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化转型”河南健全“556"先进制造业体系

2020-01-12 07:08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国电子报 2020年94期
关键词:企业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下先手棋、打主动战,统筹发力、重点突破,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斗争精神自觉扛起责任,在大战大考中充分展现工信担当和力量。

2020年主要工作

(一)圆满完成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任务。疫情发生后,组织工信系统迅即进入战时状态,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企业、靠前指挥、三线作战,全力推动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达产、扩产扩能。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前40天,企业产能产量连续翻番,重要防控物资供应实现了从最初十分紧缺到紧平衡,再到基本满足需求的转变,全国驰援湖北(武汉)防疫物资中,我省贡献了1/3的医用防护服、1/5的N95医用防护口罩、1/7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有效满足了国家调拨和省内防控物资需求,受到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表彰。

(二)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复苏和回稳运行。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强化对总投资5亿元以上、技改投资1亿元以上的716个重点项目监控调度,将35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纳入国家工业重大投资项目库;发布疫情防控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167个、云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198个;实施“2020育鹰计划”,推进惠企政策20条落地落实,指导帮助153家企业享受银行优惠贷款和财政贴息。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

(三)深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扎实推进“三大改造”,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水平。新认定省级智能车间100个、智能工厂45个,评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45家;新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9家、绿色园区2个;59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137家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改造;新支持重点技改项目203个,培育贝威科技等3家省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铁装备公司“超大直径常压刀盘泥水平衡盾构机”获2020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

(四)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制定实施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召开全省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大会,推动省政府和三大运营商、中国铁塔公司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出台《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支撑“新基建”重大工程的电子信息产品项目库。举办全省5G应用场景建设观摩活动,推广5G应用模式,加快推进5G技术在各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持续开展“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已建成2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确定8家云平台综合服务商,推动5万家企业上云。郑州字通“房车旅行服务平台”等3个项目被评为全国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五)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制定实施《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全省工信系统9428名领导干部联系帮扶14088家企业;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其中91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专精特新及高成长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向100家企业授信15.7亿元;洛阳恒凯信息等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成功举办2020年“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等活动,惠众IDC数据中心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户河南。

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新阶段,充分发挥我省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坚持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顺势而为,融人新发展格局、主动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六稳”“六保”,保持全省工业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坚持“一个方向”: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四化转型”: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设“556”先进制造业体系: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5大优势产业,做优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5大传统产业,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6大新兴产业。实施“六大提升专项”,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健全产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力争在新产品研发、技术扩散和产业化应用上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培育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攻坚解决专用设备、材料、工艺、批量生产、良品率等行业关键共性问题。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形成一批行业引领能力强的创新龙头企业。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等资源优势,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二)强力推进“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分行业、分梯次实施改造提升行动。分行业研究制定智能制造推进指南,探索提供系统性、模块化、低成本、易部署的解决方案,选树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带动同行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健全智能制造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分级评价评估,推动不同阶段的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推进、提档进阶。绿色化改造:深入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绿色工厂、园区、设计产品、供应链创建工作。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遴选发布重点行业标杆企业。加强工业节能监察,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加快绿色建材生产综合基地建设。技术改造:统筹用好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加强对全省“三大改造”重点项目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加大项目跟踪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

(三)聚焦聚力培育新兴产业。聚焦重点突破,构建产业生态,突出开放合作、项目带动,重点抓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六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5G网络建设,选树一批场景应用标杆,推动5G技术与行业领域深度融合。落实好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首台套保险补贴、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奖补等支持政策,实施机器八“十百干”示范应用工程.推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加强智能装备集成应用。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积极探索新能源换电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四)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贯彻落實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高企业政策获得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扎实开展民营企业降成本、账款清欠和企业家培训等活动,深入实施“育鹰计划”,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制定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方案、头雁企业培育方案,持续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鼓励大企业以资源共享、合作运营等方式扶持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对接配套行业龙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集群式融通发展。

(五)深入推进制造业开放合作。坚持国内国际“两手发力”、终端高端“两头突破”、转出转进“两向并进”、线上线下“两式对接”,提升制造业开放水平;组织好豫沪等区域产业对接活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四条丝绸之路”作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河南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六)不断强化运行监测。健全重点企业监测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工业经济运行智能化监测预测平台建设。加强对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要素供需情况的监测,进一步完善煤电供应长效机制,努力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