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述闻》“宋卫实难”“非无贿之难”辨正

2020-01-10 08:35杨宗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副词前置宾语

杨宗育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宋卫实难、求而无之实难、人牺实难”条[1]967:

六年《传》:“宋卫实难,郑何能为?”文六年《传》:“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昭二十二年《传》:“人牺实难,己牺何害?”《晋语》:“夫戮出于身实难,自他及之何害?”引之谨案:“实,是也。难,患也。‘宋卫实难’者,言唯宋卫是患也。‘求而无之实难’者,言唯求而无知是患也。‘人牺实难’者,言唯他人为牺是患也。‘夫戮出于身实难’者,言唯戮出于身是患也。昭元年《传》:‘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言吾唯不能是患也,文义正与此同……”

“非无贿之难、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条[1]1120:

十六年《传》:“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正义》曰:“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家贫无贿,不为难也……侨闻为国家者,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事大国,爱小国,不为难也……”引之谨案:“《正义》以‘难’为‘难易’之难,非也……”今案:“难,亦患也。之,是也。言君子非无贿是患,而无令名是患;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是患,无礼以定其位是患也……古人多谓‘患’为‘难’,互见前‘宋卫实难’。”

这两条为互见条目,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难”训“患”、“实”训“是”以及“之”训“是”。

王引之训“难”为“患”是正确的,《广韵》:“难,奴案切,患也。”《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孔颖达疏:“以节俭为德,辟其危难。”另外,通过观察对文情况可知,“难”训为“患”时通常与“害”“患”同义相对,王引之所举数例均如此。

但关于“实”,我们认为不当作“是”,而应依原字解释为一个副词,义为“实际上、其实”。分析如下。

一、诸家注释

“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本《传》原文云:

秋,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预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2]4004

第一,王引之认为,“言唯求而无之是患也”,即“唯患求而无之”。而杨伯峻断句为:“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注曰:“求而无之,谓临事急而求之,则无有也。实处困境。”[3]550可知,杨先生以“实”为副词。

第二,“宋卫实难,郑何能为?”杜注曰:“可畏难也。”[2]3579林尧叟注云:“宋卫大国实可畏难,郑小国何能为害?”[4]2王引之认为:“言唯宋卫是患也”。杨伯峻认同王引之的说法,即“实为用于动宾倒装之结构助词”[3]50。

第三,“人牺实难,己牺何害?”杨伯峻注:“为人之牺实难,赵孟能贵之,赵孟能贱之也,为己之牺,则无害,立子朝,子朝必立也。王引之《述闻》云:‘人牺实难者,言唯他人为牺是患也(人喻子猛,牺喻见宠),恐未必确。’”[3]1434

第四,“夫戮出于身实难,自他及之何害?”王引之曰:“言唯戮出于身是患也。”徐元诰认同王氏的说法[5]432。

第五,“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王引之曰:“言唯吾不能是患也。”杨伯峻注:“此倒装句,吾难于不能,言吾以不能信为难。”[3]1202陈戍国也认为杨说为“至确”[6]788。

上述5 例,句式相似,王引之都解释为“唯……是患也”,而诸家的注解则不尽相同,如杨伯峻以“宋卫实难”为倒装,而以“求而无之实难”“人牺实难”的“实”为副词。因此,这个问题尚存疑点,需要具体辨析。

二、王引之注解之再分析

王引之认为,“宋卫实难”等句中“实”作“是”,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用“唯……是患也”的句式解释存在歧义,须分情况讨论。以“宋卫实难”为例,王引之认为“宋卫实难”即“唯宋卫是患也”。此句意义不明,因为用“也”煞句通常为判断句,而宾语前置句(即杨先生所说的倒装句)不见用“也”字。因此,王引之的“真实意思”理论上可以作三种解释:“O+是+V”“S+是+V”或“是”为系词的判断句。我们依次讨论。

首先,如果按照“O+是+V”来分析,“是”为指示代词复指“宋卫”,那么调整语序后为“难宋卫”,该句缺乏主语导致语意不明(此处不存在省略主语的条件)。可对比“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前文例5)均有主语。

其次,假设为“S+是+V”,即“宋卫难是”。例如:“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左传·僖公四年》)此处“是”为指示代词复指“寡人”二字之前的行为。但是,“宋卫难是”中“是”在前文无所指代,因此也不成立。同理,“求而无之实难”“人牺实难”“夫戮出于身实难”皆不当作宾语前置句。而“吾不能是难”“非无贿之难”“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则是比较标准的宾语前置,其中,后两句的主语分别为“君子”和“国”(承前文省略)。

再次,假设“宋卫实患”为判断句,“实(是)”为系词。这便涉及上古汉语系词的问题,这个问题学界尚未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论断。王力先生认为:“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这是肯定了的。”[7]343而向熹先生认为:“用系词‘是’构成判断句,先秦开始出现,汉代逐渐多了起来。”[8]243史存直先生则认为:“到了春秋时代,判断句中就有了系词。这时充当系词的主要是‘为’‘是’两个”。[9]310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有“是是帚彗”等“是是”句。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上古有系词“是”的重要佐证。但也有学者提出第二个“是”应该解释为副词“寔”,“用在谓语前,充当状语,对事实的真实性,对动作行为或事态进行强调”[10]。

结论

综上,通过对王引之注解的分析,我们认为“宋卫实难”等句不应看作宾语前置句。据高鸿博统计,“实复指前置宾语在《左传》中仅出现一个,占复制类宾语前置总数的0.5%”[11]17,而以“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分别为“61”和“164”个,占比为“29.9%”和“69.9%”[11]15。因此,《左传》中用“实”复指前置宾语并不是一般现象,而且,“实”作“是”用为系词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目前的最优解为“实”同“寔”,作副词充当状语,起强调作用。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是犹寔也。《诗·闭宫》曰:‘是生后稷’,言姜嫄寔生后稷也……‘寔’亦作‘实’。”[12]199

从文义来看,这几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前后句有明显的语气差异。从“宋卫实难,郑何能为?”“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人牺实难,己牺何害?”“夫戮出于身实难,自他及之何害?”可以看出,言者是想强调前者才是祸患而后者不是。故“宋卫实患”按照现代汉语可解释为“宋卫才是祸患”或“宋卫实际是祸患”。依照上古语法,“名词不需要系词就能构成判断”[7]338,因此,认为“实”是一个副词,于文理皆通。

王引之曰:“训诂之之,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1]1这是高邮王氏乃至整个乾嘉学派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须承认其功绩。但假借的方法不应滥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是”“寔”古虽可通用,但它们各自也有特殊性,若依原字可以做出合理解释,便不可一味认定为假借,否则可能离古人的本意会越来越远。

猜你喜欢
副词前置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精练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精准的声音还原 Yamaha CX-A5200前置放大器
短句—副词+谓语
宾语从句及练习
副词和副词词组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