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白血病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0-01-14 03:55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止吐药因性预见性

谷 雨

急性白血病(AL)简称血癌,是指一种或多种造血干细胞恶变,丧失正常的增值、分化能力,引起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成熟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临床症状[1]。目前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外,AL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化学药物治疗。化疗能有效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但同时也会引起患者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2]。我院通过对52例AL化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相比,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8年2月-1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年龄18岁以上且均接受化疗的AL患者;均符合WHO对AL最新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排除标准:合并肝肾衰竭或其他重要脏器损害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5.35±6.7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及以上20例;病程5~23个月,平均(9.46±2.61)月。对照组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6.13±7.8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6例,高中及以上16例;病程4~19个月,平均(9.33±1.94)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血液科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针对性的疾病知识宣教、用药前的药物知识宣教、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等。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可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不适症状。为此在为患者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上述不适症状,做好记录,必要时汇报医生并协助进一步处理,不良反应严重时遵医嘱及时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和药物剂量。②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化疗的目的、方法及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从而消除患者因知识缺乏及环境饮食引起的紧张、恐惧情绪。还可通过指导患者化疗期间阅读、听音乐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降低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情绪。③正确使用止吐药物:止吐药物能有效控制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尤其是化疗期间出现的急性呕吐。为此在患者接受化疗前给予静脉应用止吐药物,待止吐药物起效后方可应用化疗药。同时还应了解患者是否为初次化疗,若为巩固化疗进一步询问其是否用过何种止吐药物、疗效如何,从而为患者选择针对性的止吐药物。

1.3 评价指标 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水平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①癌因性疲乏:采用中文版癌因性疲乏量表评估AL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该量表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0~10分,总分0~90分,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重[3]。②胃肠道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未校正的Pearson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及胃肠道反应情况比较

3 讨 论

目前,骨髓移植与化疗均是治疗AL的主要方式,骨髓移植治疗能有效根治AL,但是由于缺少合适的骨髓导致骨髓移植治疗在临床上的开展受限[4]。化学治疗作为除骨髓移植以外治疗AL的主要方法,能有效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缓解患者的病情[4]。但是化疗药物在清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引起患者出现脱发、乏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5],导致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程度处于较高的水平[6]。改善患者因化疗药物引起的不适症状、癌因性疲乏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超前护理行为,能够在病情发生或进展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7]。葛婷婷[8]的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能有效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相关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还说明,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预见性护理通过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止吐药物的应用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有效地规避了患者化疗期间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从而间接地改善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AL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缓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止吐药因性预见性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止吐药在肿瘤化疗中的合理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盐酸托烷司琼合成工艺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