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育人模式研究

2020-01-10 03:36张丙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志愿育人专业

张丙昕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

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1]。研究和设计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可以有效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从而改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软、浮、虚、乱、散”现象[2]。

一、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育人模式构建

(一)建强队伍,全员育人

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按照年级和专业进行划分,实践类分为专业实践、专业调研、专业实习,服务类分为公益服务、常规服务、专业服务。低年级学生注重专业调研、常规服务,由辅导员、班主任、一般党员带队,注重学生思想引领和行为习惯养成;中高年级注重专业实践、专业实习、专业服务、公益服务,由专业教师、具有专业背景的党员教师带队,注重实践、服务的专业化,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回报社会。抓好党员、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四支专门力量,做到全员参与。实践过程中,学院要在组织上层层压实责任,发挥党员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充分发动广大青年学生、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去,将思想教育贯穿始终,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形成有效合力,为提高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综合素质提供服务。

(二)健全体系,全程育人

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作[3],为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和实施,学院针对学生志愿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性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各项活动的运作实施,从制度上规范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与服务中的言行举措,实现全过程育人[4]。其一,建立服务信息库。学院可为参与服务工作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建立专门的服务工作档案,针对每次的活动日期、时间长短、服务(实践)内容、服务(实践)质量、反馈评价等,做好记录和整理,定期考核,形成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继续教育的考核依据。其二,建立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激励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表彰,从而体现学院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与肯定。其三,对学生出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明确入团、入党、评优的最低服务时长和次数以及服务质量,对于完成情况给予奖惩,对于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其四,建立专业教师、党员教师、辅导员带队制,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在志愿服务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加强专业教师对实践、服务的指导和引领,增加更多专业惠民服务,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领悟。其五,高标遴选,突出表率。明确先进模范志愿者先锋表率的引领作用,深入挖掘模范事迹,树立典型,高标遴选,重点宣传,发挥内在的引领作用。通过以上举措细化育人过程,实现全程育人。

(三)协同联动,全方位育人

党支部立足校园,走向社区,积极深入校园周边的社区开展爱心帮扶、关爱孤寡服务;依托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如与社区、火车站、血站等共建志愿者爱心教育基地,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帮困助残,组建实践小分队开展调研与文化宣传等。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与国情,从而将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服务中长才干、作贡献,实现全方位育人。

(四)文化渗透,全环境育人

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植入学院文化中,将“倡导绿色 践行低碳”的院风融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品牌文化。从学生入学阶段就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公益服务和志愿活动,将志愿文化和精神深植于心。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进一步将专业文化导入志愿服务中去,鼓励党员、专业教师成立景观协会、燃气社团、汽车协会、环保协会等各类专业类社团,开展社会实践与专业服务,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全环境育人。

此外,将义工服务纳入各项常规工作中去,建立奖、助、惩学生公益服务制度,鼓励受奖、受助、受处分学生通过公益服务和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和感恩社会,营造良好、向上的正能量环境氛围,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功能。

二、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育人模式效果

(一)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实践和志愿服务内容与实际、专业、需求紧密联系,目标明确,符合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能够广泛吸引其参与,学生参与度和参与热情得到提高。打造品牌化的实践和服务,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拓宽平台,可以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奖优推优,通过内部考核奖励与外部包装宣传,增强学生参与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给予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践和服务,在学生上岗前提供岗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学生学习合格后方获得“上岗”机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涉及多领域内容,如法律知识、急救救护、人际交流、口头表达等知识和技能,学生要想在实践和服务中获得较好的评价和成绩,就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学校所学内容。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和校内外有机结合,学生可在服务和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动手能力、沟通能力、道德规范、形象管理、综合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也为后期的顶岗实习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三、育人模式推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是缓慢的,需要长期跟踪和调研反馈,整个研究过程的数据和成效也比较难以收集。形成一种有效的育人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因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

德育工作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落实到实际中就应该是以生为本。因此,教育者应该先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只是德育工作的载体和手段,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朝着健康向上的趋势发展。实际操作中,要避免流于表面和形式化,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德育的目标切忌过于理想化。学生的发展是有层次区别的,德育的目标也应该有层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有目标和需求相一致时,德育工作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实践育人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分类实施,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阶段确定不同的实践模式,采取专业结合、分类指导的方式,将能力提升作为贯穿全程的主线,这就需要实践内容结合学生的年级、专业进行不断调整与更新。因此,在学生入校后的各个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实践内容和模式、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是需要继续重点研究的内容。

(三)建立长效合理的配套机制

实践育人的根本在于建立“能力本位、专业结合、贯穿全程、分阶段实施”的科学育人体系,这是一个长效的过程,需要多方配合进行数据收集与反馈,从而更加有效地育人[6]。此外,建立科学、简明、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是德育过程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7]。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德育工作由虚变实,教师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建立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动态评价,从而做到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学校主导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实现实践育人的模式和流程优化,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结语

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环境构建以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育人模式,对于发展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此模式构建中应注意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建立长效合理的配套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育人模式的长效良性作用,最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正能量人才。

猜你喜欢
志愿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以志愿,致青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志愿中国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