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幼师数学在线教学实践研究

2020-01-10 03:36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件知识点作业

邢 玲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苏州 215131)

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给教育行业一记重击。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于1月27日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延期开学对学生的影响,国家及时出台相关通知,要求各地利用网络,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

近年来,“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逐渐开始应用,但应对这次疫情的完全在线的教学方式还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习惯了传统课堂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在线教学不受时空限制、资源丰富优质、可重复回放等优势,克服教学秩序难以掌控、师生互动难以实现、学生自律性较差等不足,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探究的新课题。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教研组对五年制幼师学生数学课程的线上教学进行了相关实践与探索。

一、围绕颗粒化的知识点,构建课程资源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将每节课的内容颗粒化,以知识点为单位,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学习任务单、教学视频和课件、讨论话题、随堂练习、课后作业、拓展材料等。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为自主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课件资源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数学的本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学习通道,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讨论答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疑惑,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作业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内化知识,形成数学能力;拓展材料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教师围绕颗粒化的知识点,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经过一定的积累与整合,可以构建一张有逻辑的、完整的线上数学课程资源网。

二、自主学习与直播教学有机结合,完成知识建构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利用超星学习通和QQ群等工具,将自主学习和直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课前:学生完成课前检测题(从第二次课开始),阅读学习任务单,完成课堂签到。课中: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件,做好课堂笔记,完成教师发布的讨论话题及随堂练习;教师利用QQ群课堂开展直播授课,将知识点梳理、重难点剖析、典型例题讲解、问题答疑等作为授课内容。课后: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章节测试,并选择感兴趣的拓展材料进行课外学习。

以线上课程资源为载体,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有序地学习,保证了一定的在线学习效果。但是,自主学习是师生分离的,可控性不强,需要借助直播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证在线学习的效果。直播教学的时间有限,直播内容如何确定,是知识点串讲还是问题答疑?教师可依据学习通平台对学生自学进度进行监督,分析学习效果数据,从而确定直播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精准教学和实时指导。

三、讨论与答疑相结合,促进线上教学互动

在师生分离的在线教学阶段,面对面的教学互动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学习通平台和直播工具的特性,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及时、高效的隔屏互动。

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讨论区发布围绕知识点的概念辨析,例如:在“数列的概念及符号表示”这一知识点后发布讨论问题“数列的概念和记号与集合的概念和记号的区别?”通过讨论辨析,学生形成了更加科学、完整的数学概念;发布关于在线学习的小调研,例如:“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习动态;发布一题多解,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建立思考题讨论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播教学阶段是实现师生实时互动的关键环节。在直播答疑环节,利用评论区的弹幕功能,师生一问一答,实现“见屏如见面”的零障碍互动。课后答疑也是教学互动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业及测试中的问题、项目式学习交流、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等,都可以借助QQ群的在线语音、文字功能完成。

四、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

传统课堂受时间限制,教师对所有学生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虽然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数学需求,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数学需求。而在线上教学阶段,学习通平台会自动采集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数据,包括课堂签到、视频课件的完成情况、随堂测试的成绩、交流互动的表现、学习的时长等。后台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分析得出每位学生学习行为的“数据画像”[2],教师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第一,发布基础和提高两种等级的作业。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扎实,给这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推送提高作业,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创造机会。第二,建立不同种类的讨论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部分学生仅会识记却不会运用,一部分学生能运用却不会迁移,只有少数的学生能活学活用。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可将讨论区分为夯实基础、一题多解、思考探索等几个种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基本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自主选择、参与讨论。第三,“学困生”的精准辅导。对作业和测试成绩不佳的学生,教师可追溯其错误题型、讨论区回答内容等,以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对一地进行课后精准辅导,为其答疑解惑、巩固所学。

五、线上项目式学习,实现产教融合

幼儿数学游戏设计是一项具有幼师特色的数学作业,幼师专业的学生通过设计适合幼儿的数学游戏,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未来的幼教实践之中。在线上阶段,依托学习通平台PBL模块展开学习活动,主要流程为:小组划分、方案设计、组间互评、教师建议、方案修改、提交成果。在线上作业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掘了线下学习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师上传平台的优质学习素材,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揣摩学习;通过PBL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组内自评功能,将多方评价汇总集合,便于项目组查看、研讨和修改;在制作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利用视频编辑软件添加字幕、旁白、背景音乐等功能,增强视频的观赏价值,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当学生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教学视频被选作展示范本时,会极大地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其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六、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建立线上评价体系

根据在线教学的实施模式,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数学课程的评价指标具体设置为:平台签到与视频课件学习20%+笔记10%+讨论10%+作业30%+测试30%。平台签到和视频课件学习由任务点的方式被后台记录,考查学生是否按时、主动地完成知识点的自学;笔记作为数学课的必备项目,其内容和逻辑性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讨论体现了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度;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和项目组作业,其完成质量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测试包括课前检测和章节测验,体现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上教学阶段,除需要教师手动打分的笔记和作业测试中的主观题外,其余均由平台自动批改计分。学习平台根据教师提前设置好的权重,自动统计生成学生的总评成绩。线上数学学习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合理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结语

疫情阶段的在线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契机。教师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设计针对学生需求的在线教学方式,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从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逐渐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疫情背景下的在线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利用学习通平台构建的线上数学课程资源网以及教师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对智慧教学工具的熟练使用,都为今后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何利用好此次在线教学的成果,与接下来的线下教学做好衔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课件知识点作业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作业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