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的三个着力点

2020-01-10 03:36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责任精神时代

许 萌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大学生是国家精心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青年中的翘楚,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70可见,青年的担当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新时代大学生要有担当精神,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认清方向,在坎坷挫折的历练中破茧成蝶,在时代的浪潮中扛起历史使命,不负祖国所托。

一、厘清担当精神的涵义

《当代汉语词典》对担当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担当就是责任。”[1]416毋庸置疑,担当精神就是一种敢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它包含着心怀忧患、勇负重任、砥砺奋斗、开拓创新的丰富内涵。

心怀忧患,担当精神之情感来源。“先天之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无数先贤的嘉言懿行都深刻地诠释了中华儿女的忧国忧民意识。也正是有了深切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才能有深厚的担当情感。勇负重任,担当精神之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担当的应有之义就是承担责任。大学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富有最朝气蓬勃的力量,理应走在时代前列,担起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当好中国新青年。砥砺奋斗,担当精神之实现途径。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不光要喊口号,更要踏实做。担起一份责,就要干成一番事。如何担当?如何干事?唯有扎实努力,砥砺奋进。奋斗是最朴实、最纯粹、最可敬的力量。学生要坚持在脚踏实地中担当,在担当中稳步前进。开拓创新,担当精神之现实力量。不管身处哪个岗位、身兼什么角色,只有创新才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更好地担起身上的责任;也唯有创新,才有担当的底气。因循守旧只能停滞不前,要让创新成为远航的雄厚力量,一步一步把理想变为现实。

二、明确担当精神培养内容

(一)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的觉悟

一要培养大学生志诚爱国的觉悟。爱国,是最大的担当。对新时代大学生来说,爱国是本分、是职责,更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爱国觉悟,让其时时刻刻记住中华儿女的身份,把人民和国家放在心里,把自己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二要培养大学生勇担时代责任的觉悟。责任是担当的内核,有责任才会有担当。当前,青年肩上承担的责任比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要勇敢地从前辈的手中接过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跑出好成绩,促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现实。

三要培养大学生甘于无私奉献的觉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高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将此作为自己提高精神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的方向,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以“小我”多一点奉献,实现对“大我”的成就,成为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的本领

一要培养大学生善于学习的本领。这是新时代大学生能担当的前提。一方面要广泛学习各类知识与技能,“人有知学,则有力矣”,学知识以丰富其精神世界,学技能以满足其成长所需;另一方面,要有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方法不对,费时费力;巧用方法,方能事半功倍。大学生一定要学用、善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以便为担当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要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要在平时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涵养解决问题的底气和担当本领,以便对出现的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有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

三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的本领。大学生要学会在创新创造中汲取担当的力量,主动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在面对矛盾、问题时要懂得变通,用超常规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审视问题,从而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更好地破解难题、处理问题。

(三)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敢担当的胆识

一要培养大学生自我革新的胆识。一面革除自身落后思想,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和坦诚接受他人批评,敢于面对自身的缺点,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真正将矛头指向自己,认真剖析自我,不浮于表面,不避重就轻,不推卸责任;另一面要吸收新观点、新思想,学会审时度势,科学应变,用新办法、新策略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出路,打开新局面。二要培养大学生敢闯敢试的胆识。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3]372进入新时代,必然面临新的复杂环境、新的风险挑战,大学生要想有新作为,就要紧抓发展机遇,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和气魄,以上下求索、锐意进取的勇气,走出自己的青春人生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信心、添动力。

三、科学选择担当精神培养路径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凝聚力量。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意义和丰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坚定不移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不管何时何地,只要祖国需要,都能以燎原之势散发光和热。其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清担当。在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涌现的新时代,要引导大学生在充分认清新时代的时代课题、时代成就、时代意义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明确时代给予其的新要求,激励其勇担历史使命。宏观层面,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国家,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微观层面,就是要指导大学生脚踏实地成长成才,在新的历史舞台上书写砥砺奋进、能担重任的无悔人生。

(二)创新培养的方式方法

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全面系统的理论教育推动担当精神入脑入心。一方面,要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尽好责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知晓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各类专业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育人功能,使大学生明白各自专业的职业操守,争当敬岗敬业、担责担事的好青年。其次,丰富实践活动,把担当精神教育融入各类主题、专题教育活动中。一方面,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举办主题讲座、专题展览、英雄事迹报告会、榜样模范巡讲等,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的担当情感;另一方面,要拓展校外实践领域,如组织“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明确责任担当。再次,构建全媒体场域,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体系进行担当精神教育。比如,可以充分应用微博、微信、QQ等各类新媒体,加强对担当精神的宣传;也可以通过VR技术搭建现实场景,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壮阔发展进程;还可以创作音频、小视频、动画、漫画等网络文化精品,让担当精神教育更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最后,组织重大纪念活动,抓住关键时间节点,让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牢记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激发其担当热情;注重运用升国旗、入党入团等仪式礼仪,在规范、严肃的行为流程中让担当精神在大学生心里得到升华;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让担当精神在大学生体悟中华文化、激发家国情怀时牢牢扎根于心中。

(三)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提高对担当精神的认知。在学校,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扎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在理解祖国文化和历史的前提下,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感,在学习祖国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后,明确自己肩负的宏伟的历史使命。作为祖国发展生力军的青年大学生,应当清楚认识自己所承载的国家担当、社会担当、家庭担当和个人担当,在履行好每一个角色的责任与担当的同时,以自身力量为国家的发展保驾护航。

其次,大学生要广泛参与实践活动,践行担当行为。学生要将在学习中获得的对担当精神的认知,积极践行于社会活动中,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担当的本领。当代的大学生要响应时代的号召,跟上社会发展的浪潮,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比如,便民服务、作业辅导等志愿活动,“三下乡”、社会调查等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责任与担当,并在实践中化担当精神为担当行为、担当习惯,让担当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便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时时能担当、事事能担当。

猜你喜欢
责任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