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2020-01-16 08:36周田田张士海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党员政治

周田田 张士海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250100)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新时代成就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政治保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步入纵深贯彻阶段,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要求。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必须重视党内政治文化的构建与完善,形成党内的文化新气象、新氛围、新格局,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习近平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党的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 习近平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论”

党内政治文化“对于政党精神的培育、政党品格的锻造、政党力量的凝聚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这意味着党中央赋予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灵魂性、关键性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强调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

第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党内政治生活是培养党员以及对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包括组织生活、政治学习、法规纪律等。习近平突出强调:“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2]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严密推进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彰显务实性、体现批判性,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当前党内政治生活仍部分地存在着不规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破坏着党的集中统一。文化决定素质、素质影响行为、行为构成生活,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的根子在于党内政治文化的不洁净。党内政治文化就是政党内部文化,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信念追求、纲领共识、价值取向等都属于党内政治文化的范畴,从这一概念上来说,党内政治文化所指向的是政党内部、政党成员之间主流的政党认同感、政党价值观、政党理想观,是精神层面、思想层面的更深层次的党内共识。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党内政治文化像空气一样在党内无所不在、时刻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活,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必然会带来健康的党员心理、塑造向上的党员精气神,对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塑魂”的重要作用。

第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应有之义。党内政治生态是政党内部“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3],是党内风气的培养皿、指向标和反射镜,党内政治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从政环境优劣。“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实现“三清”,决定性因素是党员精神家园的重塑,而党内政治文化对党员精神家园的塑造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在信仰层面。党内政治文化客观地包含着对党员的信仰教育、思想熏陶。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于筑牢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具有感染激励作用。二是在党性层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内心层面塑造起党员干部的党性自觉。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即人民性,加强党性修养要有制度规范也要有内心遵循,党内政治文化正是党性修养的内心遵循。三是在价值观层面。党内政治文化呼唤正确的共产党员价值观。党员是党的基本组成细胞,党员个人的价值观正确与否、忠诚与否决定着党的肌体健康程度,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致力于在全党范围内培育积极向上的共产党人价值观,这有利于广大党员克己修身、永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员信仰培育、党性养成、价值观锻造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晴雨表。

第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更加科学、有效、严密地推进党的建设的治本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主线,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全面从严治党已经进入纵深发展阶段,要实现深入地将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底,就必须从更深层次的层面即文化层面持续发力,才能促进党的自身建设的良性“质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目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风险挑战是严峻的、利益诱惑是无处不在的,党的建设仍然存在着进步空间。例如,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如何才能保持长久态势防止反弹;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如何适应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如何将党的纪律监督上升为党员行为自觉;党的方针政策如何切实落实到基层,等等,要想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重重问题就必须从党内政治文化入手,以文化人,使思想入脑入心,观念落地生根。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六大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基础、心理共识是软性力量,相比于处罚、监督等硬性力量,通过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树立全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具有更深入更持久更根本的濡化作用。

二、习近平党内政治文化“内涵论”

党内政治文化不是某一种特定的单一的文化而是一个文化集,是系统性的概念。习近平全面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包涵的五大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4]。这一论断阐明了党内政治文化各内涵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如果把党内政治文化比喻为人的肌体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因,革命文化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血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肌肉,党性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心脏。

党内政治文化各内涵要素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是绝对平等的,“马克思主义”是其中具有决定性、统领性地位的要素,这种差别鲜明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四要素的关系中。其一,马克思主义为扬弃传统文化提供方法论指导。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蕴含着积淀千年的伟大智慧,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传统文化难免会存在着思想糟粕,即使是优秀传统文化也难免会因时代限制而存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思想因素。因此,传统文化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转化和发展所依靠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扬弃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封建的思想糟粕。其二,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之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伟大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工人阶级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由“自在阶级”蝶蜕为“自为阶级”,走上中国近代的历史舞台,成功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斗志昂扬不畏牺牲,矢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新时代更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争取更大胜利,不断开创新辉煌。其三,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新公民为目标的面向世界、未来、现代化三个维度的、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文化。先进文化的首要要旨是方向正确,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理论来源。党性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组织观念,它包括阶级觉悟、组织纪律性、宗旨意识等方面,党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本质的特性。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这种“人民取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主旨,以其他四要素为平行内容的互动性立体结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绝对主线。

三、习近平党内政治文化“策略论”

习近平在多种场合多次谈及党内政治文化,并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公开表态。首先,在思想前提上明确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意义;其次,强调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抓好“关键少数”的核心意义;最后,提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式方法的创新。

首先,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是思想前提。只有知其重要性才能明其必然性、塑造自觉性,因此,全党必须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对于全体党员来说,理解、认同、践行党内政治文化是具体的、长期的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切实将党内倡导的政治文化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要求全体党员树立“四个自觉”:一要树立政治自觉,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政治理想,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二要树立信仰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四个自信”;三要树立纪律自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四要树立行为自觉,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摆正思想、规范行为,坚决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好人主义等不良之风。只有全体党员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地树立起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做好自身思想建设、转变消极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才能保持党的肌体纯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其次,抓好“关键少数”是核心要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政治活动的组织者、社会事业的协调者,是党和国家干事创业的中流砥柱、中坚力量,在一定意义上,领导干部在党内是标尺、是旗帜,是普通党员的模仿追随对象,以其特殊的地位影响着党内政治文化的整体氛围与建设动向。可以说,党内政治文化的洁净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习近平提出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正是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重点论”原理。当前党内大多数领导干部能正确发挥领导作用,但是也要看到问题依然存在。习近平曾指出领导干部存在的“七个有之”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党组织威信、破坏了党内政治文化。针对领导干部,习近平专门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习近平指出,选拔党的干部,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要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4],同时,大力倡导和弘扬共产党人的家风道德观和个人价值观,把好干部标准贯彻到细处、落到实处。

最后,方式方法创新是关键环节。习近平在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一是,作为党内政治文化组织载体的党内组织生活的形式要创新。政治文化要融入到具体的党内组织生活中才能使成效落到实处,党内组织生活形式的创新将带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例如,创新党内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扩大民主评议等,创新党内组织生活形式不仅有利于增强党内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涵养良好的政治文化。二是,创新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的特色性内容。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山西可以“挖掘转化裴氏家训、廉吏于成龙等优秀传统廉政文化资源,讲好政治文化建设的‘山西故事’”[4]。这深刻启示我们,要充分利用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文化资源来丰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内容,讲好自己的故事。深入挖掘本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将特色地方文化融入政治文化,创造属于本地区的先进文化,从而使党内政治文化更具吸引力、更易引发共鸣、更能被接受。三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方法手段要创新。各级党组织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打造“线上线下”党建平台,灵活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将网络打造为不受时空限制的宣传中心、交流中心、服务中心。同时通过精品网课、网上测评等新形式向更大范围的党员干部提供更便利、更高效、更高水平的思想学习。

四、十九大以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政治实践不断向前推进。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濡化作用,必须与时俱进地以实践新要求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第一,以新思想武装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达成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也是当前强化党的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广大党员干部一方面要认真研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将其贯彻到执政实践中指导实践发展;另一方面要挖掘新思想中蕴含的共产党人的思想要求和价值共识,以其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指引和精神纽带,从而增强广大党员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根本上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第二,以“初心使命”凝聚共识。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两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对全体党员提出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政治要求,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初心使命”要求全体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从本质上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属于精神层面的主张,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初心的追寻和使命的回顾,党内形成浓厚的学习与实干氛围,鼓舞全党团结奋斗的同时,将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建设融于其中,于无声处潜移默化地锤炼党员的党性和政治品格,增进广大党员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因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用“初心使命”凝聚党内共识与力量,形成全党范围内的共同精神追求,涵养积极的党内政治生态。

第三,以制度保障落实。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同样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制度保障。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从来都是治理手段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交织、互为补充才能真正保证治理效果的落实。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党内精神塑造的要求,也是党内治理的手段,必须要紧抓制度建设这一要务不放松,以制度保障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政策的落实和成效的巩固。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制度建设应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一种党内政治生活的工作方法,把它纳入日常考核,无疑将对培育优秀党内政治文化大有裨益;健全监督制度,从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两个渠道入手,让违规不良行为淹没在群众监督的汪洋中;探索考核制度,在考核管理中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督促各级党组织知责、负责、尽责。

“以文化人,要在铸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治本之策。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论断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总纲领,以不断发展的实践要求为总遵循,切实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带动全社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提供思想助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党员政治
我是党员向我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