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勤罚懒 劳动致富

2020-01-15 08:28滕飞
新长征 2020年1期
关键词:一事公益性救助

滕飞

“劳动致富。”这是记者在汪清县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无论是贫困户还是第一书记,都向记者讲述着在脱贫路上只有劳动才能脱贫、才能致富的故事。这源于汪清县创新探索,在全县推出的具有汪清特色的“奖勤罚懒”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办法。

“奖勤罚懒”是为了解决扶贫收益资金“平均主义、大水漫灌”的问题,是汪清县探索出的一条杜绝“保姆式”扶贫、“养懒汉”政策的有效途径,通过设立小额无息扶持资金、自主脱贫奖励资金、村内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鼓励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建立劳动致富、多劳多得、多劳多奖的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困难群众自立自强,帮助他们不仅实现物质上的脱贫,也真正实现“思想上的脱贫”。

设立小额无息扶持资金,支持产业发展。贫困户可使用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等值抵押,或由所在村村民(3户以上)提供联保,为贫困户提供无息产业扶持资金,发展群众基础好、可操作性强、抗风险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

设立自主脱贫奖励资金,鼓励自主脱贫。对有劳动能力、能够依靠自身能力从事生产发展、务工就业的贫困户,生产经营性收入或工资性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的,给予资金或生产资料奖励,鼓励贫困群众依靠自身能力實现脱贫。

设立公益性岗位,增加工资收入。鼓励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村内公共事业。根据各村常住人口户数,设置保洁、巡河、护路、治安等公益性岗位,每15户常住人口设定1名公益岗位。工资标准按照劳动强度、劳动量不同设定。截至目前,已安排上岗公益性岗位人员2028人,支付工资724.8万元。

设立特困救助资金,“一事一议”兜底。对因突发灾害、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刚性支出巨大的贫困户,采取“一事一议”进行补助。在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兜底“四道防线”的基础上,利用扶贫收益设立“一事一议”救助资金“第五道防线”,对因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刚性支出巨大、生活极为困难的贫困户,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一次性特困补助。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一事一议”救助资金42万元,惠及贫困人口22人。

“奖勤罚懒”,不仅提高了汪清县贫困群众的脱贫质量,也构建了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了汪清县的脱贫成效,激励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猜你喜欢
一事公益性救助
何锟宇:择一事 终一生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跨年时 有所思
画与理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浅析救助行为人请求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