜。他信心满满地对村干部们说:“既然来了,就要做一番事。不脱贫,我们绝不走。”言出必行,刘涛把自己变成了“穆家岭人”,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每一位村民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把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摸清楚。

“第一书记就是要把村民当亲人,就要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帮其所需。”贫困户荀凤利的儿子出了车祸,刘涛和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自掏腰包解了荀凤利的燃眉之急,并为其购买鸭雏,帮助他发展特色养殖;村里哪位党员生病住院了,刘涛得知后都会赶往医院看望;每年大年初一,工作队成员早上6点便从鞍山市内家中赶到村里,挨家挨户给乡亲们拜年……

走亲戚、处亲戚般的举动,密切了驻村工作队和村民的感情。而掷地有声的承诺和成效显著的扶贫举措,更是将第一书记和全体村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抓党建强堡垒

刘涛刚到穆家岭村主持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时发现,参加会议的党员有的在剪指甲,有的在小声说笑,有的在玩手机游戏……

“抓好党建增合力,建强堡垒聚民心”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刘涛走访了全村所有党员,与他们交流“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的感悟,并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促膝谈心,阐明“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在党支部会议上,他提出党建工作必须“摸天着地”:“摸天”,就是要有时代感,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着地”,就是要接地气,适应农村农民党员生产生活需求,并在积极探索中大胆尝试。

亮出党徽抖精神。严肃党员活动形式,要求全村每名党员都佩戴党徽,在党员家门口悬挂“我是共产党员,我来带头”的标牌,认真组织每一次党员会议,开展重要活动时齐唱国歌……以庄严的仪式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生动力。

选拔优秀树标杆。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和带头党员奖的评选,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共产党员的照片和先进事迹制作成光荣榜,张贴在村部门前的大牌子上,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到穆家岭村公众号和微信群里,营造“我是党员我光荣,我是党员我担当”的良好氛围。

建立队伍搞活动。以“新媒体+党建”模式推进党务公开;通过“党建+扶贫”,打造出更接地气、更贴心的“党员专业队”,细分为主抓组织建设的党员先锋队、主抓脱贫攻坚的党员扶贫工作队、主抓文化生活的党员文艺队和主抓妇女工作的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充分调动每一名党员的积极性,实现党员队伍管理创新。

倡导文明正村风。将党建工作向群众延伸,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由党员牵头成立了6支党群活动队,组织村民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发展村民互帮互助爱心组织,开展了“最美穆家岭人”“好婆媳”“带头奉献奖”“带头脱贫奖”等系列评选活动。

刘涛(左二)在田间地头走访村民

要创造出驻村扶贫的一流成绩,努力将我们党代表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抓铁留痕的作风充分体现出来。要让人民群众从我们的工作成果上看到前途与希望,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

——摘自刘涛驻村日记

精准发力促脱贫

刚驻村时,由村部通往村民组的一座漫水桥又窄又破,大片山坡耕地也因道路不通几近荒芜,河道里乱石堆积、杂草丛生。一位村干部对刘涛说:“你要是真想帮俺们脱贫,就把路和桥修了。”刘涛深知“要致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可修路不是动动嘴、跑跑腿那么简单,需要真金白银。他不辞辛苦,多方联系,争取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先后完成了贯通穆家岭村全境16.2公里柏油路、90米长跨河大桥、600米防洪挡水墙和23座村组桥的修建改造,建设了2400平方米文化广场、105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和300米长的景观坝。如今,穆家岭村已实现了“组组通柏油路、沟沟有路灯、户户走石桥”。

脱贫增收是穆家岭村村民之梦。刘涛清醒地认识到:“带动村民增收脱贫,必须立足本地资源,发展新兴产业,培植造血机能。而第一书记就是精准脱贫的‘领头雁’。”按照“因地制宜、点线面立体式发展、村集体与合作社合作共赢、真正实现自我造血”的理念,刘涛主导开发了深山鸡饲养、香菇种植、温室采摘等现代种植养殖项目,打出了以“扶贫题材+绿色食品”为特色的“共同富裕·穆家岭”品牌,先后安排了300余人就业。村集体每年收入近30万元,村里还成立了环卫队,安排贫困户就业,实现了全村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

谈及穆家岭村的发展变化,刘涛说:“穆家岭村摘掉‘贫困帽’,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5年,穆家岭村将精准发力,形成集大型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田园生态居住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穆家岭的明天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刘涛工作队第一书记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扶贫工作队
有的病倒“文字堆”,有的陷进“项目堆” 第一书记怎么避免“能力尴尬”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