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计量管理降低油品损耗

2020-01-14 15:48徐成东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分公司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广东广州510630
化工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器具油品损耗

徐成东(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分公司 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广东 广州510630)

油品在储存和运输环节可能会出现漏溢、蒸发或是混油,这些都会导致油品损耗,进而增加石油的储存运输成本。而为了有效降低油品损耗,就必须科学开展管理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计量管理工作。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化对油品损耗与计量管理关系的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确保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油品损耗。

1 油品损耗成因

在油品储存和配送过程中,造成油品损耗的原因较为多样。主要可分为贮存损耗、蒸发损耗和计量损耗三种类型。其中,贮存损耗表现为油品漏溢以及混油。当油罐以及机泵等设备出现连接故障时,其内部储存的油品会滴漏而出,不过这种损耗量极小,所以常常会被工作人员忽略。而造成混油损耗的原因则大多表现为阀门和线路应用故障。比如,阀门不严、阀门错开或输油管线未区分都导致不同品类的油品出现混合,进而造成混油。油品出现蒸发损耗,主要是因为油罐的自然通风和呼吸损耗而造成的油面下降,进而导致油品总量降低。

在油品的计量损耗方面,计量误差是导致油品损耗问题的主因。计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3个方面。其中,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大多为仪器性能不佳、环境突变、测量方法事物以及操作不规范,所以这种误差是可以被计算和消除的,在实践中只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就可以避免误差[1]。如果在消除了引起系统误差的因素后还出现误差,那么就将其归结于偶然误差。引发误差的因素是偶然且随机的,而且与测量的次数有关。过失误差则是由人为操作而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操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和岗位失职,但是只要在操作环节细心、耐心且规范就可以有效避免误差。

2 油品损耗与计量管理的关系

计量误差是导致油品出现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计量工作的管理质量将会对油品损耗量的大小产生深刻影响。在对计量误差进行分类和分析以后我们发现,引起计量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设备误差、仪器仪表误差、人为误差和附加条件误差。基于此,对计量误差诱因进行妥善管理就可以降低油品损耗,而对管理计量误差诱因则是计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当石油企业出现计量管理失误时,其计量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出现问题,那么在此条件之下,产生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计量管理工作的缺失,势必会导致计量工具标准查验、计量操作规范性以及计量工作人员素质检验的不达标,会为产生计量工作失误埋下隐患,也会为加重油品损耗提供条件。所以,计量管理与油品损耗关系紧密,只有实现计量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才能有效地降低油品损耗量[2]。

3 降低油品损耗的可行性策略

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有效开展计量管理工作为明确库存、降低油品损耗、实现账物相符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为真正实现以强化计量管理,降低油品损耗,石油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先明确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意义和方法,进而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实现方法优化和方案调整。

3.1 推进计量管理系统优化

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益是现代计量工作主要职能之一,对于以石油仓储、物流和配送为经营业务主体的石油公司而言,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能为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所以,在明晰该项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以后,计量工作人员应该切实推进计量管理工作系统的优化,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水平得以提升。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完善计量管理系统,从设备、技术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实现对计量误差因素的有效控制,为降低油品损耗打下坚实基础。

3.1.1 审查计量器具

在实践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查验计量器具质量和性能,细化器具储存和保养要求。计量人员必须通过计量器具才可以有效地完成油品计量工作,而一旦相关器具出现问题则计量结果必会出现失误,十分容易引发油品损耗。所以,在作业环节必须严格查验计量器具的使用有效性,只有在保证其可用的前提下才能允许其参与计量工作。比如,制定计量器具准用标准,通过对计量器具的质量、性能、计量检定周期和保养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其是否具备可用性,为有效开展计量工作提供保障。

3.1.2 优选计量设备和方法

计量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是判断计量结果是否有效的根本。所以,在实践工作中,为了避免计量误差,实现有效地计量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保证计量方法的正确性、先进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3]。比如,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约束和纠正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保证计量方法应有的有效性。以纠正操作人员的读数习惯为例,许多计量人员习惯于在水平面读数,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引发计量误差,所以在实践中可通过集中教学、纠正的方式保证计量方法应用的正确性。当然,在实践中也可以通过使用精度高的质量流量计或以流量计管道输送完成计量交接等作业方式来降低计量误差。此外,为了降低计量误差,在选用计量设备时也必须基于油品保存和计量工作的实际需求来考量。比如,优先选择浮顶罐储油或以氮封储罐保存挥发度高的油品,都是降低油品损耗和计量误差的可用性办法。

3.1.3 提升计量人员素质

计量人员作为油品计量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油品消耗和计量失误等问题应负直接责任。所以,在实践工作中,为了有效地提升计量管理工作质量,降低油品损耗,就必须提升计量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操作具有规范性,消除过失误差和系统误差。那么,在此环节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计量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和对其责任意识的强化。比如,建立计量人员培养考核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深入了解计量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问题,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石油企业可以选派自身的计量工作人员开展实践指导,帮助企业内的所有在职计量人员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建立终身学习意识,为开展有效计量,降低油品损耗而奋斗。

3.2 强化计量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辅助,也可以为管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所以,为了强化计量管理降低油品损耗,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计量管理制度的建设,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此环节,制度的确立和实施都应该基于计量工作的实际需求,其制度内容也应该满足计量人员的工作和切身利益要求。比如,建立计量岗位责任制度,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推进高水平计量工作的开展。借助于岗位责任制度,将所有计量工作任务与责任进行细致划分,使其分摊到个人头上,让计量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工作质量挂钩;这样一来,一旦出现计量问题则可以迅速锁定问题原因和责任人,进而对企业的计量工作管理标准进行追责。基于这样详细而严格的管理制度,计量工作人员必然会端正工作态度,对作业所用的设备、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仔细核查以便于有效作业。

4 结语

总之,以强化计量管理降低油品损耗具有可行性,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此项工作加以重视,进而为实现高质量的作业奠定基础。为了能真正地达成以强化计量管理降低油品损耗的目的,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计量管理系统的优化,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降低计量误差,还要做好制度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

猜你喜欢
器具油品损耗
高端油品怎么卖
油品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多工况下永磁电机损耗研究分析
基于数学模型的MMC阀损耗计算方法研究
SP/GF-6规格分析及油品性能要求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定制私家影院系统中的传输损耗(上)
智能化油品分析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古代器具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