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岩彩艺术的审美表达与创作思考

2020-01-14 10:20赵丹娜
上海工艺美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彩画矿物颜料

赵丹娜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eculiarity of rockdyestuff painting material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xpression in painting language in the creation process, examines the unique aesthetic nature of rock-dyestuff painting art an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such art in Japan, and motivates contemporary artists to focus on and reflect over rock-dyestuff painting ar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fford more choices and art spaces and highlight artistic charms of rock-dyestuff painting art.

第一次接触日本画,是家父从日本带回一本东山魁夷的画册开始,当时就被日本画中的宁静、雅致,隐于画中的情愫所吸引。这些画面是我所未见过的质感,强大的好奇心让我在日本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学习岩彩画的留学生活。这种亮晶晶、色彩斑斓、颗粒间具有透气感的颜料是由天然矿物质研制而成。以矿物颜料为主要材料的绘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我国古代绘画都是以矿物颜料作为基本的媒介方式,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在原始时期便开始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有色泥土混合动物血随意涂抹和装饰,从到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样,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到唐人绚烂富丽的工笔重彩,尤其是金碧辉煌的敦煌石窟壁画,矿物作为绘画颜料有着漫长的历史。

“从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情况来看,晋魏以前的绘画颜料以单色矿物质为主,单色的植物质为辅。经过不断的创造和改进,到了隋唐时期,植物质、化学制和矿物质的颜料被搀合着使用。”这种以矿物颜料为主要材质的绘画形式,在现代被称为“岩彩画”。在进一步地了解和学习过程中,我驚奇地发现岩彩画可以制造出丰富的色层、画面的堆积感和材料地多样性等带来的视觉感受,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岩彩画材料的特殊性,才有探究岩彩艺术绘画语言的可能性。

一、岩彩艺术独特的绘画语言

现代岩彩画颜料也是以矿物颜料为主,将天然矿石粉碎后精制成粉末状,粉碎后的颗粒按大小顺序,以数字的形式标号分类。岩彩颜料根据粒子的大小不同,光的反射和折射也不同,越是细小的粒子,因其不规则,矿物粒子表面的反射越多,看起来会很亮,颜色也变得越白。越是粗糙的粒子,反射越少,颜色就越深。这是岩彩画颜色的独特要素,利用其特质,从同一块矿物石中研制出的岩彩颜料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调节其色调。正是因为这种特质,一块天然矿石的岩彩颜料可以获取几十甚至几百种不同微妙变化的颜色,所以画面能呈现出那种优美、细腻的表情。

这种光泽晶莹、色彩鲜艳、含有重量感,干爽粗糙如沙子般的肌理感是岩彩画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其他绘画材料所没有的独特质感。因此用岩彩画出的画面五光十色,甚至有斑斓炫目的效果,如果在灯光下,会像宝石一样熠熠生辉。同一块矿石可以表现出许多浓度不同的颜色,利用颗粒的这种特性,可以画出丰富的、复杂的色调。

除了天然矿物颜料还有人造矿物颜料。天然矿物颜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直接做成颜料,它的颜色有一种独特的深度,颗粒有适度的重量。人造矿物颜料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制出与天然矿石接近的原石感觉,再将其粉碎、精制而成的颜料。它是现代岩彩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

水干是以土为原料研制而成。以土为原料使其很细腻且伸缩性强。胡粉是白色,古代的白色是西域胡人带到中原的,所以日本至今称其为胡粉。还有动物性颜料,像珊瑚虫的残骸粉碎后磨成粉末制成的颜料。植物性颜料,最常见的有红茶、咖啡、洋葱皮等,煮后都可以染色。古代由于原料有限,画家们为了增加岩彩的颜色推行了炒岩彩,也就是加热矿物颜料,加热时间越久颜色越深。

在岩彩画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材料——“箔”。古代绘画中经常使用到金箔,在贴有金箔的屏风上描绘图案,不单是一种华丽美的表现,也起到了光的反射作用,使室内更加明亮。金箔的制作方法非常讲究。纯金太软很难制成箔,要在金里加微量的银、铜,银、铜比例的含量决定着金箔的颜色。一片箔非常薄,一根头发直径大概是0.06毫米左右,当一片金箔薄至0.0006毫米时,手臂轻拂,就会将其带起。所以一些画家在贴金箔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不可用手直接拿,需用专业的竹夹子进行操作。大家看到贴有金箔的画面,都是画家经过长期训练下的成果。除了金箔,还有银箔、铜箔、铝箔、金泥、金沙等。纯银箔容易氧化,需要用厚纸包好放入密封容器里保管。

“岩彩,作为一种开放的绘画模式,拓宽了我们对材料与表现的认识,也使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段有了更多可能性。”岩彩颜料的多样性让画面产生了丰富的肌理效果,这是古代绘画中所没有的效果和新的造型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审美需求和绘画题材的表现需要,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拓宽岩彩材料的局限和岩彩表现的艺术空间。

二、当代岩彩艺术创作走向

在讨论现代的岩彩画时,绕不开现代日本画家创作出的许多优秀作品。它们无论从材料技术,还是艺术表现,都已超越了传统的岩彩画形式。日本的岩彩画源于中国,这种用矿物质描绘的作品在日本称其为“日本画”。从唐代或更早时候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日本遣唐使和佛教东传,使岩彩艺术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在美术史中,青绿与水墨各有其渊源与地位,但唐以后,文人趣味渐渐偏向于水墨,直至宋元,矿物色的绘画形式日渐式微,逐渐被水墨画所替代,并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增多,一些中国画家发现了渊源于中国而流行于日本的岩彩画,并把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绘画带了回来,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岩彩画开始悄然兴起。

“在中国衰落的岩彩,在日本得到了复兴,并且被日本艺术家当作西方绘画的他者加以保护和传承,进而被视为东方精神的代表。”日本对岩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没有中断,还在现代文明中作了进一步的总结与归纳。日本的画材专家更是受欧美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新观念的影响,对传统的岩彩材料进行了革新,在绘画材料上不仅超越了中国传统绘画材料的种类和色彩的局限,很大程度上给画家们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以最具影响力的日本画家为例,有“心象风景画家”之称的东山魁夷,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的画面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人生的强烈情感,并透着淡淡的伤感。”他曾去西方学习绘画,三次来到中国,毕生以风景画为题材,用西方写实的视角去捕捉东方的情调美。加山又造可以说是山水、花鸟、人物和动物皆精的画家,他的作品强调视觉感受,注重绘画与工艺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在他的多件代表性作品中,除了重视构图,并用一种微变形和极富于装饰意味的笔法去描绘对象,利用岩彩颜料重叠多变的特质,起伏变幻的线条,运用各种技法组合出种种不可思议的肌理感。复杂的技法、交错的肌理、颜色薄厚的互置等,给观赏者带来了异常生动的视觉感受。

20世纪末,那些留学日本的青年画家们,在日本发现了这个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传统绘画方式,并努力学习将其带回祖国。经历几十年的磨练和实践,中国的岩彩艺术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和突破。以胡明哲为代表,在复兴岩彩艺术的道路上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她的作品主要从岩彩的材质出发,以色面为造型的骨架,进行色彩的层面叠加等,积累出斑驳厚重的视觉效果,形成一种东方情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中国本土绘画色彩的本质,试图让我们重新发现脚下的大地,表达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这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创作视角,拓宽了未来岩彩艺术的创作空间。

三、当代岩彩艺术的创作思考

当代岩彩艺术追求自由、宽泛、创造性及视觉效果的冲击力。岩彩艺术在绘画材料上超越了中国传统绘画材料的种类和色彩的局限,很大程度上给画家们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岩彩颜料粒子的独特质感、丰富的色层和重叠的美感,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视觉效果。岩彩颜料中的粒子混合在一起不会融化,所以笔法的不同,画面的色彩和肌理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正因为岩彩艺术的这种柔软性、抒情性,甚至装饰性让人非常着迷。

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古今中西皆同,我尤钟情于山水风光,想来这与儿时父母的带领不无关系。每当置身于大自然中,都会觉得心从自然中解放出来,被温柔所包围。因此,我开始考虑用画来表现自然的魅力。我所画的风景不仅仅是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在它背后是有生命的。大自然的能量和心动产生共鸣,我将这种感动变成可视化,即用笔画出内在能量的结构,将其呈现在画面。我经常以大海为主题,利用线条和岩彩颜料的多样性,来描绘出“有生命的海”。我的作品中没有人物登场,这是因为我画的是我的内心,我想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能量、心底流淌的感动表现在画面上。通过各种尝试和研究,希望能从更客观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不断地探索。

岩彩艺术是追求自由与开放、与时俱进的。岩彩艺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有非常强的随意性,对于不同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都会带来绘画形式语言的丰富和转变。我们需要更多地利用岩彩材料的材质特点和表现特质,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去挖掘岩彩的魅力。

“巖彩绘画在中国本土文脉中承上启下,可以使中国本土画家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当代艺术演变的历程之中,可以从多种角度呈现多种内涵,岩彩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语义多样性。”现代日本画家努力探索岩彩艺术表现的可能性,打破了传统绘画界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审美。无论从材料技术,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上,都给岩彩艺术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传递了丰富的绘画经验和创作灵感。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当代岩彩艺术的研究、表现手法、形式语言的创新,开拓了更多的空间。当然,在研究与创作的同时,不能脱离当今的文化背景,更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根基,相信经过努力,岩彩画必将在中国当代绘画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于非闇:国画颜色的研究[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1)

〔2〕王燕:个性、融通——当代岩彩对古代壁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14.(12)

〔3〕彭锋:从岩彩看东方精神[J],中国艺术,2010.4

〔4〕李杰:丝绸之路的岩彩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5〕胡明哲:澄怀观道——反思中国岩彩绘画之历程[J],中国艺术,2010.(4)

猜你喜欢
彩画矿物颜料
认识矿物的性质(部级优课)
印尼·巴厘岛
沙乡俊枣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其他星球有地球上不存在的材料吗?
关外纯色古朴天成
颜料和水
颜料抹在了脸上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
颜料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