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教师观对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几点启发

2020-01-10 06:35马应仓
课外语文 2020年7期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语文

马应仓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党家岘乡初级中学,甘肃 白银 730712)

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目前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新时期、新理念、新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课程文本执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角色问题。时代呼唤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新的角色定位,主要从两个方面定位:一是学生角度,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新的知识结构、能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的人;二是教师角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师转变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促学的、单一僵化的、方式机械呆板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的需求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一言堂”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提升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整理信息和获取经验,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我们如何适应课堂教学,做到这两点呢?笔者认为,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许多教育思想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尤其他的教师观对当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定位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观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成为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主要教育思潮之一。他反对教师中心论,提倡自我教育和学生中心论。他主张尊重学生的自我潜在能力,通过老师的非指导性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学习氛围,再通过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使其自我潜在的能力充分表现出来,成为有创造性的、人格健康发展的,能自由选择知识、学习方法并为这种选择负责的学生。

罗杰斯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教学技巧,而在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他特别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对学生的看法,通常会影响学生对他自己的看法,进而反映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体验,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对教与学的看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因此,罗杰斯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某些态度品质。”

二、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师观指导下的语文教师角色的四个转变

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帮助者、鼓励者、倾听者和合作者。教师应以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不能强制学生的学习,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的任务只是有效指导,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在继承和发扬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角色指导的基础上,应创造性地设计和承担新的角色,做到三个转变:

(一)由“教学主宰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课堂教学互动化。师生积极互动、积极互支,教与学相长,实现“双赢”。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强加于学生,要避免非人格的知识专制,一言堂、一刀切。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时时刻刻体验到民主、平等和关爱,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乐于思考、乐于探究、乐于质疑。

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凸显,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创新意识、成就意向和进取精神。

(二)由“满堂灌输型”向“博学导师型”转变

教学中,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潜在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由传统教育只关注结果向人本教育注重过程转变,由传统教育的关注知识的掌握向人本教育注重方式、方法转变,在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由“权威严肃型”向“情感渗透型”转变

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开诚布公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分担学生的情感,不论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和积极的自我体验。

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每一个亮点,教师要积极冷静地倾听学生的意见,欣赏、赞扬学生的优点,维护学生的尊严和自信,相信学生能自己做出选择与决定。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性问题,教师都要学会倾听,充分信任学生,主动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树立学生自信,从而使学生能够愉快、积极地学习。

(四)由“知识经验型”向“探索创新型”转换

传统知识经验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字形义、写作手法、思路和课本内容的记忆、复述和简单的运用。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这种把教师角色经验化的教与学,其效果是:单调的教学内容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单项的思维模式严重阻碍学生个性化、幻想力和想象力;单纯的教本知识极大防碍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展;单薄的基本技能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单方位的教学方式有违于新课程理念。这种把教师角色经验化的教学,已不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潮流。

“探索创新型”教师是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教师观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教师角色,合乎于创新教育的规律,其教师角色的定位应该是学习的研究者。教师以学习研究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改变传统教学型教师对文本忠实执行的角色形象,从而改变套用他人经验或依赖自身习惯的传统,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汲取新知识、补充新养料、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改变教学的单一、机械呆板,使课堂教学合理有据并生动有效,使自己成为具有崭新科学内涵和崭新人文素质的新型教师。

猜你喜欢
罗杰斯人本主义语文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