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现状及策略

2020-01-10 03:36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游戏

刘 丹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学习品质已成为学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然而,不是所有学习品质都会产生好的结果。马里奥·希森博士用“积极”学习品质这一术语来强调与儿童的积极学习和发展成就紧密相关的情感、动机和行为[1]24。希森博士指出,积极的学习品质由对学习的热情(enthusiasm)和学习中的投入(engagement)两个基本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又包含许多具体的要素[1]26。热情是所有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情感或动机),包含兴趣、快乐、学习动机;投入是学习品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包含专注、坚持、灵活和自我调节[1]27。这些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希望幼儿拥有的良好品质,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强化的内容。

积极的学习品质能够帮助幼儿轻松应对接下来学习中的挑战,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业成就,促进良性学业循环,对未来的学业成就有正向预测作用。不少研究者还强调,对学习品质的监测能有效预防幼儿在学业失败和入学后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学习品质的早期干预是一种降低幼儿发展风险的明智之举。

一、幼儿园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时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正确学习态度的关键时期,但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幼儿教师对学习品质识别能力有待提升

1.幼儿教师对积极学习品质的认识不够

费甜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教师对学习品质概念和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支持策略的运用情况,发现教师对学习品质相关内容存在理解片面和不深刻的问题,对学习品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目的性培养[2]。例如: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完成幼儿园教学任务、使幼儿积累知识经验,幼儿园教师认为,在集体教学和作业完成过程中,幼儿能够守纪律、课堂上长时间专注于上课内容就是最好的学习品质行为的表现,忽视了其他积极学习品质。

2.行为观察上的忽略

一是行为观察重点上的忽视,对幼儿学习品质行为表现不重视。教师的观察重点较多放在日常是否随身携带小物件(可能会对幼儿造成危险的小东西),以致于教师对观察的理解只在于看一看,这是因为幼儿园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幼儿的生命安全为前提展开。二是对幼儿在日常积极学习品质行为表现的敏感性较弱,不能感受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面对幼儿的好问行为,教师很苦恼,往往选择搪塞回答、不回答或者直接制止,忽略了好问来源于幼儿对知识的主动性,是好奇心、求知欲的表现。抓不住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表现,往往会错过培养的最佳阶段。

(二)不能充分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

游戏本是幼儿自主自发展开的,是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进入幼儿园之后,游戏则是教师为幼儿安排,进入教育体系后,游戏则需要为教育服务,而不是单纯的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27。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有利于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因此,游戏并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

幼儿园的游戏有体育游戏、自主游戏两大类。一类是体育游戏,教师运用体育游戏来锻炼幼儿的肌肉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如走平衡木、跳课间操、跑步等。游戏形式单调,没有设置“机会”,即游戏中的难点或者突破点,幼儿不能识别“机会”就不能创设更多玩法,也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4],幼儿创造性、灵活性得不到启蒙。游戏中的情景性和生活性缺失,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活动中,师幼互动较少,大多时间教师较多以“看护者”的身份照看幼儿,没有推进体育游戏长期有效发展[4],幼儿的投入时间较短,教育则会出现断层的现象。另一类是自主游戏,较多在教室内部进行。教师给幼儿提供玩具,幼儿坐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上游戏。游戏材料较为匮乏、单一,幼儿较长时间使用会对游戏材料不感兴趣、创造性也得不到发展,趣味性和创新性缺失。

(三)教师和家长培养积极学习品质目标不一致

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认识不充分,对培养学习品质的要求存在差异,如对学习过程中的坚持性、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有较高期待,导致家长的教养观念和幼儿园的教育观不一致。专制型的家长控制欲较强,往往给幼儿自我创造的机会较少;民主型的家长为幼儿提供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在幼儿园,为了保证每个幼儿的受的教育良好且正规,当幼儿说出不符合教师预想答案时,教师会选择性让幼儿保持安静。在教师和家长的不同要求下,幼儿的意识混乱,不知所措。教师和家长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在培养目标上出现不一致。

二、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

(一)培养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识别学习品质

首先,开展幼儿教师对学习品质认识和重要性的培训。教师应掌握学习品质的内涵,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机制。全面、科学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要了解幼儿是否具有学习品质、具有哪些学习品质、目前所处的阶段,有一个初步评价后,才能提出策略[5]。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其次,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教师要区别普通的观察与科学的观察,即“看一看”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科学指导方法的观察的区别。第一,经验丰富的专家帮助教师科学认识幼儿行为观察的特点,感知幼儿发展。如幼儿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在课堂上拿出的牙刷时,注意力集中于一处,就是兴趣的开始。接着,教师把牙刷分给幼儿,幼儿把玩的时候就是对牙刷探索的开始。当幼儿拿起牙刷模拟刷牙时,主动学习的动机就已经发芽了。当然,具体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第二,教师对幼儿观察分析的重视始于认知,成在体验[6]。教师对幼儿行为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并记录在每日的工作表中,每周一分析。多思考必定会有较多收获,当把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得到位透彻,可预测幼儿的行为时,教师专业成就感油然而生。

再次,在经历来自同事、他人新鲜经验的激荡后,教师要深入反思自身观察的问题根源,为重新开启科学的幼儿行为观察作铺垫[6]。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借鉴他人的观察经验,可先从一个品质开始观察,再慢慢扩充。当教师能够发现幼儿学习品质的萌芽阶段时,就能够制订出培养计划。

(二)充分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

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是快乐的,快乐之外,幼儿应该有其他收获。在体育游戏中创造新颖的玩法、有趣的模式,可以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游戏的时候作幼儿的玩伴,积极参与幼儿的体育游戏,适当的时机给予幼儿帮助。

自主游戏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给幼儿提供较丰富的玩具材料或者班级之间交换玩具使用。丰富的游戏材料,使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能够自主选择游戏的材料、游戏的玩伴。幼儿园的自主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7]。运用材料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时,教师不宜过多规定幼儿做什么或怎样做,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做计划。同时,尊重幼儿的劳动成果,保护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欲,不批评、多鼓励。如幼儿做出作品(雪花片做成的孔雀)时会主动展示给教师看,这时教师要给予幼儿中肯的评价,如“这只孔雀好漂亮呀,你的小手真巧呀!”。这是幼儿自己结合生活经验,动脑动手做出的作品,教师恰到好处的夸奖可以鼓励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三)加强家园合作,共建培养目标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保持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与幼儿教师相互配合,通过引导、鼓励、表扬等方式,促进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形成。首先,幼儿园与家长定期沟通,可采用家长会、家访、定期的线上沟通等形式,传达幼儿园的培养目标,确保幼儿在园教育的延续,为家长提供有效的信息、幼儿在园情况与发展的新特征。同时,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以专题的形式学习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定期组织的家长会上向家长讲解和宣传[8]。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