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内高班特色课程的研究

2020-01-14 12:44孙世宇李洋王海洋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孙世宇 李洋 王海洋

摘要: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作为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任务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更是学校多元文化建设的必要,这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通过对国内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情况的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展开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核本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为新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高中毕业生。”这是开設内高班的目的,因此我们更应该考虑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

面对21世纪信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才早已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更迫切地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而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来说,人才的培养可谓是重中之重,它关乎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稳定,更关乎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伟大中国梦!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中有优惠政策,可以以相对较低的分数考上理想大学,但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培养出“应试教育”的精英,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更培养不出能对建设美好新疆有实际作用的人。同时,新疆地区本身教育资源落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又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交流技能、人文情怀、合作能力、社会责任、健全人格、国家认同、国家使命的新型人才,就需要研究制定针对于内高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

2.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本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新疆学子提供人员保证。在实践方面,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找到一套适合内高班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方法,构建一系列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培养对新疆发展有实际作用的人才,并起到示范作用,继而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新疆地区的教育改革。

二、本研究的发现或结论

一是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取向,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容上注重课程功能,关键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着眼于课程的发展性和可操作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教师专业成长是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和结果

二是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是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只有在具体学校的实际需求下开展实施才是有意义的,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就是主动的参与和反思,让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使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使学校教育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真正实现课程的教育成效

三、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本研究取得的认识性成果

本研究课题富有现实意义,对国家和民族教育有重要的价值,是一项基于国家和学生发展的应用性理论和实践研究,是落实教育部颁发的《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有效载体。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和反思,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有利于教师校本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时,课题的研究还提升了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使教师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贯穿于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为实现学校整体德育目标和国家对民族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本研究取得的操作性成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必须,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形成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系列读本、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材,为有效实施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便利。

(三)本研究取得的特色性成果

通过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积极学习实践,从理论上把握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方法、途径与策略等,初步形成的校本课程有《中国56个民族知识概览》《中国民族发展史》《中华传统礼仪与节日文化》《民族音乐传承之合唱》《中国民族艺术之手作》《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中华民族园资源,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案例集》,构建了我校民族团结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形成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品牌,使我校民族团结教育落实于课程中,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教师群体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我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探索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要途径:

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教师间协作研发-形成校本课程-实施课程-完善课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巧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3.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

4.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5-11。

注:本文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内地新疆班专业委员会“2017-2020”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内高班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编号:NG180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浅论民族团结教育由“宣传”式向“认同”式的转换
民族院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途径研究
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