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20-01-13 04:57卫云楼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圣诞老人论语狐狸

卫云楼

Part1.电影

《大坏狐狸的故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年,它是吹泡泡时阳光下五颜六色的梦,是外婆桥头一缕送来花香的春风,更是放学路上自由不羁的笑容。然而,童年转瞬即逝,最纯真的美好逐渐变成一道已经治愈却留下疮疤的伤口。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踽踽独行,越长大,越失去,越孤单。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大坏狐狸的故事》以手绘的画风和浓郁的田园风情还原了一代人内心深处的童年场景,成功做到了全年龄向的天真而不幼稚,谐趣而不低俗。

第一个故事中,送子鹳负责护送一个宝宝到人类家庭,但是发生意外挂在了苹果树上无法飞行。为了不让宝宝变成无家可归的孤儿,猪猪和他的朋友白鸭、黄兔踏上了九死一生的送子道路,充满笑点的化险为夷剧情背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善良和责任感。第二个故事中,大坏狐狸原本打算吃掉孵出的小鸡仔,但是小鸡把狐狸当成了妈妈,依恋他并以他为骄傲,狐狸最终真心实意地将小鸡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并为了保护他们而勇敢地与凶残的灰狼对抗。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圣诞节,白鸭和黄兔不小心弄坏了一个圣诞老人挂饰,他们以为杀死了圣诞老人,为了让孩子们得到礼物,他们自己扮作圣诞老人……

三个故事都充满了笑点,笑着笑着又让人不禁泪流满面。故事中每一只小动物都不完美,但在关键时刻,他们热情友善,他们勇敢坚强,他们敢于为他人奉献,用一颗真诚善良的赤子之心点亮了鸡飞狗跳的平凡生活。

Part2.书籍

《论语之美》

提及中国传统文学,大抵是绕不开《论语》的,为此,无数名家为之注释作解。茫茫书海中,傅佩荣先生的《论语之美》吸引了我的目光。

究竟该如何理解《论语》?孔子的语录都是短小精练的,往往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的意思就能决定整个句子的导向,我们是以朱熹的注释来当作经典呢,还是把南怀瑾先生、鲍鹏山老师等著名学者的意见奉为圭臬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不必盲从,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定的研究基础上有自己的意见,比如“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一句,既可以理解成“自己带着十条肉干来的,我没有不教的”,也可以理解成“自己带着拜师的薄礼诚意来的,我没有不教的”,还可以理解成“从十五岁以上,我没有不教的”,赞同哪一种都是说得通的。

事实上,在没有确凿的史料被挖掘出来之前,没有人知道孔子这句话的真实意思,但是,不管持哪种观点,都要有充足的论据,要能用通俗的道理解释通,甚至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理论来说服别人,这个论证的过程比句子本身更有学习价值。

另外,书中还对柏拉图、苏格拉底、康德等著名西方哲人的部分思想进行了客观的介绍和论述,让读者在学习《论语》的时候,眼界不仅仅局限于春秋战国,局限于单一的时空维度,而是放眼世界,放眼时代,引发出更深刻的思考。

Part3.地点

南特

高中地理书上曾写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属于全年雨水多的地区,法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南特在这其中可能会显得委屈了。

与巴黎刻意营造法式旅游景点的风气不同,南特更像是一个放养的野孩子,热情、奔放、灿烂,所有明媚到欢喜的词似乎都格外适合它。你可以在布列塔尼公爵城堡同时领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两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阳光照在外墙上,斑驳中显出法兰西人抵御外敌的不屈精神;你可以在埃德尔河河畔散步谈心,或伫立远眺,白色的小船在荡漾的水波上舞蹈,四周环绕着深绿浅绿交叠辉映的高大树木,每一次呼吸带来的都是沁人心脾的清新;你还可以带着南特的苹果酒,挎上小篮子去大学的草地上聚三两好友,吃吃喝喝谈天说地,尽享人间清欢。

我爱南特干净的街道,爱南特肥美的生蚝,爱南特人宁静的生活。每个夜晚,同样是万家灯火,巴黎如同天上宫阙虚虚幻幻摸不到实处,南特却有着落入凡尘的灵气之美。

Part4.人物

兰波

在世界文学史上,兰波是永恒的少年,因为他的创作期只有16岁到19岁短短几年,却留下了《醉舟》《地狱一季》《彩画集》等传世名作。

兰波出身卑微,充满反叛精神,无数次离家出走,但他的才华和灵气足以掩盖“坏小子”的外在。“通灵者”“被缪斯的手指触碰过的孩子”,出格的言行和美誉重叠在一起,令他生前身后飽受争议。

兰波曾说:“在无法言喻的痛苦和折磨下,他要保持全部信念,全部超越于人的力量,他要成为一切人中伟大的病人,伟大的罪人,伟大的被诅咒的人——同时却也是最精深的博学之士——因为他进入了未知的领域。”

兰波极度傲慢,清澈犀利的眼神仿佛能看透一切粉饰真相的虚伪,他唾弃文坛陈腐老旧的风气,追求写作梦想的最高境界,在完成了自己认为所能做的一切后骤然离去,随后他去探险,做生意,在各国之间辗转,见过非洲沙漠壮美的落日,尝过黄油做熟的绿色咖啡豆,经历过无数生死瞬间,最终,他因为膝盖的滑膜炎肿瘤而永远停下了奔波的脚步。

他说:“我永恒的灵魂,注视着你的心,纵然黑夜孤寂,白昼如焚。”纵然有再多的世俗阻隔,“诗人应当是一名盗火者”,这种对于文学创作毫无杂念的纯粹和热爱使我终生受益。

Part5.生活方式

极简

如今,快节奏生活如滚滚红尘扑面而来,人们被裹挟其中不得解脱,身体被禁锢在水泥楼房里,心灵却想要追求诗和远方……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的呼唤催生了极简主义。

极简不等同于朴素,相反,极简是一种内在的华丽。精神上,极简意味着该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走神去想另一件事情,看书的时候就不要打游戏,打游戏就尽情地释放,看新闻时无用的消息可以摒弃;物质上,极简意味着不盲目购物,不胡乱堆积各种用品,只留下真正需要的,放在它们该放的位置,让身边的一切物品变得温馨而井然。

小林一茶有一俳句:“我们在世上,边看繁花,边朝地狱行去。”生活总是由许多大目标和小目标组成,每分每秒我们都在朝着目标蹒跚前进,可是一路上太多的“繁华”迷了我们的眼睛,网络、手机,甚至窗外飞过的麻雀,不断撕扯我们的注意力,于是我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午夜梦回时才惊觉与目标的距离还是那么远。

何必惧怕迷茫呢?真正该避而远之的是不作为。迷路了,疲惫了,对生活的热情逐渐下降了,不如放平心态,不要与它对抗,试着过一种极简的生活,扫去扰乱心神的“繁华”,重新聚焦少年时憧憬无限的初心——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猜你喜欢
圣诞老人论语狐狸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狐狸和猫
狐狸
圣诞老人的一天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狐狸便当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