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床旁吞咽功能筛查及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2020-01-10 02:29郝欲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功能障碍

贺 萍 郝欲珍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襄阳 441000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群体,其中65 岁以上老年群体患病率达到1.7%,患病后患者多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其发生率达到82%,不仅影响患者饮食摄入和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食物误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为避免帕金森病患者因吞咽障碍出现以上情况,加强床旁吞咽功能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在治疗主要以脑深部电刺激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为主,而治疗期间还需加强康复护理,方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吞咽功能障碍[1-2]。本研究收集2017年5 月~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帕金森患者,对帕金森病床旁吞咽功能筛查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19 年2 月我院接诊的100 例帕金森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我院检查均确诊为帕金森;(2)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2)临床资料不全;(3)不配合者;所有患者家属详知此次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 例,男26 例,女24 例;年龄52 ~83 岁,平均(67.5±6.3)岁;病程1 ~8 年,平均(4.5±0.7)年;Hoehn-Yahr 分级:25 例为Ⅰ~Ⅱ级,25 例为Ⅲ~Ⅳ级;观察组50 例,男25 例,女25 例;年龄52 ~80 岁,平均(66.2±6.0)岁;病程1 ~6 年,平均(3.5±0.4)年;Hoehn-Yahr 分级:27 例为Ⅰ~Ⅱ级,23 例为Ⅲ~Ⅳ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Hoehn-Yahr 分级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床旁吞咽功能筛查 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1)间接吞咽评估。①患者保持60°斜度坐位姿势,测试患者注意力保持能力,测试时间为15min;②对患者嗓子清晰度进行测试,测试次数保持在2 次以上;③测试患者口水吞咽能力;④观察患者口水控制能力;⑤测试患者发音力量、清晰度;每项各1 分,满分为5分;(2)直接吞咽评估。让患者食用液体食物、糊状食物及固体食物各半勺,分别测试患者吞咽能力;吞咽功能划分为3 级,0 分无法吞咽,1 分吞咽缓慢,2 分吞咽无障碍;咳嗽:吞咽前后无咳嗽症状;1 分无咳嗽症状,但存在流口水情况;流口水:0 分流口水,1 分声音出现改变,未出现流口水情况;声音改变:0 分出现声音改变,1 分声音未发生改变。

1.2.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脑深部电刺激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进食护理。重度吞咽功能障碍者,可采取胃管进食,并选择患者合适的食物;中度吞咽功能障碍者,采取糊状食物经口或鼻饲进食;轻度吞咽功能障碍者采取糊状食物经口进食,无吞咽障碍患者尽量使用温度较低食物,坐位或60°斜度坐位姿势缓慢进食,吞咽结束后在进行下一次喂食。(2)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手册、讲座、视频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详细向家属讲解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带来的危害,指导患者家属正确选择食物类型和进食途径;引导患者逐步进行吞咽功能训练。(3)吞咽护理。通过牵拉手法、按摩对患者面部肌肉进行被动活动,引导患者放松口面部肌肉,减轻患者面部肌肉紧张感,降低肌张力,提升肌肉活动能力;播放患者喜欢的歌曲,鼓励患者跟唱,放松面部肌肉,每天训练次数保持2 次以上,每次15min 左右,其中5min 为按摩时间,10min 为唱歌时间;引导患者主动进行唇舌运动训练,通过舌头取物、顶腮、回缩、伸展舌头、吹口哨、双唇夹物、鼓腮等方式进行唇部周围肌肉训练,每天训练次数保持在2 次以上,每次训练时间在15min 左右;引导患者进行冰块刺激训练,在口腔中含冰块,对舌头、唇、口轮肌肉进行刺激,改善患者肌肉敏感性和运动能力,每天训练次数保持在2 次以上,每次训练时间在15min 左右;通过门德尔松吞咽手法引导患者进行口水吞咽和空吞咽,吞咽过程中患者可用舌头将硬腭抵住,屏住呼吸,抬升喉部吞咽,每天训练次数保持在2 次以上,每次15 ~20个左右。

1.3 观察指标

干预2 个月后,采取吞咽功能评估(GUSS):吞咽筛查量表[3]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分,20 分为表示患者无吞咽障碍,15 ~19 分表示患者存在轻微吞咽困难,10 ~14 分表示患者存在中度吞咽困难,0 ~9 分表示患者存在严重吞咽困难。采取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进行评分,每项总分为100分,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估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估评分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

3 讨论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疾病进展缓慢,自残率极高,患病后患者出现非运动性及运动性症状,伴随流涎、语言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患病群体主要集中在60 岁以上老年群体,据相关资料统计[4-5],我国帕金森病患者高达200 万人次,其中90%患者存在言语功能和吞咽功能障碍,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后,25%~50%患者可能存在食物误吸入气管,出现吸入性肺炎,引起患者死亡。目前,关于帕金森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以常规药物治疗及脑深部电刺激物理疗法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但在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方面效果不佳,还可能出现副作用,因此,加强患者康复护理尤为重要[6-8]。本研究在康复护理中通过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详细为其讲解吞咽功能障碍危害,提高患者对吞咽功能障碍相关知识认知度,并给予患者进食及吞咽护理,掌握正确的进食类型和进食方法,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9-11]。在肌肉放松训练时,听过牵拉、按摩、唱歌、唇舌运动训练、冰块刺激训练、门德尔松吞咽训练等方式主动和被动对患者口颜肌肉进行放松,而相较于脑卒中患者,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能力下降,全身无力,更容易疲劳,无法进行持久性康复训练, 因此,每天训练时间应保持在2 次左右,每次15 分钟左右,且训练过程中应坚持适量多次原则,避免训练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多影响患者休息,造成功能持续下降[12-13]。如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肌肉张力过高,出现颜面部、口唇肌肉活动困难情况,在训练时可先对面部、唇舌肌肉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后再进行训练,避免训练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情况[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仅2 例存在严重吞咽障碍,9 例为中度吞咽障碍,30 例转为轻微吞咽障碍,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证明,康复护理在帕金森床旁吞咽功能筛查中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帕金森患者病床旁吞咽功能筛查中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