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玄府论治胸痹心痛

2020-01-11 03:19王安铸马晓昌
环球中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玄府胸痹心痛

王安铸 马晓昌

“胸痹”一名,最早见于《养生方》,是指以胸部闷痛为表现的疾病,轻者仅感觉胸闷,重者出现胸痛,甚至可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痛”一名可以追溯到《五十二病方》,在《黄帝内经》中的概念相对狭义,用以表示部位和症状,即心前区的疼痛病症,仲景时期将胸痹和心痛合并在一起论述。玄府是一种遍布全身的运行气液的微观结构,若出现闭塞也会引起胸痹心痛,本文将从玄府的角度展开论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面思路。

1 玄府生理作用是流通气液

1.1 广义玄府是气出入升降之门户

对于玄府一词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玄府,指汗孔,如《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广义的玄府,是指刘河间在《内经》基础上丰富发展的一个概念,《素问玄机原病式》谓“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刘河间对于玄府的发展,将宏观上腔隙的概念扩展到遍布机体的微观结构[1],这一理论的丰富,也带来了功能上的变化,即“流通气液”[2]。玄府作为一种微观结构,具有两个特性,一是闸门的作用,二是道路的作用,可以把玄府类比为遍布全身的带门的腔隙。气作为中医古代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论是精气学说[3]还是元气一元论[4],都将气视作运动不息的推动宇宙万物发展的细微物质,《论衡·论死》云“阴阳之气,凝二未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气者,人之根本也”,而玄府正是气在人体内的运行的道路,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谓“凡窍横者,皆有出入去来之气;窍竖者,皆有阴阳升降之气往复于中”。

1.2 血液灌注也需要借助玄府通利

《素问·营卫生会篇》云“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结合王永炎对络病的诠释[5],气血的循环应在同一个系统之中,即气为血的载体,血液的灌注也需要借助玄府的通利。《不居集》谓“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人体津液的活动,在《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概括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玄府作为运行水液的微观通道,五脏六腑津液的输布,都是通过玄府实现的。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进行,既需要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参与,也需要神的引领,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6]。玄府作为流通的途径,保证气血津液正常运行的同时,也维持着神机的运转,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2 玄府闭塞引起气血津液失调,诱发胸痹心痛

对于胸痹心痛的病机,目前最为经典的论述便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脉证并治第九》中提出的“阳微阴弦” “夫脉当取之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对于“阳微阴弦”的理解,历代医家各有自己的见解,不外乎气血痰瘀,本文将从玄府微观的角度进一步阐述。玄府作为“流通气液”的通道,病变的基本病机是闭塞[7],《中藏经》谓“痹者,闭也”,玄府的闭塞,引起气血津液的运行失调,诱发胸痹心痛。对于闭塞的原因,可以分为虚实两种。

《圣济总录·心痛门》曰:“中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从理论上说,脏腑的亏虚与玄府的不足是有关联的,局部玄府的亏虚虽不至影响整个脏腑,但脏腑系统的亏虚一定会引起相应玄府的不足[8]。心主血脉,心气亏虚则无以推动血脉的运行,日久成瘀,造成玄府闭塞,正如王清任所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势必迟缓乃至瘀阻”;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亏虚则阴寒内盛,寒性收引凝滞,影响玄府通利,则为胸痹;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脏亏虚,无以运化水谷,玄府不充,血液渗灌减弱,不荣则痛。

玄府作为运行的路径,应该以通为用,若玄府气机出现郁滞,治疗不够及时,程度加重,则会诱发胸痹心痛,正如《医贯》谓“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国医大师路志正也认为湿邪是源头,痰浊是过渡,痰瘀是结果[9]。湿滞、痰浊、瘀血这些病理产物,反过来又可以影响玄府的开阖,加重玄府的闭塞。《素问·刺热篇》谓“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陈可冀院士等[10]“因瘀致毒”的观点强调了胸痹心痛病中火毒的作用。“毒”在中医理论里可以理解为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有内外毒之分,外生毒邪主要是外感六淫或特殊毒物;内生毒邪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生理病理产物蕴结不得外泄而生成。瘀血日久化热郁积成毒或瘀血直接化为瘀毒,毒瘀火结,进一步影响玄府的通利。刘和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也将玄府的闭塞归因于热气,“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

心除了主血脉的作用外,还主神志,《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胸痹心痛的病人,临床常见有情绪激动或者精神焦虑的症状,一方面由于玄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心失所养,则神无所安;另一方面患者本身的症状也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玄府作为神机运转的门户,保持玄府正常运转则阴平阳秘,精神舒畅。

3 针对胸痹应用开通玄府诸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疏其壅塞,令上下碍,血气通调,则寒热自和, 阴阳调达”。根据刘完素的玄府理论,不论虚实,都应该立足于开通玄府,顺应玄府“复其开合,贵于通利”的特性。

3.1 补虚通玄

胸痹心痛以脏腑亏虚为本,脏腑亏虚引起玄府亏虚,气液运行不畅而发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辨证施治,针对气血阴阳不同情况加用不同药物,如气虚的病人加用人参、黄芪等补气之品;偏阳虚者加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补阳气。玄府作为气液运行的通道,若失去充养,则易闭塞不通,因虚成实,虚实夹杂。因此在添加补益药物的同时,应该适当配伍辛温开通之品,如荆芥、防风、羌活等,使开通之力更强[11]。

3.2 祛湿祛痰通玄

在胸痹心痛的初期,湿邪是主要的。湿性重浊,易伤阳气,影响玄府气机,随着疾病的进展,湿聚成痰,痹阻玄府,因此胸痹心痛的治疗应注意祛湿、祛痰。根据“风能盛湿”的理论,取类比象,可以运用“风药”来祛湿。风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至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医学启源·药类法相》将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风药与祛风药虽相似,其本质却不相同,“风升生”更多地表达风药具有发散宣通的作用[12-13]。风药不仅可以发汗解表,还可以游走于全身组织筋络之间,上下内外开通,顺应玄府遍布全身的结构特点,使气血津液运行得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在常规祛痰药的基础上加用温药,更有利于开通玄府,常用的药物有麻黄(汤)、桂枝(汤)、生姜、葛根、薤白等。

3.3 活血通玄

《临证指南医案》谓“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必瘀”,瘀血可以导致玄府的闭塞,另一方面玄府的闭塞也会产生瘀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王明杰认为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虫类药物在开通玄府方面效果显著,一是此类药物本身活血作用强,“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二是具有温通的性质,辛温通络,更有利于玄府的开阖[14]。

3.4 解毒通玄

无论六淫邪气日久化毒还是瘀血致毒,在胸痹心痛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应重视清热解毒的作用[15]。热郁玄府,热去则玄府开,某些清热解毒药物本身具有宣散疏通的作用,如连翘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谓“具生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刘完素对于热闭玄府的论述中,强调了不应一味使用寒凉的药物,而应配伍少量辛温药物,去性存用,增大开通玄府的作用。

4 经案举隅

患者,男,58岁,2018年7月因“急性下壁梗死”在阜外医院行支架植入术,既往体健,无烟酒不良嗜好,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0.1 g(每天一次)、氯吡格雷75 mg(每天一次)抗血小板,琥珀酸美托洛尔逐渐加量至71.25 mg (每天一次)减慢心率,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一次)改善动脉硬化,单硝酸异山梨酯60 mg(每天一次)扩冠,福辛普利10 mg(每天一次)延缓心肌重构,患者术后活动后仍有心前区不适,约步行2 km出现,2018年10月复查冠脉血管造影未见明显狭窄,2018年11月至本院门诊就诊,舌体稍胖大,苔黄腻,舌下络脉曲张,脉弦滑。辨证:血瘀痰阻。处方:瓜蒌30 g、薤白30 g、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30 g、薏苡仁30 g、车前草30 g、丹参30 g、鸡血藤30 g、郁金15 g、党参15 g、黄芪30 g、水蛭6 g、桂枝6 g、桑叶10 g、菊花15 g、葛根30 g、黄芩10 g、柴胡12 g。门诊规律服药,逐渐停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跑步等体育锻炼不受影响。

按 本例患者植入支架虽然帮助开通了大的血管,但患者活动后心前区不适的症状提示微循环灌注仍然不好,即所谓的“无复流”现象[16-17]。“无复流”的机制可能与微循环闭塞有关,而这正是玄府无处不在、开阖通利功能受损的结果。患者痰瘀互结的体征明显,一方面痰浊、瘀血阻滞玄府,不通则痛;另一方面,病理产物阻滞也影响玄府气机的运行,使阻滞加重,故治疗以益气化痰活血、开通玄府为法。

猜你喜欢
玄府胸痹心痛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基于玄府理论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开通玄府法在缺血性脑白质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最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