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在提高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2020-01-10 02:28林少虹王日香蔡伟兰肖伊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上门母乳喂养出院

林少虹 王日香 王 启▲ 蔡伟兰 肖伊玲 洪 霞

1.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 523633;2.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 523633

母乳是一种含有抗体的天然食物,母乳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喂养能够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对婴幼儿成长的益处可延续至其成人时期[1]。目前,我国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于产妇出院后缺少护理人员的帮助,因此在母乳喂养方面出现不知所措,进而降低了母乳喂养率[2]。研究显示,产妇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3]。电话回访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延续行护理模式,其将医疗护理延伸至产妇出院后,使产妇能够感受到持续的关怀[4]。社区护士产后上门访视可为医院节约临床医疗资源,定期上门为产妇及新生儿进行身体检查,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提高母乳喂养率[5]。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产后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对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医院收治的120 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中:年龄20 ~39 岁,平均(29.3±3.3)岁;新生儿出生时体重2.5 ~3.8kg,平均(3.17 ±0.41)k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 44 例,剖宫产16 例。对照组中:年龄21 ~39 岁,平均(28.3±3.3)岁;新生儿出生时体重2.5 ~3.9kg,平均(3.18±0.42)k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3 例,剖宫产17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单胎足月者;(2)产后无严重并发症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传染病者;(3)合并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者;(4)合并严重精神疾病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产后采取常规干预,在产妇出院后1 周进行电话回访,调查母乳喂养情况,并向产妇口头讲解母乳喂养知识。

观察组产后采取电话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1)电话随访:①电话回访准备:建立产妇随访登记本,详细了解产妇的家庭环境、配偶情况等基本信息。②电话随访时间:在产妇出院后的42d 内,每隔2 周随访1 次。③电话随访内容:对产妇和新生儿最近情况、家庭支持情况进行初步了解。④电话随访指导:在产妇产后第2 周指导其合理饮食、多喝温开水、保持充足睡眠及大便通畅,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新生儿充分吸吮前奶和后奶的意义,告知产妇出现奶胀时的处理方法;产后第4周指导产妇如何保持充足的乳汁,并舒缓患者心态;产后第6 周向产妇宣教6 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的好处,产妇回到工作岗位后保持泌乳的方法及母乳的储存、温热,提醒产妇在产后28 d 后带婴儿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接种疫苗。(2)社区护士上门访视:①心理干预:社区护士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②健康宣教:社区护土向产妇发放宣传小册子,宣教内容主要为示范哺乳、协助产妇哺乳、坚持夜间喂哺的好处、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等。③饮食干预:给予产妇牛奶、鸡、鱼、肉、蛋、水果等高蛋白饮食,还需给予产妇充分的新鲜蔬菜,根据产妇的恢复状况制定合理的膳食。④乳房按摩指导:耐心向产妇讲解按摩乳房的技巧和方法,首次指导需由社区护士亲身示范,将温度适宜的毛巾铺盖在产妇的乳房上,乳房胀痛时先冷敷乳房,再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由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进行按摩、梳理,由外向内,保持按摩力度适中即可,还可搭配促乳精油进行涂抹,以更好的促进产妇分泌乳汁及排空乳房。⑤哺乳技巧指导:指导哺乳的姿势、含接的姿势,告知产妇在哺乳婴儿时应保持心情愉悦,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以有助于乳汁排出。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产妇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时间长、母乳喂养率、人工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及母乳喂养技巧评分。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表[6],对母乳喂养技巧进行调查,总分90 分,分数越高,表示母乳喂养技巧掌握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均应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时间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时间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时间比较

表1 两组产后的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时间比较

?

2.2 两组产后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高于干预前,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率更高,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的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2.3 两组产后的母乳喂养技巧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后的母乳喂养技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技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技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的母乳喂养技巧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产后的母乳喂养技巧评分比较(,分)

?

3 讨论

母乳是促进婴幼儿智力、体格发育的重要物质,由于母乳内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抵挡细菌及病毒入侵新生儿,从而增强新生儿的抗病能力[7]。产妇出院后由于心理因素、环境或乳房下垂变形、身材变形等原因,不愿进行母乳喂养,因此,需采取措施对产妇心理进行疏导,以有助于产妇进行母乳喂养[8]。研究显示,社区产后上门护理是提高产妇出院后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9]。常规干预仅在产妇出院后对其进行简单的母乳喂养指导及宣教,使得部分产妇母乳喂养不科学[10]。电话随访结合上门访视能够加强对产妇产后的指导,在出院后对产妇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对母乳喂养知识的了解[11]。但由于医院工作量较大,人员缺乏,对出院产妇进行电话回访存在一定困难[12]。社区护士在具有贴近产妇的优势,因此,本研究采取产后采取电话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时间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技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王阳等[12]的研究结果中报道,研究组在访视前后母乳喂养率及两组访视后母乳喂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结果说明:电话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能够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延长喂养时间。分析原因可能为:(1)电话随访方式能够详细的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近况,针对产妇提出的问题或其在母乳喂养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讲解,以加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13]。(2)社区护士上门访视能够解决产妇在实际哺乳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向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加强产妇母乳喂养意识,延长母乳喂养时间[14]。(3)电话随访结合上门访视能够指导产妇产后正确母乳喂养,定期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解,以针对产妇的喂养不足采取相应的指导,以改善母乳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15]。

综上所述,对产妇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联合社区护士上门访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技巧,更好的促进乳汁分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上门母乳喂养出院
瓜果时间长 上门收购忙
瓜果时间长 上门收购忙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生意上门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