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糯)玉米—薹油两用油菜复种模式高效种植技术

2020-01-11 05:38
作物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两用糯玉米定苗

(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南湘潭 411228)

甜(糯)玉米—薹油两用油菜复种模式,种两季产三季,产品都非常受市场欢迎,每公顷纯收入达38 400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模式。

1 区域选择

甜(糯)玉米—薹油两用油菜复种适宜区域较广泛。玉米、油菜均是旱土作物,忌溺水,但又需水,特别是油菜在播种发芽和齐苗过程中如果缺水,造成发芽率和成苗率低,影响产量。应尽量选择排灌方便且集中连片的田块,便于统一管理和机械化生产,田块光照条件好、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常年洪涝灾害易发、深脚冷浸、遮阴的丘块不宜种植。

2 茬口搭配

合理安排玉米、油菜播种期。油菜对气候条件要求相对严格,玉米、油菜连作茬口搭配应以优先油菜为原则。本地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中迟熟油菜品种一般在5月中旬左右成熟,玉米选择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

3 品种选择

玉米、油菜品种的选择要视市场需求和效益而定。鲜食甜玉米和糯玉米,价格好,销售畅,效益好,推荐选用湘农白糯2号、浙甜11、美玉3号(甜糯型白糯玉米)等品种。油菜薹和菜油都很受市场欢迎,不愁销路,效益好,目前较好的品种有亮油99、湘杂油631、庆油3号、中双11号等。

4 薹油两用油菜关键栽培技术

(1)开沟整地。按厢面宽1.67 m、沟宽0.33 m开沟整地,开好三沟,厢沟深0.2 m、腰沟深0.3 m、围沟深0.4 m。整地时削高补低,整平田面,使土块细碎、土质松软。开沟结束后清除沟中的碎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排灌方便”。

(2)施足基肥。施肥以底肥为主,占施肥总量的60%。每公顷施入N、P、K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450 kg加硼肥15 kg,种子不与肥料直接接触。

(3)及时匀播。采取撒播。播种时土壤要保持湿润,播种前如遇土壤过分干燥,播种后应灌跑马水,待厢面土壤湿润后,再排干水。每公顷用种3.75~6 kg。播种早的用种量适当减少,迟播的适量增加。

(4)间苗和定苗。出苗后10 d左右,苗龄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间去弱苗、瘦苗、丛苗,留下壮苗。4~5片真叶时定苗,早播的每公顷留足300 000~375 000株成苗,迟播的应留450 000株以上。

(5)化学除草。播种前3~5 d每公顷用农达1500 mL对水450 kg喷雾,杀灭“老草”。播种前2~3 d每公顷用50%乙草胺1125 mL或者60%丁草胺1500 mL对水450 kg喷施,封闭除草。苗期视杂草种类用盖草能、高特克或油劲(稀草酮)防除。

(6)科学追肥。追肥2~3次。播种后25~30 d,每公顷追尿素75~112.5 kg;播种后80 d左右每公顷施畜禽栏肥15 000 kg或氯化钾75 kg作腊肥,结合培土防冻保暖;薹肥一般在播种后110 d左右施用,每公顷施尿素和氯化钾各45~60 kg,并结合喷施450~750 g富乐硼等高效硼肥。

(7)清沟排水。冬季降雪或雨季来临之前,清理“三沟”,使沟渠相通,及时排除积水,防渍害。

(8)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防治蚜虫和菜青虫,中后期重点防治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

(9)适时收获。薹油两用油菜薹采收注意以油菜籽高产为原则,便于侧薹生长,采密留稀,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分批采收,防止过度采摘。油菜籽收获一般全田90%成熟时进行收割,避免裂荚掉粒。

5 甜(糯)玉米关键栽培技术

(1)施基肥。基肥在播种前7 d左右结合整地碎土时一次性施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2 500 kg加45%三元复合300~450 kg、锌肥15 kg;或用45%复合肥600~750 kg加锌肥15 kg。

(2)整地。播种前精细整地,保持土质松软、细碎平整。玉米种植包括清种和间套作两种模式,采用宽窄行栽培。

(3)播种。夏播甜、糯玉米播种密度每公顷50 000~60 000株,用种量30 kg/hm2,每穴1~2粒,播后覆土5~6 cm。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4)田间管理。主要做好查苗补缺,间苗、定苗、中耕培蔸、疏通三沟、人工辅助授粉等工作。

(5)中耕除草。芽前除草用乙草胺在播种后至出苗前进行喷雾,中耕在拔节前(5~8叶期)进行。

(6)追肥。提苗肥在玉米4~5叶期施用,每公顷施尿素120~150 k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25 kg。

(7)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地老虎、玉米螟、蚜虫、纹枯病和茎腐病等。苗期地老虎用速灭杀丁防治。玉米螟于大喇叭口期用药防治,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等药剂;蚜虫用吡蚜酮或噻嗪酮防治;纹枯病用25%肟菌酯+50%戊唑醇(拿敌稳);茎腐病用70%甲托或50%多菌灵防治。

(8)适时采收。甜(糯)玉米一般当花丝变褐色,玉米粒表面有光泽时即可采收。收获时保留5~6片苞叶,由于要鲜棒上市,可根据玉米成熟和市场销售情况,分批采收。

猜你喜欢
两用糯玉米定苗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晴雨天两用鞋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