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发展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分析

2020-01-11 01:21徐嘉
时代金融 2020年36期
关键词:金融经济经济新常态影响

徐嘉

摘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迅猛,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促使我国各行各业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在此大环境下,企业想要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将新常态发展理念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本文就经济新常态的概念、特点,给我国金融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发展现状以及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发展  金融经济  影响

一、经济新常态概述

(一)概念

新常态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经济发展新理论,其代表了我国经济发展状态逐渐从不正常走向正常。近几年是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时期,想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结合经济特征,改变以往传统的发展模式,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尽快摆脱经济阵痛期,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二)特征

新常态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和金融安全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以往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这就要求做出改变。新常态实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我国经济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经济体系,现如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不管是私企还是国企都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改变落后的金融体制。当经济体制处于下坡路的时候,改革过程中就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传统经济体制无法很好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所以金融体制现如今面临着很大的阻碍,这也就是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形势下,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国际竞争环境。再加之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日常生产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但是劳动人口数量却不断减少。据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劳动人口比2018年减少了500万,只是依靠资金根本无法有效提升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人力资源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政府有关部门就需要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来弥补劳动人口数量不足的缺陷。

二、经济新常态发展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

(一)实现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以往传统的高投资风险和高经济增长发展模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做出转型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金融经济稳步向前发展,这才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标准,同时也很好地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经济已进入到经济转型的关键性时期,不管是金融升级还是转型都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金融产业结构才能推动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不断降低成本,减少过剩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基础之上,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提升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产品的品质、舒适度以及独特性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我国金融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和发展机遇,也出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市场和空间。随着人们对产品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升和市场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近年来,我国各大企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推行齐力并进发展模式,集物流、金融和资金为一体,逐步形成共赢发展局面,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市场快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推动金融市场和经济的舒适化、稳定化和快速化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良好的前提基础。

(三)创新贸易发展形式

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之后,以往传统的贸易方式就显得陈旧落后,也无法应对现代经济金融危机,这就要求不断创新和改革贸易发展形式。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各地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大的方便,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出现了新的电商运营模式,真正实现了对传统金融贸易方式的彻底革新,完全打破了以往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现状

(一)金融贷款逐步攀升

当今全国范围内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逐步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生活需求也日渐攀升,调查显示人们的买房需求和热情近年来持续不断增长,金融贷款数额也逐渐增大,绝大多数家庭的贷款都是用来购买住房、经商和购买车辆等,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习惯也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逐渐从传统的存钱买车买房转变为贷款形式购买,绝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通过贷款来解决各种商业困境和生活需求,在此大环境下,社会总体贷款量持续不断增加,为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金融风险,一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总是通过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可是他们的偿还能力却非常有限,如果中途再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就很容易导致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状况的发生。金融机构需要对此类放款风险做好事先防控,提前对贷款人员的偿还能力做出仔细评估,在保证其具备贷款资格之后方可受理其相关业务需求。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加大贷款知识社会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不可一味盲目贷款,提前消费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量力而行。在保证人们自身经济生活处于良好状态前提之下,使整个社会金融经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人均消费逐步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人们生活质量都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全国人均消费量有了很大的突破,人们对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都不断提升,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市场变化环境下,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金融风险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类金融风险或者将其控制到最低状态,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更多的调控政策,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可以稳步向前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需要加大健康消费观念宣传力度,让人们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下健康消费。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民众都不够了解金融知识,甚至还有部分群众在完全不了解股市行情前提下就盲目进入股票证券市场实施金融活动,当市场发生异常的时候很难保全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国家和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尽可能使参与金融活动的每一位民众都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可以应对相应的金融风险。

(三)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生产运营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我国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持续不断增多,而这些企业在我国整体经济构建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成了经济结构坚实的前提基础。而中小型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都离不开从金融机构贷款,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就必须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贷款偿还能力做出详细准确的评估。为了促使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要为企业提供健康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国家还应该出台一系列优惠贷款政策,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帮助。当然,为了保证金融活动的安全性,也需要对各大中小企业的金融贷款行为进行严格规范,确保企业具备相应的贷款资质和偿还能力,避免部分企业一味盲目贷款,最终导致自身无法偿还贷款而被迫停产甚至破产。在对各大中小企业贷款资质进行审查的时候,金融机构不但要深入了解和调研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而且还应该对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作出合理评估和预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经济帮助和支持。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应该从众多贷款企业中很好地甄别出那些不具备贷款资质和发展前景不太好的企业,将这些企业排除在外,或者是对其贷款额度进行限制,尽可能避免无法偿还贷款金融风险的出现。另外,金融机构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保证自己可以对各大企业的偿还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估,促使贷款方面的相关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经济新常态下促进金融经济稳步发展的措施

(一)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整体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此,我国的政府部门有权利和义务对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以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和保障国民的相关利益。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稳定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着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控制的原则,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制度,促使政府部门全面把控经济市场的运行状态,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金融风险,并采取措施将金融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风险。其次,政府部门应该发挥经济引导作用,针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对当前出现的各种金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宏观调控,加快促使我国金融经济稳步发展。

(二)以市场为重要导向

确保市场经济稳定运行和保障我国公民的经济利益是我国经济调控的出发点。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运行具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政府普遍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经济干预,如果盲目地进行经济调控,政府的管控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实际的政府经济调控过程中,政府只有充分了解市场经济的规律,并根据市场中各类需求变化,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运作和发展方向的政策、法规,才能够将政策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市场的重要导向作用,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稳定促发展、发展促稳定的调控目标。

(三)聚焦长远经济发展

国家政府部门对金融经济进行管控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当前的经济问题,更应该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发展。只有处理好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進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制度化和规范化。为此,国家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借助多媒体平台和网络平台,拓展国家金融市场的规则制度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国民增强金融市场的了解,促使国民放心投资金融市场,搞活金融市场。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国家政府部门应该重视金融市场领域的创新,呼吁国民充分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金融管理理念和创新金融领域的实践活动,促使金融管理理念更加贴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先进的金融管理手段促使金融机构更加高效地运转,从而助推金融经济长远发展。另外,聚焦经济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金融机构应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培训,积极引进专业的金融管理专业人才,不断丰富金融机构的管理人才结构,促使相关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转变管理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和判断当前的金融活动,从而有效保障自身的金融结构和经济效益。

(四)致力于完善经济结构

金融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经济结构失衡,传统的经济结构形式已经难跟上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步伐,市场垄断、供给不足、融资比例失衡、价格管制等一系列经济问题不断出现,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不断降低,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紧跟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不断致力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迫切任务。所以从国际上看,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和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从长远看,这有利于提高我国进入体系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稳定。所以,我们应该有机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更新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提升新的经济体系的认知,坚定不移地推进完善经济结构,从而为促进我国金融经济稳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总而言之,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世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把握好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是我国金融企业的当务之急。为此,金融行业应该结合不同的经济形式、环境以及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遵循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规律,依托我国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在传统的经济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转变和完善经济结构,创新金融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我国金融行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从而为我国的金融经济稳步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蒋维良.新常态环境下经济法的功能调整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17):6-7.

[2]张涵.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青岛大学,2019.

[3]陈峰.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9.

[4]张爽.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提升策略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483.

[5]史敏.我国经济发展路径选择思考[J].营销界,2019(19):107+109.

[6]詹海明.基于新常态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7):47+49.

[7]李小军.新常态下激发中国经济活力的战略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6):32-33.

[8]马兆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主要风险与内控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3):17-18.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金融经济经济新常态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分析及若干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