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放的微笑

2020-01-10 21:22文/黄
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病魔监护室插管

文/黄 慧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所在的科室是心脏外科,在这个手术复杂、危重病人多、护理难度大的科室里,有这样一群为了爱,为了生命播种希望,播种爱的亲人们……

记得那是2018 年初,来了一位罗大爷,20年前他已经换过一个心脏机械瓣膜,这次又感到胸闷气促,哎,心脏出了问题!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又选择了我们科——这个曾经在20 年前就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地方。

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3 月初罗大爷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胸骨正中切口原机械瓣取出+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左房血栓清除术”。看,整个左心房,都被这些顽固的血栓占据着,罗大爷能不胸闷气促吗?好在手术顺利,手术后安返我们的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如若一切按部就班,便是皆大欢喜,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命运没有再次同情这个皮肤黝黑满脸刚毅的汉子,罗大爷的噩梦开始了,一场与死神的战斗打响了。

罗大爷的双肺布满了明显的湿性罗音、痰鸣音,尽管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及时的翻身拍背体疗,肺部感染这个恶魔依然找上了他。“鲍曼不动杆菌”使得这场战斗成了持久战,不得已,再次行气管插管术,还是不行,只好行气管切开术,千疮百孔的生命已摇摇欲坠,所有的护士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呵护这随时都可能灰飞烟灭的生命。

罗大爷整日整夜的睡不着觉,他瞪着惊悚的大眼睛,时刻警惕着医务人员的任何操作,即使我们的说话很温柔,即使我们的操作也很轻柔,但也抚平不了病魔带来的恐惧。他有意识,却不能表达,他有需求,却不能满足,呼吸机依赖使得他苟延残喘,原本就黝黑的身躯,在与病魔的抗争中显得愈发的黑瘦,像干枯的树枝,像粗糙的朽木,仿佛动一动,便要散了架……

我们一边探寻新的治疗方案,一边鼓励罗大爷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费劲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另一位2107 年痊愈出院的患者——房大姐,她曾经在我们监护室带气管插管2 个月之久,最终脱离呼吸机痊愈出院,请她来和罗大爷说说话。另外我们又想办法建立了更好的呼吸机替代方式,使用T 形管辅助呼吸。我们还制作了带图片的语言,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他在带有呼吸机期间不能进行语言表达时,仍然可以通过图片来表达他的要求,增进和我们之间的交流。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罗大爷终于逐渐地脱离呼吸机,从一分钟坚持到五分钟,从五分钟坚持到十分钟……有一次带着罗大爷进行脱离呼吸机训练,出现呼吸困难,满头大汗,他要求把呼吸机带上时,我对他说:“罗大爷,你要坚持再坚持,坚强再坚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脱离呼吸机好好地喘气,喘好气才能活下去!活下去,才能对得起在门口等待你的亲人。”他把眼睛转向监护室的门口,当看到家人期盼的眼睛时,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是的,我要坚持!”他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在经历了多少次的抢救,又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罗大爷终于在护士的搀扶下,可以勉强地在床边坐一坐。

又经历了多少次的锻炼配合,终于有一天,罗大爷第一次自己站立在床边,我们给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笑了……这笑容里包含了多少对生命的渴望,这笑容里包含了多少对我们的感激……罗大爷还带有气管切开,还不能说话,但是他用他的站立,用他站立起来——绽放的微笑,诠释了一切的一切……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真诚相伴,让我们用爱心、真心、信心去安慰,去帮助,把爱播散!

猜你喜欢
病魔监护室插管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向往春天
同心战病魔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病魔无情 师生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