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要从我这儿开始,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

2020-01-13 05:05张加洪
中学生天地(B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芒市德清姐姐

张加洪: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019年開始接受《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扶持,目前就读于湖州市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云南班”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

“哗”,大雨倾盆而下,一群年轻的学生拉着行李往教室里跑,张加洪也连忙跑了进去。他昨晚特意查过天气,预报说会是一个大晴天,突然而至的大雨“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那些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思绪又翻涌上来。

那是2019年9月2日,那天张加洪要离开芒市遮放镇团坡村,前往湖州德清。前一天下午,他给妈妈和姐姐分别打了一个电话,抱了抱泪流不止的奶奶,在行李箱里放进去一双拖鞋、两双运动鞋,几件夏天的衣服,最后用二叔送他的手机拍了几张老屋的照片,和家乡道了别。二叔载着他从盘山公路一路往下开,他望着连绵的大山,有点紧张又有点激动,不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但知道自己应该去山的那边看看,这是16岁的他唯一能握住的机会。

张加洪家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因为贩毒进了监狱;妈妈同样被要求悔改,后来为了赚钱到邻国缅甸打工。小小的张加洪和姐姐被爷爷奶奶背着在山上种玉米、甘蔗和夏威夷果。张加洪记得,果子的树苗比他个子还高,树根下包着一大块土,很重,他一次只拿得动两棵树苗。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知道那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太阳落山前,姐弟俩还要赶回山上的茅草屋里做饭。屋顶是用茅草编织搭建的,墙面用篱笆和泥土做成,遇到下雨天,整个房子都会漏水。张加洪的童年,没有棒棒糖的甜味,只充斥着泥土和汗水的苦涩。

从小学到初中,父母的缺席成为少年张加洪自卑的最大源头。开家长会时,他多么希望坐在教室里的是爸爸妈妈,而不是二叔或者一把空椅子。同学们讨论父母时,他多么希望自己可以抬起头来,而不是低着头撒谎说他们去外地工作了。初中的最后2年,张加洪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他也听班主任刘老师不止一次说过“读书能改变命运”。但要继续读书,真的太难了!姐姐正在读大专,妈妈每个月赚来的1000块钱只够给她上学。张加洪在初中时是体育生,拿了一张又一张奖状,他想过努力凭借体育生的身份进入高中,但是一想到高中要交的学费,家里的负担会愈加沉重,便默默地在心里把这个选择画了叉。张加洪觉得自己就像被命运抛弃的小孩,挣不脱也甩不掉“贫困”的魔爪。

好消息传来的时候,张加洪正在失学的边缘徘徊。村里的党员和他的初中班主任来到他家,告诉他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有“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去那里读书可以学习职业技能,不用交学费,还能拿补贴。张加洪没听说过德清,但他知道浙江,听过杭州,知道那是个美丽又遥远的大都市。要离开家乡去那么远的地方,张加洪有点犹豫。班主任告诉他:“走出去吧,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时候决定一个人前途的不是成绩,而是眼界。”看了看空空荡荡的家,张加洪下了决心,去3000千米外的世界看看吧,起码有书读,还不会成为家里的累赘。

飞机降落在杭州萧山机场的那一刻,张加洪的心狂跳了起来。这是一片和芒市完全不同的土地,他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一个新世界。从机场到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有2个小时的车程,很多同学在车上睡着了,张加洪却清醒地望向车窗外。他在心里告诉自己,前面的路要一个人走了,一切都会是新的开始。

张加洪对陌生的学校充满期待,新学校也给了他出乎意料的馈赠。军训前突发的水土不服的症状,让他最先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每天下午都有人轮流陪他打针、挂盐水;高中课本费、学费全免,政府每月补贴600元生活费,学校每月补贴200元费用,再加上其他政策的补贴,读书对他来说终于不再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跑道、干净的宿舍、满是书籍的图书馆,当他走进这些场所时,犹如爱丽丝闯入梦境般惊喜。“幸福”一词第一次在他心里有了定义。

如果说在芒市的张加洪是一株蒲公英,随风飘飞,迷茫又无助;那么,到了德清,张加洪仿佛成了蒲苇,虽然依旧摇荡却有了坚韧如丝的品性。德清给了他机会,他想好好抓住。从未做过任何班委的他被老师任命为班长,原本内敛的性格被一点点打开。初中时,他最讨厌的是数学和英语,一上这2门课就感觉老师在讲“天书”,常常找借口跑到操场去进行田径训练。现在,这2门课成了他的最爱,下了课还能看到他追着老师提问。老师说过,学好数学和英语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张加洪想好好学下去。

“云南班”的学生允许在学校的生活区使用手机,方便他们和家人联系。张加洪的手机,除了用来和妈妈、姐姐定时通话,几乎不怎么打开。班上也有不少同学偶尔会玩手机游戏,个别同学还用发下来的补贴去给游戏充钱。张加洪很不理解这样的行为,难道到了这里就忘记自己来自贫困家庭,忘了父母还在辛苦地打工?张加洪看到了就会去劝阻,同时更加努力做好自己。他花了更多时间在看书学习上,空了就偶尔打打篮球。初中的学校操场是一片泥地,如今能在宽敞整洁的球场上打篮球,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珍贵的“游戏”。

张加洪给自己算了一笔账。从2019年9月到2020年8月,他已经一共寄了1万多元钱给家里。一直到他16岁,一家人都没攒下过这么多钱。

“云南班”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高一学生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每个周末轮流安排12名左右的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到校外的中西餐厅顶岗实习,这样既能得到锻炼,又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张加洪从不乱花这笔钱和补贴,在饭卡上充值的100元是一周所有的支出。他不在外面吃饭,不买零食,也没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

他把所有余钱都寄给了妈妈和姐姐,远在芒市的家因为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的家只有20平方米左右,是用空心砖砌起来的,上面用石棉瓦搭建,中间用木板隔开了一间客厅和卧室,妈妈、姐姐和他全都睡在一个卧室里。2018年的时候,政府出资帮他们盖了一座40平方米的房子,两室一厅,但是盖好后空荡荡的,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张加洪寄钱回家后,爸爸买了一张沙发,还买来许多钢筋焊接了三张床,一家人这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今年暑假,张加洪用1700元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计划着今年再攒点钱买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家人就不用再洗冷水澡了。他算了算,太阳能热水器大约要3000元,应该很快就能攒够。

今年过年,张加洪第一次从德清回到芒市,妈妈和姐姐回到了家里,奶奶、叔叔和婶婶也聚过来,一大家子人在逐渐被填满的新房子里吃了一顿格外丰盛的年夜饭,饭桌上有鱼、鸡、皮蛋、肉肠……高高的山上,小小的房子里,传出了久违的欢笑声。

全家人都发现了张加洪身上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姐姐羡慕他赶上了好时候,让他继续好好学习,给班上其他的云南同学起好带头作用。妈妈发现他变得更有思想与主见了,很多事情第一时间会来问他的意见。今年7月,爸爸回家后,看着张加洪亲自浇铺的水泥地、专门为年迈的奶奶栽种的枣树,无声地流下了眼泪。在那段父亲缺席的青春里,曾经稚嫩的男孩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忍、可靠的男子汉。

张加洪自己觉得,经过在德清一年的学习,他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有责任感,也更有信心了。他希望自己能把书读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这样别人才会对他、对他的家庭改变看法。未来,他想好好学专业知识,争取去一个大企业里工作,努力把自己家的房子盖得再大一点,再多添一点东西。

“我家要从我这儿开始,发生一个巨大的改变。”在一篇文章里,张加洪最后写下了这句话。

更多“云南班”的故事,可以关注“中学生天地”微信公众号,输入“云南班”阅读。

猜你喜欢
芒市德清姐姐
明亮的眼睛
Cлово месяца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德清裸心堡
走路看脚下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
认识“黑”字
十声姐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