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祚传烈士的家国情怀

2020-01-10 05:28杨庆树
云南档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龙云遗书烈士

■ 杨庆树

赵祚传1903年出生于云南大姚,1926年前往广州参加革命,同年经王德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回云南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省特委委员、省临委委员、省特别委员会书记等职。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龙云根据国民党中央“清党”密令,逮捕了赵祚传,并将其关押到五华山看守所。在狱中,赵祚传和难友们一起开展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大部分被捕人员被释放。而王复生、赵祚传等六人,则被指控为“赤化乱党”继续关押,敌人企图加以杀害。面对白色恐怖赵祚传始终泰然处之,毫不畏惧,同难友们一道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胡若愚囚禁龙云的“六一四”政变发生后,胡为了标榜开明,笼络人心,才将赵祚传等六人释放出狱。

1927年7月,龙云赶走了胡若愚,重新执政,蒋介石派特使李宗黄到云南唆使龙、胡联合亲蒋反共。为揭露李宗黄来云南勾结反动派,镇压革命的阴谋,赵祚传等组织青年学生走上昆明街头,发表演说。8月,赵祚传和刘玉瑞一起在启文街第二次被捕。在中共云南特委指导下,国民党左派省党部联合各界进步人士请愿示威,要求释放被捕人员。此时,正值蒋介石通电下野,龙云重登宝座不久,为巩固其统治,政治上举棋不定,于第三天托词“误会”,释放了赵祚传、刘玉瑞二人。

1928年赵祚传回大姚为党筹措活动经费,他说服父亲将家里的田产变卖,动员妻子把结婚陪嫁的金手镯、金戒指等首饰当卖作为党的活动经费。1928年9月赵祚传准备携带家里为他典卖田产所得的款项返回昆明时,第三次抓捕。在狱中,赵祚传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念念不忘的是人民疾苦,革命的胜利。写了《狱中思母》,宽慰母亲:“楚囚无辜恨难平,革命奋斗只为民。寄语慈母宽自慰,日落西山莫倚门。”

他在狱中写道:

镣锁锒铛进县城,狱里无处不冤声。

茹尽人间无限苦,但期革命早日成。

耕者无田是乱根,贪污腐化交相侵。

世间多少不平事,搔首问天恨无垠。

张子聪获悉赵祚传次日将被秘密处决的消息,带上纸笔赶到监狱里告知赵祚传:“你的事无可挽救了。要对亲友说些什么可写下来,我帮你转交”。又劝道:“你与其受枪决的痛苦,何不如服毒自尽”。说着说着,不禁声泪俱下,赵祚传视死如归,坦然自若,沉着镇静地说:“我没有做过什么污名败节对不起人类的事,值不得自寻短见,你也用不着为我悲伤”。说完后赵祚传接过纸笔,在一天内写下五封遗书,分致父母、兄妹、岳父母、妻和未满周岁的遗子。

在给父亲的遗书中,赵祚传劝慰亲人,希望他们理解自己是为国牺牲,死得其所,不要过度悲伤。“我为主义而牺牲,为民众而牺牲……我心很坦荡安然”。在写给妻子李善徵的遗书中,赵祚传劝慰妻子,“你尚年幼,是否可以领着昆儿长此过下去,这在你自决,切勿为一切所束缚”。

他劝慰兄妹:“不必为我悲伤,世界上如我这样牺牲的人不知有多少,不如我这样死得其所的更不知有几何?人生是准备来牺牲的,虽置法场,又何足惜”。

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动人心魂!

1929年3月29日黎明前,赵祚传在大姚北城外惨遭杀害。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故里。赵祚传遇难的当天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纷纷赶来吊唁,挂满灵堂的挽联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和哀思。其中一副写道:“谁说黄花岗后无烈士,且看蜻蛉河畔有伟人。”

赵祚传的一生是短暂的。26年虽然短暂,但活得很有分量,很有价值;26年虽然短暂,但铸就了永恒不朽的丰碑。他将毕生的精力和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值得每一位党员铭记, 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光辉榜样,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一定要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向革命先烈学习,把我们毕生的精力和生命都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像赵祚传烈士一样,一日入党,终身爱党、信党、拥党。

猜你喜欢
龙云遗书烈士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龙云:被破格摘掉“右派”帽子的“云南王”
潦草的遗书
教授的暗示
云南王龙云险随汪精卫一同投日?
省主席为何放弃走后门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