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澳洲坚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0-01-15 08:31钏相仙李金涛李洪坤王春梅殷山山
热带农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芒市德宏州德宏

钏相仙,李金涛,李洪坤,王春梅,殷山山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瑞丽678600)

我国于1979 年引进澳洲坚果进行环境适应性试验并开始商业种植[1],经过数十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澳洲坚果发展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云南是国内澳洲坚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主产区分布在临沧、德宏、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州[2]。德宏州于1984 年引入澳洲坚果,近年来澳洲坚果产业已发展成为该区域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兴产业,也是边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和经济来源之一。德宏州澳洲坚果产业发展与省内其他主产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为此,在科技创新大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对德宏澳洲坚果生产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供产业发展参考。

1 德宏州澳洲坚果产业现状

1.1 产业概况

德宏州于1984 年引入澳洲坚果,通过对13 个品种的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在小面积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1996 年开始大规模种植[3]。澳洲坚果种植区主要分布于芒市、瑞丽、盈江、陇川、梁河等县市,涉及农户11 158 户,受益人数131 115 人。2017 年 种 植 面 积 达21 425 hm2,投 产面积约5 587 hm2,鲜果产量8 807 t,产值14 150 万元。其中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是盈江县,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占全州的57.6%,其次是芒市,占全州的39%,尤其是近年来山区半山区种植发展较快,但生产管理水平较低,总体产量不高,产值低。种植的主要品种有H2、O.C、农试246、农试788、农试800、农试294、农试344、农试333、农试660、农试741 及农试695 等(表1)。“十三五”期间德宏将发展澳洲坚果2.33 万hm2。

德宏州有澳洲坚果种植企业5 家,其中盈江县2 家: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以科研、发展种植及加工生产为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挂牌销售,产品主要有坚果油、原味坚果仁、开口笑、坚果糕点、坚果化妆品等,规模较大;云南源润坚果开发有限公司,以种植及收购鲜果为主,产品主要运往昆明加工,有一定规模。芒市2 家:德宏富利达农业有限公司,以种植及加工为一体,经营管理模式为“公司+基地+农户”,规模较大;芒市永成农庄,以种植、收购鲜果及粗加工为主的模式经营,规模不大;瑞丽市1 家:瑞丽市畹町彭泽坚果种植基地,以种植及加工鲜果为主,规模较小。

表1 2017年德宏地区澳洲坚果种植情况

1.2 发展模式

德宏澳洲坚果种植有农户自营、个私企业2种投资形式,分别占总面积的20%、80%,龙头企业主要有3 家(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云南源润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德宏富利达农业有限公司),个体老板投资的企业2 家(芒市永成农庄、瑞丽市畹町彭泽坚果种植基地)。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2.1 政府主导

由当地政府部门按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立项发展,国家统一投资。如“十五”至“十一五”期间,澳洲坚果作为特色产业,种植管理主要由德宏州林业局及各个县市的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多数坚果园采用这一发展模式。

1.2.2 公司+基地+农户

由公司负责统一育苗、建基地,农户负责管理,产品由公司统购、统销。如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云南源润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德宏富利达农业有限公司都是从事澳洲坚果种植、加工、销售业务的综合性企业,拥有自己的坚果种植基地,管理户每户管理2~4 hm2坚果园,管理费每年以1 500 元/hm2的标准向管理农户支付,并引导农户在坚果园套种咖啡、玉米、小米辣、花生、黄豆等作物,增加农户收入。

1.2.3 乡(镇)村集体+农户

由林业局承担相关项目,扶持乡村集体发展澳洲坚果种植,资金渠道为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及征占用林地项目异地植被恢复造林资金等。如芒市中三乡、西山乡、三台山乡等种植的澳洲坚果就是采用此种模式。

1.2.4 个体种植

个体户或个体企业自筹资金,向农民及林业部门租地种植。如盈江县种植的澳洲坚果有3 357 hm2,梁河县种植的1 007 hm2、瑞丽市种植的73 hm2,芒市中三乡和西山乡种植的2 000 hm2,主要是由个体户自筹资金种植。

1.3 种植模式

1.3.1 果园单作

果园单作大多数在坡度较大的山区,株行距多为4 m×6 m,420 株/hm2。盈江县苏典、盏西、卡场,中山乡的小水井村多数坚果园为单作,德宏坡度在40 度以上的坚果园也都是单作。

1.3.2 坚果与农作物间作

该类种植模式大多分布在台地、缓丘、平地,主要有坚果+咖啡、坚果+百香果、坚果+火龙果、坚果+菠萝等间作模式,株行距多为4 m×8 m,315 株/hm2。目前德宏部分新种植的澳洲坚果园采用该种形式种植。澳洲坚果非生产期3~4 年,种植5 年的投产率在70%,投入与产出比大,导致种植者普遍亏损,而间作能降低非生产期投入。一般每公顷坚果园可间种2 625 株咖啡树,芒市永成农庄果园2000 年种植的33 hm2澳洲坚果地与咖啡间作,2002 年咖啡就有产量3 000 kg,收入3 万元[4]。目前德宏州仅有5%左右的坚果园采用坚果+咖啡间作,少部分坚果园采用坚果+水果间作,其他则间作玉米、黄豆、花生、小米辣等作物。

1.4 产量和产值

德宏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正值高峰时期,目前已成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但有的县(市)的个别乡镇因选地不当或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坚果单产低,总产值不高。如芒市三台山乡允欠村、中山乡小水井村、盈江县平原镇勐盏村的坚果园,生产管理水平低,种植5 年的坚果树结果率低,平均株产鲜果仅1~2 kg。

目前澳洲坚果收入占当地农业总收入的比例虽然不高(0.0012%),但一旦种植的坚果园全部投产,其所占比例将会大大提高并占有一定的比重。根据2017 年的生产情况调查,按目前户均投产面积0.5 hm2计算,每户年均坚果收入9 055 元,人均坚果年收入771 元;3 年后按投产70%,15~20kg/株计算,每户年均坚果收入8~11 万元,人均坚果年收入6 100 元。其中,盈江县2017 年投产0.2667 万hm2,产鲜果4 097 t,产值6 145 万元,带动农户2 万余户、9 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 662 户、8 029 人,年 收 入 人 均 增 长682 元。澳 洲坚果种植已成为德宏地区少数民族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很好的一项脱贫产业,大力发展澳洲坚果种植有助于加快当地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的步伐,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生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内澳洲坚果市场看好,种植面积迅猛增加。2018 年是德宏澳洲坚果发展的巅峰时期,种苗供不应求,整个州内嫁接苗一售而空,实生苗也有农户购买种植。但在坚果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随之也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

2.1 管理粗放,广种薄收

调查发现,芒市、盈江、瑞丽等县市的坚果园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粗放管理,有的只任其发展,种植质量差,管理跟不上,种植过程中有的定干不及时、修剪不科学或舍不得修剪、施肥不及时、病虫害防治不当,出现广种薄收的现象。甚至有的公司只顾套取政府资金,只讲面积,不讲质量和效益。在种植结构上大多采用单作,满园杂草丛生,有的滥用化学除草剂,导致坚果树叶遭受药害等。如芒市三台山乡允欠村、中山乡的小水井村、西山乡营盘村,盈江县勐盏村、铜壁关、卡场,瑞丽户育的班岭村农户都有此种现象。

2.2 种苗渠道混乱,优劣不均

随着众多的公司、农民纷纷转行种植坚果,以致市场上良种果苗供不应求,苗木倒卖现象应运而生。但由于市场对坚果苗木缺乏规范管理,嫁接苗和实生苗混杂出售、以次充好、质量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农户缺乏经验,不会选择合格、优良的种苗,见苗就买,果苗成活率低或长势不理想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后期果园生产及产业的发展。

2.3 品种搭配不当,产量低收益差

调查发现,有的农户不知道品种的特性和种植环境的适应性,错把有亲缘关系的品种混种在一起,或把适宜于低海拔的品种种植到高海拔地区,导致只开花不结果或多年不结果,结果率低,收益差。

2.4 资金缺口大,基地建设薄弱

德宏适宜种植澳洲坚果的区域多为山区或半山区,坡度大,土壤贫瘠,交通条件差。要改善种植地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建立农业部标准的示范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而这些地区的自有资金十分有限,导致一些种植企业资金运转困难,种植计划无法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尽管有部分项目支持,如扶贫攻坚项目、退耕还林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但建设和抚育管理经费标准低,无法进行大规模种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种植澳洲坚果的资金来源不足,只有政府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省林业厅退耕还林项目、澳洲坚果产业项目建设资金等[5],对于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澳洲坚果产业来说,资金缺口是非常巨大的。

2.5 合作组织未建立,产品加工欠缺

目前德宏州尚无一家有效的澳洲坚果经济合作组织。盈江县曾成立了澳洲坚果学会及林学会,但由于资金困难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2018年已注销。德宏州林业局也成立过林学会,但也没有发挥有利的统领协调作用。由于缺少强有力的行业协会来统领发展,企业、个体户、果农、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协调,难形成合力,不利于市场开拓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深加工产品种类较少,除龙头企业外,多数农户以鲜壳果原料销售为主,产品加工率不到30%,且加工企业小,能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低。

2.6 技术需求大,科技力量薄弱

目前德宏地区的澳洲坚果园大多生产力低下,重栽种,轻管理,广种薄收,呈现技术的需求大而科技力量薄弱的现象。很多澳洲坚果园基本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和指导,也有不少农户由于文化水平低,经济贫困,多有急切脱贫致富的心态,科技和市场意识不足[6]。虽然近年有的县(市)农林业主管部门相应增添了技术员,有的乡镇也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技术人员换岗较勤或专业不对口,技术人员缺乏的局面始终得不到明显改善。此外,虽然近年来各县市农业局的经作站、科技推广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局、林业站也有组织对果农进行澳洲坚果丰产栽培技术培训,果农也都积极参与,但效果却不大。究其原因: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技术人员授课不用或不会民族语言,果农听不明白;尽管近年培训方法亦有改进,如采用多媒体授课,请民族语翻译授课等,但授课内容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授课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有的基层技术人员在专家培训授课时没有认真听课,认为只要农户自己听懂知识就可以了,甚至在一旁聊天、打扑克,以致对农户课后在管理过程中的咨询答不上来。

澳洲坚果树非生产期长达5 年,如果不严格规范修剪、保花保果,做好病虫害防治,果园将失去生产潜力,更谈不上产业健康发展。当地的一些公司和农户新植果园大部分没有经过现场技术指导和培训,种植和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这种科技力量薄弱的效应还在持续和放大。

3 德宏州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建议

3.1 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合理种植

德宏州有林地面积67.20 万hm2,荒山、荒地21.22 万hm2,其中宜林宜农荒地9.01 万hm2,且都分布在海拔1 500 m 以下的亚热带地带,多为8~15 度的中、低丘陵地,退耕还林地3.81 万hm2,均为发展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理想地带[7]。澳洲坚果在环境和栽培条件上具有明显的生态区域性表现,品种间差异较大,实施产业化发展应充分利用德宏热区资源和多年开发研究基础,尤其是要依据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做好规划与布局,突出重点,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建议由当地林业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调研和编制全州统一的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在扩大种植的同时抓好现有澳洲坚果种植区的管理,如优化农药、灌溉、施肥技术,优化种植土壤环境,研发绿色、高效、低投入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8],进而提高澳洲坚果的产量和品质,避免重栽种、轻管理的现象发生。

3.2 合理配置优良品种,加强种苗管理

德宏州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农试246、农试333、农试344、农试660、农试741、农试788、农试800、H2、O.C、农试294、农试508、农试900、农试695、广9、广11、HAES792、HAES915、HAES922 等34 个澳洲坚果品种,其中生产性栽培的品种有15个,通过多年对盈江、芒市、瑞丽、畹町、陇川等地种植情况的调研发现,以O.C、农试344、农试695、农试246、农试508、农试788、农试294 品种表现较好,具有丰产、优质、早实、耐寒的特性,是今后适宜大面积推广的首选品种(表2)。

同时建议林业各级管理部门加强对良种的把关,优良品种采穗圃一定要是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采穗圃。目前云南省澳洲坚果采穗圃有5 个,分别是盈江平原杏板澳洲坚果采穗圃,穗条品种:O.C、农试508、农试344 及农试788;云澳达公司芒市风平遮放澳洲坚果采穗圃,穗条品种:O.C、农试246、农试344 及农试741;昌宁柯街澳洲坚果采穗圃,穗条品种:农试660、农试741、农试344、农试788、农试508 和农试246;江城中澳农科澳洲坚果采穗圃和江城耀霖农林澳洲坚果采穗圃,穗条品种:O.C、农试294、农试344[9]。

3.3 良好的管理措施是种好澳洲坚果的核心

良种需有良法,科学的管理措施是种好澳洲坚果的核心。澳洲坚果喜肥水,科学的水肥管理能显著促进幼树生长和坐果率,从而提高产量[9]。在需水肥临界期要加强肥水管理。除了施壮果肥和基肥外,始花期和谢花坐果期(2 月和3月中下旬)是澳洲坚果花和幼果发育关键时期,应追施一次促花肥,并浇透水。水肥不足易导致花果发育不良,甚至落花落果严重[10]。合理修剪能有效控制树冠枝条过密,减少无效枝,增加树体抗风能力,增加产量[11]。

澳洲坚果主要虫害有环蛀扁蛾、大蓑蛾、咖啡豹毒蛾、天牛、蛀果螟等蛀干、蛀果害虫。根据环蛀扁蛾等害虫的发生规律,通过冬季清园、树干涂白、化学药剂防治、黑光灯诱杀、天敌防治以及加强苗木检疫等防治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12-13]。澳洲坚果病害主要有花疫病、炭疽病、绯腐病、茎干溃疡、灰霉病、速衰、叶枯、枝枯等[14-17],在云南地区,速衰、叶枝枯死病为主要病害[18]。烧毁病枝,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90%百菌清300 倍液进行喷施,可以有效地抑制叶、枝枯死病[19]。速衰病在德宏地区发生流行程度不严重,但死亡速度快,死亡率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防治方法,多采用挖出病株烧毁,对土壤进行消毒,再重新定植[12]。

总而言之,在选好良种的前提下,科学管理,加强施肥和修剪、做好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技术措施,是澳洲坚果增产、高产的重要条件[20]。

3.4 加强农村科技工作和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澳洲坚果产业是德宏州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基于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农民对技术的需求,在继续抓好坚果产业的科研、示范、推广的同时,也应注重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以培养更多的农民专业技术员服务于产业发展。

表2 德宏地区澳洲坚果优良品种简介及推荐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将澳洲坚果列为我省“十三五”期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予以扶持。德宏州“十三五”产业规划澳洲坚果发展面积达2.34万hm2,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专门招引了3 家省级龙头企业,其目的是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这些公司的成立对推动德宏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由于新植坚果园日益增多,农户栽培管理和采收技术不熟练,加工生产方式简单,管理随意粗放。为引导果农把管理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应考虑组织澳洲坚果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来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及林业相关部门尽快组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破解长期以来果农简单粗放型的坚果生产经营问题,提高澳洲坚果产业化经营水平。

4 小结

云南德宏气候资源优越,种植澳洲坚果生长快、挂果早、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抗旱性好,价格高、市场好,产业前景良好。在当下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的时期,相关部门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及时组织清理“三超”胶园,科学、规范地发展澳洲坚果产业。建议以德宏州林业局、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云南源润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德宏富利达农业有限公司为技术依托,建立澳洲坚果产业标准化示范园和技术咨询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提升澳洲坚果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产能,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快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致谢:本文调研得到德宏州经作站、林业站、芒市三台山乡、中三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盈江县林业局、陇川县科技局和林业局、梁河县林业局、瑞丽市经作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芒市德宏州德宏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中缅胞波情 共饮一江水 德宏中缅胞波狂欢节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