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2020-01-10 03:36包生耿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街道社区大学城党组织

包生耿 张 维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党委宣传部,广东 广州 51042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2017年7月,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提出“城市基层党建”这个重大命题,倡导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号召城市充分整合辖区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优势,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共通,发挥党组织的牵引作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强调区域范围内的系统性、整体性运作,其中就包括高等学校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融会贯通”的问题。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把企业、农村、学校、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提供了指南。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由此可知,“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紧密相连,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高校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的基础和内涵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0所高校。小谷围街道办事处下辖星汇社区、北亭村、南亭村、贝岗村、穗石村5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及村委会(村支部)。广州大学城管委会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小谷围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

高校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共建共赢,符合双方利益,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首先,高校的其中一项职能是服务社会,国家给予高校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支持,高校有义务回馈社会,服务地方发展。高校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人才培养目标,应努力搭建实践平台鼓励青年学子特别是学生党员走出校园,参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目的。因此,高校参与城市基层党建,既是外部要求,又是内在需求。其次,从街道社区的需求来看,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的龙头和总调度。以小谷围街道为例,街道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多项业务,是政府服务基层民众的最基层组织。基层治理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在政策咨询、技术支持、人力资源等方面,街道社区都面临捉襟见肘、资源短缺的局面。因此,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迫切需要外部力量的融入、支持。

因此,高校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是新时代的号召,更是双方的共同需求、主动追寻。高校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应该是共生融合的关系,是开放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高校融于城市基层党建,内涵丰富。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驻区单位,高校与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通、共建共赢。高校党组织一般设有学校党委、二级院系党委(党总支)、师生党支部等组织架构,城市基层一般涵盖城市(区)党委、镇街党工委、社区(村)党支部等组织设置,二者组织机构健全,服务对象互补,沟通交流便利,具有很好的合作共建优势。

第二,作为平行单位,高校与其他驻区各单位、各组织、各行业党建互相学习、互相融合。除了10所高校外,广州大学城内还有各类事业单位、企业、商业中心、社会团体等组织,如广州国家档案馆、广东科学中心以及其他公司企业。现实层面,各驻区单位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相互独立封闭。高校与其他驻区单位应从共同利益和需求入手,调动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结对共建、资源共享、互为提高、合作共赢。

第三,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校与街道社区都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把各项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基层发展上,保证社会安定有序、居民和谐共处、安居乐业,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高校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价值

目前,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总人口约23.3万人,包含高校教职工约2万人、大学生约18万人、村民约1.4万人、来穗人员约1.9万人。人口总量众多,社会结构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下,中央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导向鲜明。构建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工程,其重点在街道社区,落实中央要求,真正做到资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权力下放。要发挥好“龙头”“战斗堡垒”作用,街道社区必须做大做强。另外,街道社区党组织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职能,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优化机构设置和管理功能,这对街道社区的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显然,要更好地履行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街道社区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广州大学城高校,能够提供充裕的“人才库”、多元的“智慧库”、先进的“技术库”,对城市基层党建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

(一)高校提供充裕的“人才库”

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其基础是公众参与,前提是公众具有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意识。广州大学城在读学生人数约18万,他们是最具活力的群体,关注社会问题、社会责任感强,其认知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将大学生推向基层,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能够极大充实街道社区基层党建及社会治理力量,还有助于调动其他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校提供多元的“智慧库”

在基层党建领域,无论是思想引领、文化建设,还是管理革新、服务创新,诸多重点疑难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先进的思想理论和管理理念。高校是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占全国社科力量的80%[1],还拥有数量庞大、专业多元的本硕博学生队伍,在知识更递、观念更新、文化引领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做好政府部门的“外脑”角色,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参与决策咨询。这与高校参与城市基层党建的要求是一致的,高校有条件、有责任充当城市基层党建的“智慧库”。

(三)高校提供先进的“技术库”

城市基层党建强调上下联动、互联互通,强调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做法,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人员管理信息化、活动组织信息化、思想宣传信息化。这对街道社区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在当前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基层党建辖区范围内高校的技术力量作用凸显。高校一直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高地,多数综合类、理工类高校均开设有信息技术类专业,培养了大量具有互联网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能够为街道社区提供党建信息技术支持。

三、高校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路径

构建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工程,广州市委是“总指挥部”,区委是“一线指挥”,街道党工委是“龙头”,社区党组织是“战斗堡垒”。2018年,广州市被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2018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以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全力打造和谐幸福社区新模式”的工作案例被人民网报道;2017,小谷围街道成立“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促进会”,并于同年10月召开了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促进会工作座谈会,共同探讨大学城区域党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由此可见,广州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均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使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具备了良好基础。各高校应积极响应,发挥优势,主动融入“四级联动”“联动联建”体系,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前。

(一)创建“高校党建联盟”,推动区域党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

首先,可考虑成立“大学城高校党建联盟”,每年指定1所高校为轮值的“基层党建责任高校”,确定一个“基层党建高校项目”作为年度重点工作[2],以起到联络各方、整合资源、重点推进的效果。发挥大学城高校思政讲师团、社区政策大讲堂、大学生与来穗青年交流会等项目优势,提升工作成效。

由“高校党建联盟”系统化推进高校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各高校、院系、机关党组织可根据学科、业务、地缘等因素,与街道社区、其他驻区单位结对共建,推动组织联建、党员联动、服务联抓、活动联搞。

此外,大学城各高校享有丰富的体育设施资源、图书杂志资源、餐饮供应资源等。在高校党建联盟的策划组织下、在不影响高校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下,实行资源共享、功能优享。

(二)发挥高校多元学科优势,全方位提供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

基层党建的“龙头”和“战斗堡垒”在街道社区。而街道社区承载基层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宽、量大、事多。高校利用其多元学科优势参与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可从组织科研团队为街道社区提供决策咨询和组织师生队伍参与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两个方面着手,诸多学科如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法学、心理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等均有其用武之地。下面举例阐释。

1.法学

法学学科关于基层法治建设的研究,可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工作中获得实践锻炼平台。一方面,高校与街道社区合作共建,可为基层治理提供制度、法律方面的政策建议,提高街道社区运用法治手段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3]。另一方面,专业基础、年龄、个性特征很适合进入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的大学生,高校可组织其进入社区,通过释法明理(如法律知识小讲堂、法律宣传与援助等),打造“群众身边的法律助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律的温度,自觉以法律形式化解矛盾、纠纷。

2.心理学

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现代基层治理,倡导多元主体、民主协商、消解矛盾、精细推进,强调促进不同领域、不同利益、不同工作方式的个体开展合作。而心理学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工作方略[4]。例如:大学城带来的村落搬迁问题,相关部门要充分提升村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充分了解其心理诉求,并重视沟通疏导工作技巧;来穗工作群体,工作人员要充分关心其社会心态,通过舆论宣传改变其社会印象,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这些都是心理学提供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支持的体现。此外,还可组织心理学专业服务队,向共建单位提供线上线下心理咨询服务。

3.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使社会治理理念实现了可操作化,是一门应对转型社会问题的艺术与技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辅助方式可以由内到外,通过人心治理、情感治理、关系治理、社区治理预防与消解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是街道社区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但当前存在人力资源明显不足的状况。辖区内高校可组织优秀师生以督导、专业实习、暑期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有效改善街道社区社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团建促党建,以共青团工作反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高校共青团是党的一支能够有效发动青年、组织青年、凝聚青年的群团组织,具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资源基础[5]。高校共青团在第一课堂教学之余,可以组织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竞赛、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基层治理。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大学城暑期“三下乡”、寻找大学城红色印记、养老饭堂服务团、周末补习班、来穗青年加油站等活动,这些都是大学生参与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

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在城市基层党建的引领下,高校共青团可搭建城市基层团建联建平台。在广州大学城,大学生青年、来穗青年、创新创业青年是人口主体。因此,青年工作成为大学城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如来穗青年的社会融入问题、大学城的创新创业联盟问题。高校共青团通过青年组织联建、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等形式,建立高校、街道社区、创新创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类单位间的合作网络,进而反哺区域党建工作、促进区域治理工作。

此外,共青团以青年评先评优、推优入党为工作抓手之一。高校共青团通过广泛考察青年大学生参与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工作的表现,综合评审其政治素养、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作为青年大学生评先评优、推荐入党的关键性评选依据。

猜你喜欢
街道社区大学城党组织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培训掠影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徐汇区凌云社区举办科学育儿亲子活动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