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的理论探讨

2020-01-14 20:56庄文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6期
关键词:川崎千金牡蛎

庄文君

(江苏省无锡市张生记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2142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病机不明的急性血管炎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典型、不典型、不完全性川崎病。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本文对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进行了理论分析。

1 千金五石汤

历史上名为五石汤的方剂很多,本文介绍的千金五石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五石汤,原文如下:“治胃间热,热病后不除,烦闷,口中干渴方。寒水石、硝石、赤石脂、瓜蒌根、龙骨、牡蛎、黄芩、甘草(各五分),知母、石膏、桂心?上十二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诸本只有四石)。”其中玉石药包括寒水石、硝石、赤石脂和石膏4味,龙骨是兽类药,牡蛎是鱼虫类药。此方历史上有遗漏,应该有12味药,但实际只有11味药,是因为遗漏了一味药,“五石”只有四石,原文就有“诸本只有四石”,药王孙思邈特别注明。石膏味辛微寒,可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硝石味苦寒,又名寒水石,在《神农本草经》中叫凝水石,味辛寒,有泄热作用。赤石脂味甘温,具有固尾闾、止泻作用,防止众多寒凉药导致泄泻。牡蛎和瓜蒌根都是祛痰药,可清痰热。按原文,本方对于胃间热(痰热)会有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痰热相结,如油入面,痰不祛则热不除,而本方具有涩泻并用、痰热并祛的特点,药猛而不伤正。

2 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的理论探讨

川崎病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首先报告,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部分患儿会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由于川崎病没有特异性实验诊断手段,目前通常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诊断标准为发热持续5 d以上并伴有下列5项主要特点中的至少4项。主要特点:①四肢变化:在急性期手足出现红斑和水肿,在康复期出现指尖膜状脱屑。②多形性皮疹。③不伴有渗出液的双侧无痛性球结膜充血。④口唇和口腔的变化:口唇潮红和皲裂,草莓舌,口腔和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⑤颈部淋巴结肿胀(直径≥1.5 cm),通常为单侧。发热伴上述主要临床表现至少4项者,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疾病,可诊断为川崎病。

由于川崎病病因病机不明,治疗特别棘手。西医治疗川崎病以激素、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加阿司匹林作为基本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主要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急性期以清热解毒祛邪为主。后期以滋阴养血扶正为主;中西医协同治疗多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由于没有特异治疗方法,该病大多数可发展为慢性冠状动脉疾病,造成冠状动脉畸形,逐步发展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故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1]。中医认为,川崎病除高热外,还有明显的痰热特性,刘弼臣教授[2]认为,该病淋巴结肿大,病机为“毒热灼液成痰,凝阻经络,可结成颈部痰核”。胡惠智[3]认为该病病机是热壅经络,迫血妄行,血溢肌腠,且热毒化火内燔,炼液成痰,血热成瘀。在发作期,川崎病有明显的痰热特性,可以考虑用千金五石汤治疗。

3 讨论

目前川崎病的诊断有5 d以上发热或冠状动脉损伤的要求,在此之前的疑似阶段,通常用抗生素等方式观察排除。在疑似川崎病但尚未确诊的时间窗口,可以考虑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情况下用千金五石汤或者其他中药方剂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千金五石汤的文献不多,特别是在川崎病方面还没有医案介绍,本文探讨了千金五石汤治疗川崎病理论机制,以飨同道。

猜你喜欢
川崎千金牡蛎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虎家“四千金”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千金”原来指男儿身
法国培育出多口味牡蛎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千金醉琴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