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从风论治刍议

2020-01-14 03:13田盼盼徐陆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风药水谷风邪

田盼盼 钱 斐 徐陆周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泄泻为中医临床常见病证,具有多发性、反复性、难治性等特点。历代医籍对本病论述甚详,名称方面有“濡泄”、“洞泄”、“注泄”、“肠风飧泄”等记载,其中“肠风泄泻”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素问·风论》亦记载“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可见《黄帝内经》认为肠风泄泻大概同“飧泄”、“洞泄”一般,然更强调风邪致病[1]。泄泻一证,医家多从脾虚湿困病机论治。然风为六淫之首,临证于健脾化湿止泻等常法中适当配伍风药,每获佳效。文章从风邪致泄机理、肠风泄泻证候特点、风药止泻机制、临床典型案例等角度浅析如下。

1 风邪致病机制

1.1 风袭肠胃 《素问·风论》言:“风邪久居肌腠,若一旦内入肠中,则为肠风泄泻”。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亦载:“风邪伤人,必入空窍,而空窍,惟肠胃为最”,此即言外风侵袭,由表入里,客于肠腑即发为肠风泄泻。《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不化,多热则溏出糜”,高度概括了外邪致泄机理。风为六淫之首,虽为春令主气,然四季皆有,且常兼夹他邪。外邪侵袭,正气内虚,邪气久留,由经脉传舍于肠胃,则发为腹泻、腹胀、肠鸣等症。

1.2 夹杂宅邪 《素问·风论》曰 :“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湿、寒、热邪常依附于风邪,共同侵犯脾胃而发病。风邪夹湿,湿性粘滞易困脾气,脾虚运化无权,水湿内生发为腹泻; 湿性重浊,阻滞气机,肠腑气滞不通则为腹痛。风邪夹寒,则损伤脾胃阳气,水谷纳运失司,完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发为泄泻。风邪夹热,热迫血行,日久灼伤肠络,甚至热盛肉腐,血外溢则发生便血。

1.3 风木乘土 《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泄泻病机虽主乎脾,然与肝亦密切相关。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若疏泄太过,肝强凌弱,横逆克脾,或土虚木贼,气机失调,可见泄泻; 若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壅失运,如《医学入门》所言 :“腹中之痛,称为肝气……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2]。因而肝木疏泄太过或是疏泄不及,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2 肠风泄泻证候特点

本病患者常以“腹泻”为主诉,且多兼有肠鸣甚、大便急迫、饭后欲便、腹痛、泻后痛缓等表现。《素问·风论》记载:“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飨泄” ,风性善动,胃肠蠕动增强,水气在肠腔相搏,产生腹鸣及泄,此现象即是“风”[3]。正如张玉路引《内经》亦云:“肠鸣有五,一曰邪在大肠,肠中雷鸣”。《医经溯洄集》言:“风盖天地浩荡之气,飞扬鼓舞,神速不恒。人身有此……故水谷不及分别而并趋下,以泄出也。其为飧泄,亦类此义”,认为风客肠胃,脾胃受纳、传导功能失常,水谷精气输布失常并趋肠道,故本病病势急,饭后即泄,完谷不化。明代吴鹤皋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医学入门》中亦记载:“腹中之痛,称为肝气……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此及言腹泻兼腹痛甚者,多与肝木相关。叶天士谓:“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内风萌动,血不得藏……下则为便血诸病”。风体阴而用阳,内风容易动血,外风入里化热灼伤血脉,内外相合而引起便脓、下血。

综上所述,本病主要有以下临床特点:① 多有外感诱因,以风邪为主(可兼他邪);② 起病较急,泄下急迫、饭后即泄,甚则完谷不化; ③腹痛,痛即欲便,泻后痛减,发无定时;④腹胀,肠鸣甚;⑤ 严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血。

3 风药止泻机理

风药一词源于张元素,其依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的理论,创立“药类法象”理论,将药物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其中“风升生”一类为味之薄者,具有升散、走窜、宣通、调达等功效[4]。李东垣光大其说,明确提出“风药”之称,并指出风药范围,常用于泄泻治疗的风药主要包括防风、升麻、藿香、葛根等[5]。

3.1 解表驱邪 《素问》记载:“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感寒则肠鸣洞泄”、“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风为百病之长,可直接侵袭皮毛,由表及里,亦能兼夹他邪使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风药法象于风之属性,具有轻清发散穿透之力,善于解表透邪。正如《古今医统大全·泄泻门》云 :“如因风而生飧泄者,法当散风而泄自除,如机要防风芍药汤、白术防风汤之类”。《伤寒论》亦载葛根黄芩黄连汤功擅解表清里,用治邪热下利证;方中重用葛根为君药,旨在取其入脾胃经,既可解表,亦可升发清阳之气而止泻[6]。

3.2 升发清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脾胃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饮食入胃,化生精微,传脾归肺,行春夏之令,以滋其周身;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而出焉,若清气不升,水谷精微与糟粕混杂而下则成泄泻。《内外伤辨惑论》指出:“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风药轻扬升散,同气相召,脾气上升,运化乃健,泄泻可止。李中梓首提治泄九法,并指出:“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风药质轻、性升,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以助中焦运化[7]。临证对于脾阳亏虚者,予参术干姜等益气温阳之品中少佐一两味风药清轻升提每获良效。

3.3 健脾胜湿 《内经》云:“湿胜则濡泻”,《医宗必读》亦有“无湿不成泻”之说。脾喜燥恶湿,湿邪为患,无论外湿、内湿,均可困遏脾胃,阻碍气机升降,以致清浊不分,混走肠间,导致泄泻。风可胜湿,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寒湿之胜,当助风以平之” ;《兰室秘藏》亦云:“盖风气上冲,以助胜湿”。风药多性温而燥,味辛而散有流通之性,其气芳香,辛散香燥,尤善除湿。李东垣即在健脾除湿药物基础上加用防风、柴胡、升麻、羌活,创立了升阳除湿汤,此方为治疗脾胃虚弱、泄泻无度的代表方[8]。

3.4 调达肝气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泄泻病机虽主乎脾,然与肝、肾亦密切相关。肝失调达,横逆侮脾,脾运无权。《脾胃论》中载:“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肝阳不足不舒,风药疏补之”。风药其升,可助升发肝气;其辛散,可助条达肝气。治疗痛泻之代表方痛泻要方中即用防风配白芍疏养同调;防风得白术健脾;伍陈皮胜湿,此处防风融合疏肝、健脾、胜湿功效于一体[9]。吴鹤皋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临证对于腹泻兼腹痛、肠鸣者配伍防风、白芍、藿香等,每可增效。

4 典型医案

李某,男,46岁。初诊:2017年3月12日。患者慢性肠炎病史五年余,每日腹泻3~4次,受凉或进食生冷或情绪不佳后则加重,大便夹有黏液,时有腹部隐痛,纳食睡眠尚可,舌质暗红,苔白中后部厚腻,脉弦细。肠镜检查示慢性结直肠炎。辨证:脾虚肝郁,肠腑积滞,治以疏调肝脾,兼化积滞。方药:炒党参15 g,炒白术10 g,厚朴10 g,木香6 g,黄连3 g,炒白芍10 g,防风10 g,茯苓15 g,淮山药15 g,枳壳6 g,马齿苋15 g。14剂,每日1剂,每日2次。

二诊:2017年4月1日。药后大便次数稍减少,仍未成形,腹痛缓减,偶有肛门坠胀感,舌苔根部渐化,守法继进。原方厚朴改6 g,加升麻6 g,炒薏仁15 g,芡实10 g。14剂,每日1剂,每日2次。

三诊:2017年4月17日。药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每日1~2次,未见明显黏液,腹痛不显。仍健脾运中,疏调气机。上方去黄连,加肉豆蔻10g。

按语:本例泄泻病程较长,脾虚运化失常,风木乘土,兼夹气郁,肠腑积滞未清。风气搏击则肠鸣,风木乘土则腹痛、泻后腹缓,脾气不升则肛门坠胀,故治以健脾调肝,兼升气化滞。方取四君子汤和痛泻要方加减,配黄连,马齿苋清肠化滞。方中巧用防风、升麻,祛风升清;黄连、木香即香连丸化湿和中;芡实涩肠止泻;肉豆蔻温补脾肾。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祛风止泻之功。

猜你喜欢
风药水谷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风药治疗泄泻理论浅析
治疗偏头痛用风药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