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及妊娠结局分析

2020-01-10 02:28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子痫胰岛素新生儿

陆 叶

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广东江门 529000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并发症,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发巨大儿、羊水过多、呼吸窘迫等妊娠结局,严重危害母婴危害,所以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非常关键,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关键所在[1]。临床上采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治疗,且二者在临床上的效果都比较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改善妊娠结局,但是胰岛素的费用比较高,长期使用会为患者加重经济负担,二甲双胍通过胎盘发生作用,当胎盘内药物浓度到母体药物浓度50%,容易对胎儿引发一定影响,所以现阶段二甲双胍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肯定[2]。因此,当下急需找到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与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 年1 ~12 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0 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3]:(1)符合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协会提出的制定标准;(2)年龄均在38 岁或以下;(3)均为单胎妊娠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妊娠合并症;(2)酮症酸中毒;(3)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4)胰岛素或二甲双胍治疗禁忌证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2 ~38 岁,平均(28.3±5.3)岁,孕周24 ~31 周,平均(25.2±1.4)周,孕次1 ~3 次;对照组患者年龄23 ~38 岁,平均(25.4±4.2)岁,孕周22 ~32周,平均(25.3±1.5)周,孕次1 ~3 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进行积极的健康锻炼。在其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每餐之前0.5h 内皮下注射诺和锐30[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J20140140,100U/mL,3mL/支],第1 次使用注射0.2 ~0.3U/(kg·d),每次注射的量约为总剂量的1/3,治疗期间严格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根据孕妇怀孕时间及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每日晚餐后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H20050699,30 片,0.5/片)。两组患者均治疗到婴儿出生。

1.3 观察指标[4]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蛋白尿、子痫症状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剖宫产与引产术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新生儿出生情况,如呼吸窘迫、胎儿黄疸及巨大儿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相关数据均录入Excel 中,在其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 整合并处理,分析过程中计量资料如患者平均年龄等采用t 检验,用()描述,计数资料如临床疗效与新生儿结局各项观察指标采用χ2检验,用百分数描述,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引产率、子痫前期发生率、蛋白尿发生率等比较

观察组患者子痫前期与引产术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蛋白尿与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引产率、子痫前期发生率、蛋白尿发生率等比较[n(%)]

2.2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总体新生儿不良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新生儿结局比较[n(%)]

3 讨论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胎盘雌激素、皮质醇、孕酮等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随孕周增加孕妇对胰岛素敏感性不断下降,为维持糖代谢水平,需要的胰岛素量逐渐增加,此时孕妇由于胰岛素分泌受限,不能代谢该生理变化,表现为血糖升高,加重原有糖尿病,甚至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当前对此有关学者认为,及时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是其首选治疗方案[5-7]。

本研究中对照组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引产术率、子痫前期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对这些患者来说有必要联合用其他降糖药物实施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黄疸、低血糖、巨大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糖控制标准与否直接决定了围产儿预后,研究显示,血糖平均值如未达到5.5mmol/L,则新生儿合并畸形、呼吸窘迫、巨大儿等会明显降低,但单一使用药物治疗,则不能达到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的作用。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主要原则是控制饮食,如控制饮食达不到理想效果时,需要选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是胰岛素治疗费用较高,且每日需注射多次,不仅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同时也为患者及其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此外还可能出现低血糖、低质量增加过度等情况[8-11]。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降糖药物,是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用治疗药物,服用该药物可提升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程度,从而减少肝糖原异生,有效降低小肠对糖分的吸收,充分发挥出其降糖作用,与此同时,该药物对胰岛β 细胞不存在刺激性作用,也不会引发体质量增加过度或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但是,因为该药物需要通过胎盘发挥作用,胎盘内药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所以现阶段该药物是否可以安全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之中,还存在很大的争议[13-15]。

综上所述,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仅采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孕妇与围生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子痫胰岛素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子痫的急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