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1-11 12: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病房支气管满意度

(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功能治疗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支气管扩张作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出现慢性化脓炎症及纤维化导致。随之近年来我国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支气管扩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一般患此病后患者会出现咯血、咳嗽、咳痰症状,对其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由于长期咯血易使患者处在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当中,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相关治疗尚未取得较大成果,尚无一种可确切根治此病的治疗方法,因而护理工作在此类病患的治疗过程中显得异常重要[3]。如何通过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咯血再发生,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但常规护理方法缺乏针对性,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护理效果一般,且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发生护患纠纷。有大量研究证明,心理护理应用于支气管扩张卡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4]。本次研究即对本院收治的3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验证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此次研究纳入标准为:知情本研究内容资源参与者;无重大精神疾病者;无严重心、肝等脏器疾病者。排除标准为:临床资料不全者;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运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每组各有患者18例,心理护理组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80岁,平均(54.36±5.41)岁,病程2~13年,平均(7.64±3.58)年,一般护理组中男9例,女9例,年龄23~79岁,平均(54.97±5.03)岁,病程3~12年,平均(7.98±3.64)年,本次研究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后实施,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其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一般护理组患者行一般护理,其主要内容有:呼吸护理、基础病症检测、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其具体内容下文可见。

1.2.1 患者入院后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由护士长或资深护士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并在检查同时,与患者进行初步交谈,通过交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经初步分析评估后发现,患者普遍在的主要几点心理状态为:恐惧焦虑、抑郁自卑、悲观失望,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其主要产生原因为:恐惧焦虑:由于支气管扩张咯血病程长、易反复,当患者发生咯血时易对其呼吸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而处于剧烈呛咳时患者将处于缺氧缺血等痛苦状态,最终导致患者对此病出现畏惧,因担心其病发为焦虑;抑郁自卑:一般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咯血将影响其个人形象,导致周围人看待患者出现歧视行为,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自卑;悲观失望:患者由于长期治疗而无法治愈,易对治疗失去信心,长期病痛折磨易导致其对生活失去信心,继而悲观失望。

1.2.2 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其具体护理内容为:①病房环境护理。选择病房时,若非继续抢救患者,应不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内,以免患者目睹病重患者的大量呕血和抢救过程而产生恐惧焦虑,并大量保持病房干净舒适同时,通过湿度控制器控制病房内湿度适宜患者呼吸,减少病房内粉尘等刺激性因素,若出现粉尘飘入或刺激性气体飘入,立即转移患者至其他病房,以避免其受刺激而出现咳嗽,降低患者再度发生咯血的可能。与患者家属联系,在病房内布置患者家用小物品,如水杯、书籍等,降低患者因陌生环境产生的不安感。②向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支气管咯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此病的了解,继而消除患者因对病情不了产生的不安感,向患者家属讲解相关护理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家属对患者日常护理能力,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相关治疗方法及相关治疗效果,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宣教过程中鼓励患者多于其他患者交流沟通,分享患病过程,受治过程等,缓解患者的孤单感及自卑感。③给患者心灵安慰和鼓励。可通过语言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也可给予患者一些哲学书籍帮助患者对死亡更进一步认识,帮助患者养成豁达的性情,逐渐从悲观情绪中走出,鼓励过程中可让患者家属参与其中,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暖,以消除其心中的孤独感,提高其治疗信心。④运动指导。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合理的运动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功能,并适量运动可促进脑部多巴胺分泌,利于患者心情改善,不过此类患者运动需避免运动过量,避免剧烈运动过程中对其心肺产生负担,因此需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予以合理的运动指导,一般以户外散步为主,运动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运动情况。

1.3 观察指标:此次主要观察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再出血率、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焦虑情况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重,抑郁情况采用SDS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重。护理满意度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供3项,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由患者填选。护理满意度=(例数-不满意例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的统计学分析,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和χ2进行检验,需P<0.05,组间数据差异方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SAS评分、SDS评分、再出血率对比:心理护理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9.14±6.34)分、(40.21±4.31)分,一般护理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1.64±4.33)分、(52.39±3.97)分,心理护理组SAS、SDS评分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组(t=6.908,P=0.001,t=8.819,P=0.001)。心理护理组患者再出血率为5.6%,一般护理组为27.8%,心理护理组患者再出血率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χ2=17.714,P=0.001)。

2.2 心理护理组与一般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一般护理组为88.9%,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2,P=0.001),心理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0.0%,常规护理组为5.6%(护患纠纷1例),心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χ2=5.761,P=0.016)。

3 讨 论

支气管扩张作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致病原因有感染、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纤毛异常、免疫缺陷、异物吸入等,其中感染最为常见,如肺结核、百日咳、腺病毒肺炎等均可诱发支气管扩张,此病对患者不良影响较大,一般从身体到心理均会产生较大损害。患病后患者若不能治愈,在经受病痛同时,心理也将越发焦虑抑郁[5]。咯血作为支气管患者常见的临床特征之一,在咯血过程中不仅加重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目前关于支气管咯血患者的治疗虽在积极不懈地探索,但由于此病发病原因复杂,仍无一种可确切根治此病的治疗方法出现,由此患者患病后即便经过治疗,也存在高复发风险。因而对长期复发,长期住院的患者的护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6]。如何利用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再咯血,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已成为治疗此病不可护士的重要环节[7]。不过常规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仅对患者病情、环境等进行护理,无法有效针对此类患者患病后易产生消极情绪的特点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导致此类患者虽然在院接受治疗,但其心情压抑、焦虑,治疗依从性差,不仅影响其治疗效果,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由于其负面情绪过重还易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8-9]。

心理护理作为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护理工作的护理方法,其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心理状态不同,所占护理工作的比重不同[10-11]。在相关研究中表明,在难治型、易复发型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环节将直接影响整体护理效果,也是直接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12]。目前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护理中,已取得一定运用成果。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存在有焦虑恐惧、抑郁自卑、悲观失望心理,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其结果为进行心理护理的心理护理患者,其SAS、SDS评分均优于一般护理患者,其再出血率低于一般患者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一般护理组,此5观察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不过,此次研究样本例数较少,其各项指标结果无法充分排除偶然性,有待后续研究补充大样本数据,进一步支持本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其焦虑及抑郁程度,降低其再出血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房支气管满意度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