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雅集绘画中的“玫瑰椅”研究

2020-01-14 10:20王易博
上海工艺美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士雅集佚名

王易博

Song Dynasty furnitur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urniture. Influenced by the aesthetic thoughts and mainstream ideas of the literati at that time, the Song Dynasty created a simple and elegant style of furniture, and the "Rose Chair" which frequently appeared in literati paintings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Whether in the material selection, texture decoration, or in the modeling structure, combination form, it all bears the literatis simple and plain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the rational think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se four aspects to study the "Rose Chair" in the Song Dynasty literati painting in order to deeply explore the feelings and connotations of literati behind its design, In addition, it also provides a positive inspiration for contemporary furniture design to find a balance point between life and design art.

從古至今,中国绘画与家具的关系就颇为密切:绘画中有各式各样的家具,家具上饰有形形色色的绘画。因此,从绘画中了解宋代家具的形制与特点,对于因年代久远,实物和文献资料等稀少的研究瓶颈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得天独厚的资源宝库。纵观宋代绘画,我们发现作为文人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雅集活动(包括饮酒赋诗、焚香品茗、谈禅论道、琴棋书画、赏玩古董等),总与宋代“玫瑰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常出现在文人雅集的场所中。

提及“玫瑰”,我们就会想到这是一种花的名称。它代表了美丽,也象征着爱情,人们将它送给自己心爱的女人。至此,玫瑰便与女人结下了不解情缘。在明清时期,尤为盛行“玫瑰椅”,因其外观小巧精致、装饰上雅致灵秀而深得小姐们的喜爱,所以“玫瑰椅”经常被置于小姐闺房内,成为了她们的专属坐具。而宋朝这种多见于文人雅集场所的“平齐式扶手椅”(扶手和靠背以直边方角结构水平相连且等高)因其形制与明清家具中的“玫瑰椅”相类似,可以推测前者是“玫瑰椅”的最初形式。后为与明清时期的相区别,邵晓峰教授将其称为“玫瑰椅”(折背样)(图1)。我们可从宋代绘画中觅得它的踪迹,如北宋佚名《十八学士图》、北宋李公麟《高会习琴图》、南宋张训礼《围炉博古图》……其上出现的宋代“玫瑰椅”不论是在选材用料、质地装饰上,还是在造型结构和组合形式等方面,都无不体现出传统文人那平淡雅致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思想,且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下面本文将围绕于此进行详细论述。

在选材用料上,宋代家具多以木材为主,种类繁多,多就地取材。其中有杨木、桐木、杉木等软木,楸木、杏木、榆木、柏木、枣木、楠木、梓木等柴木,乌木、紫檀木、花梨木(麝香木)等硬木。宋代家具虽然以使用就地取材的软木、柴木为主,且尚未在遗存实物中发现有硬木家具的存在,但借助于宋画上一些具有劲瘦风格的“玫瑰椅”图像,如佚名《勘书图》(图2)和张训礼的《围炉博古图》(图3)等,可以想象硬木材料在当时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结合这种木材坚韧的特性,使得宋代“玫瑰椅”呈现出了纤瘦挺拔的姿态美感。除了木材外,竹子也成为了制作宋代家具选用较多的材料。例如佚名《十八学士图》(之二)(图4)和《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中的“玫瑰椅”,选用竹子作为基础用料,这不仅因为竹子的生长周期短、产量丰富,更因为它们笔直挺拔、青葱翠绿,自有一种洒脱俊朗之姿与清冷之气,而被赋予了“雅”的人文特性,象征着坚贞不屈、风节凛然的高尚品质。因此,竹子受到文人广泛的敬仰和偏爱,成为了表现文人气质最浓的家具材料。

在质地装饰上,宋代“玫瑰椅”趋于朴素雅致。它尤为注重材料的自然物性,而多喜用木材本色,令其充分发挥质地细腻、纹理优美、色泽雅致等特性,展现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这不仅与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推崇的简淡雅致、平淡朴素的思想观念相契合,同时也顺应了程朱理学主导下,“除繁以简”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审美趋势。如《西园雅集图》(图5)、《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等画中的“玫瑰椅”全以结构为主,甚至没有牙头、牙条、牙板的加固与装饰。虽然,宋代“玫瑰椅”以简洁质朴为主要特征,但也绝不是没有任何装饰物。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装饰与结构部件紧密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装饰性结构”——充分利用结构部件(牙头、牙条、圈口、挡板、矮老、卡子花、枨子和托泥等)之间的紧密连接,在保持家具结构坚固稳定的同时,还获得了良好的装饰效果。如《十八学士图》上的三件玫瑰椅,其椅身四面各嵌装了镂空绦环板,这不但具有稳固家具结构的作用,还拥有了美观装饰性,给人以空灵隽永之感。此外,这种开光装饰在靠背板上也有出现。如在《博古图》(图6)中,木制“玫瑰椅”的靠背处多了一块较宽的背板,它的中央做了方形圆角开光,显得格外雅致。还有《十八学士图》(之二)中的“玫瑰椅”,其背板也做了类似的开光装饰。此外,这把扶手椅为竹藤材质,主体部分使用了竹子,在圈口处则利用藤的可塑性,弯曲而成。由于竹藤材质没有木质的结实,故而这些圈口设计的最初目的并不只为了装饰,而是以实用性为主,为了起到连接并增强其椅腿的稳固性等作用。相较而言,李公麟《高会习琴图》中的两件“玫瑰椅”就稍显复杂了,不但均有椅披,而且其中一件的牙条曲线变化较为丰富。此外,《勘书图》中“玫瑰椅”的造型,由于靠背板上多了刻意的装饰而显得十分独特。它的上下两端雕饰成如意云头的形状,并位于上下横材的正中位置,而中间做了方形的开光处理,其两端用以较宽的竖材与上下方的如意云头相连接。这种恰如其分的联合结构进行的点缀装饰,不但不会让人感到繁缛复杂,反而使家具呈现出一种隽永、古朴、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

在造型结构上,宋代文人家具一改唐代家具富丽厚重的特点。该椅结构简练,以功能性结构为主,构件细劲,将框架式结构几乎精简到无法再减的程度。譬如宋佚名《西园雅集图》中的“玫瑰椅”,其框架结构精简到了极致,构件横平竖直,在视觉上给人以几何形态的简洁感。此外,从宋代绘画中,我们发现这些“玫瑰椅”的靠背与坐面大多呈90°,除了《十八学士图》(之四)(图7)中“玫瑰椅”的坐面相对较窄外,其余的都较宽。同时,它们的靠背普遍低矮,且高度与扶手平齐。这样的椅子造型虽脱离了使用的舒适性,但却在潜移默化中体现了椅子的教化功用。受宋代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强调了正襟危坐,这在当时不仅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事(文人集会讨论学问)的一种严肃态度。在构件连接方面,宋代文人家具大多采用了榫卯结构,使造型更为简洁、精巧,且结构稳固,体现出朴素典雅的格调。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弯曲的藤条,辅以攒接与捆扎的方式进行各部分的连接,如《十八学士图》(之二)中竹藤制的“玫瑰椅”。这样的造型设计,使得椅子质朴自然、别具一格。

在组合形式上,根据椅身与足承的关系,宋代绘画中“玫瑰椅”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椅前有足承,且与椅足连为一体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之一)(图8)中那位背对观者、手拿团扇的学士所坐之椅是其代表,还有《十八学士图》(之二)和《围炉博古图》中的“玫瑰椅”也是如此。这种设计使得足承与椅身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增加了椅子的稳固性。

椅前有足承,且与椅足、扶手连为一体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之四)中的“玫瑰椅”,从其造型设计来看,很明显是在《十八学士图》(之一)中“玫瑰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此时的足承不但与椅足连成一体,而且在足承边上设有两根竖材,分别与两侧出头的扶手相连,给人以稳固妥当的感觉。

椅子与足承分开

如北宋李公麟《高会习琴图》中的两把玫瑰椅,下面的足承部分均与椅子分开了。这样的设计,使得“玫瑰椅”显得更加地小巧轻盈,方便了文人雅集时椅子的来回搬运。

椅子前无足承

这是明清时期大多数“玫瑰椅”的配置——椅前无足承。而在宋代一开始是有足承的,但到了后来,由于足承不利于文人墨客交流时,频繁地挪动位置,也影响了肃坐,所以足承便从有到无。此时代替足承作用的“步步高”赶枨便出现了,如《西园雅集图》、《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以及《博古图》中的“玫瑰椅”。

结论

当前,尽管出土的有关宋代文人家具的实物及文献资料非常地稀少,但是通过宋代绘画上那精细的物象刻画,亦可为我们研究宋代文人家具的典型代表——“玫瑰椅”开辟广阔的道路。纵观宋代绘画,我们不难发现“玫瑰椅”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简洁质朴、平淡素雅的艺术风格。具体到它的设计上,可从选材用料、质地装饰、造型结构以及组合形式等四个方面看出:宋代“玫瑰椅”以木材、竹藤为主要制作材料,尤为注重材料的自然物性而不上漆,净尽自然之美、趣成天然;它大多不事雕琢,其上的装饰纹样较少。即使有,也都较为简约,主要利用结构部件进行点缀雕饰,装饰形态简约,以满足实用性为主;此外,“玫瑰椅”的框架结构精简到了极致,构件横平竖直,在视觉上给人以几何形态的简洁感;还有,“玫瑰椅”前的足承从连体到分离、从有到无,这不仅与宋代文人所推崇的简淡雅致、平淡朴素的思想观念相契合,同时也与程朱的理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结构形式尽量做到“灭欲”,除繁以简。总之,宋代“玫瑰椅”的设计,不仅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更是设计艺术结合社会文化特点、价值观念而创造出的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也为当代家具设计提供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曉峰. 中国宋代家具[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邵晓峰. 家具对于绘画研究的独特价值-以宋代为例[J]. 创意与设计, 2012(2):13-18.

〔3〕邵晓峰. 宋代家具与现代主义设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1(3):37-44.

〔4〕张政, 张乘风. 试析程朱理学对宋代坐具设计的影响[J]. 艺苑, 2015(5):73-76.

猜你喜欢
学士雅集佚名
学士论文档案的共享和利用研究
过年啦
Analysis on the Place Movement in Great Expectations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好玩不过雅集
第三回 文人气质一脉香
雅集,一门“复古”的时尚社交
邯郸学步
十二月花
辟雍雅集·“大美寻源——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